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长三角摘要:滨海旅游是沿海城市发展的特色,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连云港作为江苏省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实施的前沿城市,旅游业是其支柱产业之一,目前连云港旅游业发展势头很好,但是如果与相邻日照相比,连云港的旅游业中依然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
本文在分析连云港旅游业存在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连云港滨海旅游发展战略的具体思路及实施方法,以提高连云港旅游业的竞争能力。
关键词:滨海旅游;旅游;景区Abstract:Coastal tourism is a featur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astal cities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ma-rine economy.As a cutting-edge city in the marine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Jiangsu Province, Lianyungang’s tourism is one of its pillar industries. Lianyungang’s tourism is very good at the moment,but compared with the city of Rizhao,Lianyungang’s tourism still has some obvious problems.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specific ideas and implementation methods of the coastal tourism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order to im-prove tourism competiveness of Lianyungang on the ba-sis of analysing existing problems and causes.Keywords:Coastal tourism;Tourism;Scenic Spot连云港作为东部最早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交通便利,并且依山傍海,有着悠久的历史,文物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海滨风光独特,有着发展旅游产业的独特优势。
而且,连云港市从起就将旅游业作为本市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在旅游业资源开发上,连云港没有明确滨海旅游的重要性,而是多种旅游资源一块抓,导致旅游业发展速度过慢。
在江苏省政府发展战略开始强调和重视海洋经济的发展的今天,连云港如何抓住机遇,以发展滨海旅游为核心,发展连云港滨海地区、海上、海底、海岛的旅游业,推动连云港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连云港旅游业发展现状旅游经济快速增长。
近年来,连云港市旅游实现了入境游、国内游、出境游“三旅并进”的良好局面。
旅游业呈现出较强的增长态势。
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成为促进全市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2007年连云港市旅游总收入97.91亿元,比1999年20.71亿元增长3.72倍,年均递增46.6%;2007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918.87万人次,比1999年282.39万人次增长2.25倍,年均递增28.17%。
旅游接待量及旅游收入均创历史新高。
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全市商贸流通、住宿餐饮等行业的兴旺,全市住宿餐饮业持续火爆,2006年住宿餐饮业实现总产值10.97亿元,同比增长145.96%;休闲餐饮、特色餐饮、假日餐饮成为时尚,住宿餐饮市场火爆不仅是消费品零售市场中持续闪现的突出亮点,而且已成为扩大销售、拉动内需的重要力量之一。
2007年旅游业产值占全市GDP的15.83%,成为全市强有力的支柱产业。
二、连云港滨海旅游业问题及原因分析1.缺乏明确的旅游发展战略连云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确立了要将旅游业培育成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和服务业的主导产业。
虽然从规划上已经被确立为全市的支柱产业,但是,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连云港旅游业却缺乏一个统一的发展战略,这不仅表现为旅游形象的模糊不清,还表现为旅游资源的整合不力,各景区各自为政,不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仅从目前投资弥补的困难出发,注重眼前利益,不注重未来可持续发展,过分强调门票收入,不考虑门票收入给整个旅游业造成的损失。
这些都是因为连云港缺乏一个明确的旅游业发展战略造成的。
2.滨海旅游特色不明显连云港旅游业资源比较丰富,可开发的旅游资源较多,最有特色的资源当属连岛海滨浴场和花果山景区,连云港长期旅游发展过程中总结出连云港旅游资源“海、古、神、幽”的特色,海是最大的旅游特色,连云港无论旅游资源如何丰富,在开发的过程中首先必须强调和开发的滨海资源,打大海这张牌。
但是连云港旅游业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缺乏滨海旅游发展的统一战略,没有有效整合旅游资源,从滨海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开放出发,带动其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使用,虽然对海滨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最近几年比较大,但是,整体来说,对滨海资源的开发仅仅限制于陆地,对海上和深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基本上为零。
