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水的组成》优秀教案

1.2《水的组成》优秀教案

第二节水的组成
【内容来源】八年级浙教版上册第一章
【主题】水的组成
【课时】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水电解的产物以及验证方法。

(2)了解水分子的构成。

(3)通过比较水的三态变化以及电解水之间的区别,理解物理变化以及化学变化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与观察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微观探析的过程,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水的电解产物分析及结论,水的重要性质。

教学难点:电解水实验的分析及解释。

三、教学方法
1.创设学习情景→实验探究→验证实验→讲解总结→拓展视野→升华提高。

2.用电脑动画模拟水的电解过程,并形象化地模拟微观粒子的化学反应过程,使学生更易去接受和了解。

四、教学过程
要的性质
颜色无色透明沸点100℃气味无味凝固点0℃
状态常温下为液

水的异常现

4℃时密度最

多媒体展示“冰川”的图片。

问题:冰川的形成过程及“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原因。

表格小组讨论
巩固练习下面关于水的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水由氢气和氧气构成的
B. 水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D. 水是由水元素组成的
关于水的电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物理变化
B. 化学变化
C. 物理性质的表现
D. 产生的氧气体积较大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
A. 氢气
B. 空气
C. 电解水时,与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
D. 电解水时,与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
氢气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在产生水的同时还产生大量的热,所以( )
A. 水中含有氢气
B. 水中含有氢和氧元素
C. 水中含有氧气
D. 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新课小结同学们请在纸上用知识框架的形式呈现出来
选取几位同学的框架图,用投影仪进行展示,请其
他同学进行评价。

回顾旧知,并画出知识框架
五、板书设计
第2节水的组成
一、宏观
1. 实验装置
2. 实验过程与现象
A.电极上产生的现象:两个电极上有气泡产生
B.两支玻璃管内液面出现的变化:液面下降
C.产生的两种气体的体积比:体积比为2∶1
D.验证两种气体所采用的方法:
液面下降较多的直接点燃
液面下降较少的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
二、微观
结论: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