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软母线

软母线

软母线安装作业指导书
一、编制依据
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90。

2、《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SDJ226-87。

3、设计图纸、设计变更通知单与图纸会审纪要。

4、施工组织设计。

5、《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国电电源[2002]49号。

6、《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DL5009.3-97。

二、施工方案及技术要求
1、施工器具准备
2、施工器具、材料外观检查
2.1施工机具工作正常,可靠,规格型号符合施工工艺要求,指示仪表有合格的标识。

2.2软母线不能有扭结,松股断股,其它明显的损伤或严重腐蚀等缺陷;扩径导线不得有明显凹陷和变形。

2.3工程使用金具应无锈蚀,变形、裂纹现象,且检验合格。

2.4悬式绝缘子表面应无机械损伤、无掉瓷。

3、悬式绝缘子试验验及金具组装测量
3.1绝缘子运到现场后,应连接悬挂于低杆上,悬挂前应充分考虑低杆的承受荷载能
力,以确定每串绝缘子的片数和串数,如不能及时试验,应做好观测,以防发生事故,损坏瓷件。

3.2高压试验合格后,及时按图纸要求将金具与绝缘子组装好并测量出每串的精确尺寸,做好标识。

调整环调整在螺扣的中间为宜。

4、档距测量及导线长度计算
4.1施工范围内的档距必须测量准确,作为计算导线长度的依据。

4.2档距测量应选在无风的天气时进行,测量时严防绳、尺触及带电体。

4.3实测完档距后,由技术人员精确计算各档导线下线长度并交给施工负责人。

5、导线展放
5.1展放导线前,应在展放区铺垫五彩布。

以防放线时铝股损伤或磨损。

5.2下线长度要严格按照计算长度下线,导线采用无齿锯或断线钳断线。

断线前导线前后应有防止松股的措施。

6、试件制作及试验
6.1耐张线夹,每种导线取试件两件;设备线夹、T型线夹、跳线线夹每种导线取试件一件。

6.2试件经试验合格后,方可施工。

6.3每种试件两端带线夹,导线总长5m。

7、导线压接
7.1软导线模具
7.2严格遵守《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进行施工。

7.3导线的正式压接按合格后的试件压接工艺要求进行。

7.4线夹压接前后外观尺寸表
7.5导线压接
7.5.1在压接前,应将线夹内壁及导线用汽油洗净(导线洗净长度不短于管长的 1.5倍),并涂以电力复合脂,套夹线时应顺着线的绞制方向推进,以防松股,在穿钢锚时直到钢芯穿出5mm为止。

7.5.2液压所使用的钢模必须与压接管配套,液压钳与钢模匹配。

上模和下模有固定方向时钢模应有明显标记,不得错放,液压机的钢体应垂直于地面并放置平稳,操作人员应将头部避开缸体上方,液压机的操作必须每模都达到规定的压力80MPa,施压时相邻两模间至少重叠5mm。

7.5.3线夹压接后弯曲度不宜大于管长的2%。

7.5.4压接后不应使管口附近有隆起和松股,接续管表面应光滑,无裂纹。

压接完毕,应将铝管合模处的飞边、毛刺用锉锉平,并用砂纸打磨呈圆弧状,钢管用锉锉去飞边即可。

7.5.5外管钢管的表面及压接口应刷防锈漆。

7.5.6压接后六角形对边尺寸应为0.866D,当有任何一边对边尺寸超过0.866D+0.2mm 时应更换液压模具。

7.5.7 导线压接完毕,应在明显位置打上操作者的操作号。

8、导线架设
8.1导线压接完毕,不得直接放置地面,应垫有塑料布,并及时与绝缘子串组装。

8.2间隔棒设置原则以设计图纸为准。

8.3导线搬运时,应以多人抬至挂线点下方,不得有任何位置拖地而行。

8.4软母线架设采用人工绞磨,平稳挂起导线。

8.5导线挂好后,观测跨线弧垂,调整三相弛度使三相保持一致。

8.6导线驰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误差为+5 ~-2.5%,同一档内三相弛度一致,相同布置连引线,宜有同样的弯度和弛度。

8.7在导线安装调整完毕之后,应将调整环的调节螺母锁紧。

8.8绝缘串组合时,联结金具的螺栓,销钉及锁紧等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且完整。