这就严重影响了对海洋丰富资源的利用效率,影响了连云港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3.滨海旅游资源开发和滨海旅游营销力度不够连云港海滨旅游资源丰富,江苏14个岛屿和几乎所有的基岩海岸都在连云港海域,连云港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除了碧海金滩,奇山秀水之外,还有连岛、前三岛、秦三岛、竹岛和开山岛等特色旅游资源。
这些资源是连云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需要进行深入开发和挖掘。
但是,到目前为止,连云港旅游资源中对既有的文化旅游资源得开发比较成熟,比如,孔望山、石硼上、东磊等景区的开发和宣传较多,而对最具特色的岛上资源开发较少,目前除连岛和秦三岛有一定程度的开发以外,其他岛区的开发和开放程度较低。
连云港旅游业的营销宣传力度也不够,营销手段薄弱,定价方式存在严重问题,严重制约了游客数量的提高和旅游收入的增加。
连云港的旅游宣传主要分两种途径,一种全市旅游局统一做连云港滨海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韩曙平(淮海工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1)46特区经济Special Zone Economy2009年2月的旅游宣传和各种旅游促销活动;另一种是各景区自己所做的旅游宣传。
从这几年的宣传经费来看和宣传手段来看,几年以来,用于旅游宣传的财政资金为100万元,连续几年未有增加。
旅游宣传的途径过于老旧,主要通过由近至远,每年选择一定半径内潜在城市通过媒体和旅游公司进行推介,推介城市的选择重点不突出。
且宣传过程中,对滨海资源的强调不够,强调所谓的“神奇的浪漫之旅”,没有将碧海蓝天及由此引申出的海上旅游产品作为推介的重点,宣传中倒是将花果山作为宣传的重点。
旅游定价中,过分注重门票收入,连云港四个主要的4A景区(花果山景区、连岛度假区、渔湾景区和孔望山景区)2007年门票收入是全年全市旅游收入的0.775%,四家主要景区的门票收入在景区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为44.97%,这种定价制度虽然便于保证景区收入,但是,对游客的增长却起到非常大的阻挠作用。
使连云港旅游业与竞争对手相比,处于不利地位。
三、滨海旅游发展的对策连云港作为江苏省内海岸线最长的城市,全市滨海海岸线长163公里,碧海金滩,港岛相抱,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十分适宜人居和发展滨海旅游业。
而目前连云港旅游业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基础,如果能在此基础上明确滨海旅游的发展战略思路,连云港旅游业的发展将更上一个台阶。
连云港滨海旅游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以连云港滨海资源为旅游开发的重点资源,集中开发;以滨海旅游城市的鲜明形象进行全方位旅游宣传;通过取消和降低海滨旅游景区的门票来吸引游客,将游客引进来,通过开发新的海上旅游项目弥补和强化旅游旅游收入。
1.实施滨海旅游战略,开发滨海旅游资源连云港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山有海有文化。
但是,在江苏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战略的当下,海洋资源丰富的连云港就成为全省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城市,而且从2006年,连云港已经确立了将连云港旅游业作为连云港的主导产业进行发展,在这两种背景下,连云港旅游业要发展,如果能够依托海洋经济发展,同时由于旅游业自身的特征,它是多种产业的结合,是一种综合产业,通过滨海旅游作为海洋经济的核心内容,带动其他海洋产业的发展,同时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将为连云港海洋经济的发展,甚至全省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一条可行的发展道路。
2.强化滨海旅游形象宣传,明确滨海旅游定位连云港旅游业要发展,定位要明确,连云港旅游市场主要在向南,集中在省内及向外扩张的长三角地区;向西沿东陇海线的中西部腹地。
北方市场竞争对手较多,不应作为宣传重点。
在宣传的过程中,一方面,强化统一宣传,加大宣传促销力度。
强化主要体现在宣传经费支持和宣传方式上,财政应根据游客及旅游收入的增加的比例,按一定百分比计提下一年度的旅游宣传经费,保证宣传促销工作能够不断深入;宣传方式在用传统的旅游方式进行媒体宣传之外,对重点公关城市通过广告牌等形式进行反复推介,提高潜在顾客的认知度。
另一方面,需要突出连云港的滨海旅游形象,突出滨海资源,在此基础上,开发多种旅游产品,开发精品旅游线路。
3.取消次要滨海景区的门票制度,开放海滨,吸引游客连云港海滨条件与周边旅游城市的开放式海滨条件有所不同,连云港海湾景区资源条件更好,主要滨海景区连岛度假区容量有限,不宜完全放开,可以淡季完全放开,旺季在目前标准上降低门票,争取更多的游客。
将连岛度假村办成高档度假景区。
为了争取游客与周边城市进行竞争,连云港可以完全开放海州湾和凤凰窝海滨景区,让连云港以开放的姿态欢迎国内外游客。
在开放景区资源的同时,在旅游旺季开通各主要景区的旅游专线客车,发展农家乐、渔家乐等餐饮服务设施,为游客能够长时间观海提供各种旅游服务。
这种部分取消沙滩景点门票的做法,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是对游客的市场细分,将低端游客和中高端游客资源分割开来,低端游客可以通过开放海州湾和凤凰窝景区分流出去,高端游客通过门票限制数量,提高服务的内容和质量,提高游客旅游的满意度。
4.围绕健康旅游开发滨海旅游项目所谓“健康旅游”,澳大利亚学者Bushels(2000年)的定义是:“健康旅游是一种通过传统与非传统医学治疗的旅游服务而使旅游者身心得到放松,工作压力得到缓解,身体得到健康的旅游方式”。
健康旅游可以依托于任何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滨海旅游中的健康旅游主要是依托滨海资源中的沙滩,海岛和远海,可以开发的健康旅游项目包括:沙滩球类、沙滩自行车、沙滩摩托车、风筝、沙滩骑车等健康旅游活动项目;海上可开展水上康体运动,如帆船、帆板、摩托艇、皮划艇、赛艇、滑水、冲浪、钓鱼、航模、龙舟等;水中(水下)抗体运动,如游泳、跳水、水球、潜水、蹼泳等;空中康体活动包括滑翔机、热气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