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训练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及详细答案

全国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训练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及详细答案

全国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训练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及详细答案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荀子·劝学》中曾形象地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韩愈则在《师说》中将这种认识直接表述为“ 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运用了刘裕父子的典故,刘裕是“ ________”的气概,刘义隆却是“________”的狼狈结局。

(3)在《曹刿论战》,鲁庄公认为自己祭祀神灵时从不虚报祭品的数目,做到了诚实可信,曹刿却认为:“ 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2)气吞万里如虎;赢得仓皇北顾(3)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解析】【分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吞”“赢”“仓皇”“孚”“弗”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

现在新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故答案为: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⑵气吞万里如虎;赢得仓皇北顾;⑶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

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平时长积累,边读边写。

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表现仁人志士在面临“生”与“义”抉择时,勇于献身正义的崇高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论语〉十则》中以水不停奔流的习性来勉励人们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的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美国失去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上的席位,证明了借“人权”干涉别国内政是不得人心的,也证明了孟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是合乎英明论断的。

(4)《诸葛亮集》中的“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是一致的。

(5)周敦颐《爱莲说》中“________,________ ”两句,赞美莲花洁身自爱、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品质。

【答案】(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陟罚臧否;不宜异同(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本题属于情境默写,作答时注意审清题干要求,根据理解选准相应语句,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比如“寡、陟、臧、淤、染,濯”等字。

故答案为:⑴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⑵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⑷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⑸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点评】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

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

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

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以比喻的方式描写自己身世的一句是“________”,然而诗人对自己的生死并不顾惜,因为他的人生追求是“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先以“________”来慨叹人生的短暂,接着又以“________”对奔流不息的长江表达了羡慕之情。

(3)庄子《逍遥游》中写去近郊的人,可以只带当天吃的三餐粮食,回来时“________”;而到千里外的人,则需要“________”。

【答案】(1)身世浮沉雨打萍;留取丹心照汗青(2)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3)腹犹果然;三月聚粮【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本题属于理解性情境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

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

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

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萍、臾、羡、腹、聚。

故答案为:⑴身世浮沉雨打萍;留取丹心照汗青;⑵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⑶腹犹果然;三月聚粮【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本题属于前者。

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

要准确完成理解性默写题,尤其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认真理解诗歌、文言文,之后熟记,还要注意句中易错的字。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内外两方面分析了亡国原因。

(2)杜牧写《阿房宫赋》论述六国和秦朝灭亡的原因时说,如果六国当年能善待百姓,“________”;如果秦人能善待六国之人,“________”,又怎么会灭亡呢?(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苏轼以酒祭奠江月寄托其旷达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则足以拒秦;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本题属于前者。

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

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拂”“酹”。

故答案为: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⑵则足以拒秦;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⑶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点评】此题考查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默写要求学生在识记时候要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识记,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

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子曰:“克已复礼为仁。

一日克已复礼,________。

________,而由人乎哉?”(《论语》(2)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________。

安能以身之察察,________?(《渔父》)(3)________,直走咸阳。

________,流入宫墙。

(杜牧《阿房宫赋》)(4)________,用之不竭________,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苏轼《赤壁赋》)(5)平林漠漠烟如织,________。

________,有人楼上愁。

(《菩萨蛮》【答案】(1)(1)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2)新浴者必振衣;受物之汶汶者乎(3)骊山北构而西折;二川溶溶(4)取之无禁;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5)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比较简单。

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由己、振衣、汶汶、骊山、溶溶、无禁、暝色。

故答案为:⑴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⑵新浴者必振衣;受物之汶汶者乎;⑶骊山北构而西折;二川溶溶;⑷取之无禁;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⑸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识记能力。

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及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

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

6.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朝菌不知晦朔,________,此小年也。

(《庄子·逍遥游》)(2)________,恐年岁之不吾与。

(屈原《离骚》)(3)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

(李白《行路难》)(4)________,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5)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

(李商隐《锦瑟》)(6)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

(苏轼《赤壁赋》)(7)好学近乎知,________,知耻近乎勇。

(《礼记·中庸》)(8)牢骚太盛防肠断,________。

(毛泽东《和柳亚子》)【答案】(1)蟪蛄不知春秋(2)汩余若将不及兮(3)直挂云帆济沧海(4)苔痕上阶绿(5)只是当时已惘然(6)凌万顷之茫然(7)力行近乎仁(8)风物长宜放眼量【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本题属于上下句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

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

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

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蟪、蛄、惘、汩。

故答案为:(1)蟪蛄不知春秋;(2)汩余若将不及兮;(3)直挂云帆济沧海;(4)苔痕上阶绿;(5)只是当时已惘然;(6)凌万顷之茫然;(7)力行近乎仁;(8)风物长宜放眼量【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识记能力。

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及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

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老师”这一观点。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正好与唐太宗“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借鉴历史经验教训的做法相反。

(3)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先强调人要经历各种困苦磨练,后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一旦“________,________”,国家就必定灭亡的论断。

【答案】(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背诵默写难度不大,但考生常得不到满分,原因有二,一是背不出来,二是写了错别字,后者是主要原因。

课内的句子当抓牢,倒背如流,理解内容记忆,这样不会背错填错句子,同时关注其中易错的字。

这些字主要是形声字,考生很容易写成同音异形字。

本题中的哀、鉴、亦、拂、患等字,都要格外留意。

故答案为: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⑵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⑶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识记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