其穿向一致,耐张绝缘子串碗口向上,绝缘子串的球头挂环、碗头挂板及锁紧销等互相匹配。

8.9弹簧销应有足够弹性,闭口锁必须分开,不得有折断或裂纹,不得用线材代替。

8.10 绝缘子串吊装前应擦洗干净。

9、连引线及跳线架设
9.1连引线及跳线架放时,不宜过紧或过松,以免设备受力过大或影响电气安全距离。

220kV对地安全距离统一取2.5m,110kV对地安全距离统一取1.2m。

9.2母线跳线和引下线安装后,应呈悬琏状自然下垂,并满足电气安全距离。

9.3软母线与电器接线端子接线连接时,不使电器接线端子受到超过允许的外力、应力。

9.4线夹螺栓必须均匀拧紧,达到规定的力矩值,螺栓外露长度为2-3扣,紧固螺丝时应使两端平衡不得歪斜。

10、工程施工中实行三级检查制度,即施工队自检、项目部复检、公司验收。

11、导电部分连接螺栓应使用力矩扳手紧固。

常用螺栓紧固力矩
三、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保证措施
1、凡参加本工作全体人员,必须精力集中,衣着整齐,各种工具齐全,工作时间不得擅离岗位。

2、紧线时,指挥人员要随时听取架构上准备接线人的报告及时准确指挥紧导线,以防上过牵引或损伤瓷件。

3、紧线时,应缓慢紧线,随时检查导线有无牵挂处。

4、紧线时,导线下方不得有人站立、行走,严禁人员跨越正在紧线的导线。

5、导线引线未与设备接引,固定前,应临时固定不得悬空,以防风摆损坏设备。

6、使用升降车前,升降车必须先试车,确使各种性能安全可靠方可作业,严禁超载使用。

7、施工中严格遵守《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

8、紧线时必须有专人监护。

吊起软母线离地面约100-200mm时,应停止吊装,检查钢丝绳和软母线情况,确认无误后,方可继续起吊。

9、液压操作人员了解工具性能,操作熟练,使用时统一指挥,专人操作,操作人员之间要密切配合。

10、高处作业人员遇有六级以上大风或恶劣气候时,应停止露天作业,在霜冻或雨雪天气进行露天高处作业时,应采取防滑措施。

11、主要施工机械使用注意事项
a、钻床
1)操作人员工作时不得戴手套。

2)严禁直接用手清除钻屑或解除转动部分。

3)钻具、工件均应牢固,薄件和小工施钻时,不得直接用手扶持。

b、液压工具
1)油泵和液压机配套。

2)各种部件应齐全。

3)液压油位足够。

4)加油通气塞应旋松。

5)转换手柄应放在零位。

6)机身应可靠接地。

7)施压前必须将压钳的端盖拧满扣,防止施压时端盖蹦出。

c、梯子
1)搁置应稳固,与地面的夹角以60°为宜,梯脚应有可靠的防滑措施,顶端与构筑物应靠牢,在松软的地面上使用时,应有防下陷,防倾斜的措施。

2)在梯子上工作应带工具袋。

3)人与梯应有坚固的铰链和限制开度的拉链。

d.绞磨
1)绞磨放在平稳坚固的地面上,并有逆止装置,操作时应有统一指挥。

2)绞磨牵引绳从绞磨下方卷入,钢丝绳必须在磨芯上绕四道以上,并不得重叠,磨芯应有防止钢丝绳跑出的安全装置。

3)拉绞磨尾绳不得少于两人,所站位置距绞磨不得小于 2.5m,并不得站在尾圈内,应位于锚桩后面。

e.钢丝绳
1)钢丝绳应防止打结和扭曲。

2)钢丝绳不得与物体的棱角直接接触,应在棱角处垫以牢固的木板或其他柔软物。

3)钢丝绳在机械运动中,不得有其他物体发生磨擦。

4)钢丝绳严禁与任何带电体接触。

5)钢丝绳用绳结法插接绳套时,其编结长度应大于钢丝绳直径15倍,且不得小于300mm。

12、使用钻床工作完毕,及时清除钻屑并放在指定位置。

13、耐张绝缘子拆箱时,导线短头下班前及时整理好,不得焚烧拆箱板。

14、使用液压工具,注意保持地面整洁,不得有油渍。

15、危险因素、环境因素辨识与控制
四、软母线作业过程控制框图
A:班组质管员监视和测量
B:项目质管工程师监视和测量
C:工程部质管工程师监视和测量
D:监理监视和测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