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应急综合管理系统

城市应急综合管理系统

组织体系 运行机制 应急保障 监督管理 附则
《国家总体应急预案》、25件专项预案、80件部门预案,共计106件
应急管理体制
政府应急领导机构 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
政府应急办事机构 部委应急领导机构 应急指挥中心/应急办 部委应急领导小组
临时应急指挥机构 部委应急指挥机构 现场应急指挥中心 应急指挥中心/应急办
产出及 达到的目的
负责人/及资源
层层落实
上级 前流程
同级 后流程
同级 下级
-亚洲开发银行
2008年年初的南 方雪灾造成129 人死亡,直接经 济损失1516亿元
-国家民政部
突发事件的定义及分类分级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 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 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 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 会安全事件
自然灾害
事故灾难
公共卫生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
城市应急综合管理系统建设
安防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北京恳创科技有限公司(NIMBUS中国)
2008年4月2日
.
核心思想
第一时间知悉 第一时间决策 第一时间响应 第一时间反馈 保证公共管理与服务的持续性
目录
突发事件背景介绍 应急综合管理体系简介 业务持续管理系统 城市应急平台 CSST&NimbusChina简介
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 其性质、严重程度、可 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 一般分为四级
Ⅰ级(特别重大,红色) Ⅱ级(重大,橙色) Ⅲ级(较大,黄色) Ⅳ级(一般,蓝色)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形势与挑战
严峻的形势
自然灾害频次高、损失大 重大、特别重大事故时有发生 多种传染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依然存在
专家组
专业救援队伍
相关部门和 地区
领 国务院是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 导 机构。在总理领导下,由国务院常务会 机 议和国家相关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突发公 构 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
办 国务院办公厅设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 事 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各 机 地方设立专业应急指挥机构,具体指挥 构 应急工作
美国“911”事件\印尼海啸
“911”给美国带来的经 济损失达6620亿美元, 占美国年度GDP的1.5%
-亚洲开发银行
▇ 地震震级高达9级相当100万枚 广岛原子弹当量,破坏力极强
▇ 近100年来印度洋没有重大海啸 灾害发生,没有海啸预警系统
▇ 缺乏灾害监测机制
中国近年来的突发事件
SARS给中国带来的经 济损失额达179亿美元, 占中国年度GDP的 1.3%
专 家 组
国务院和各应急管理机构建立专业人才 库,根据需要组成专家组,为应急管理 提供决策建议,必要时参加突发公共事 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建立应急管理体制的原则: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
应急管理机制
信息报送
先期处置
善后处置
监测监控
应急响应
调查评估
预测预警
应急结束
恢复重建
社会动员
预测预警
应急调度
恢复重建
信息发布
建立应急管理机制的原则: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
应急保障体系
人力资源
通信保障
财力保障
人员防护

物资保障
科技支撑

保 障
公共设施
治安维护


医疗卫生保障
交通运输保障
基本生活保障
关于应急综合管理系统
重点:
全流程, 多系统, 综合性, 管理与信息相结合, 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 应急管理与业务持续管理相结合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 并把这项任务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2005年7月,国务院召开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对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 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
2006年6月,《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国务 院应急平台建设,完善有关专业应急平台功能,推进地方人民政府综合应急平台建 设,形成连接各地区和各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统一高效的应急平台体系”
应急
应急
机制
体制
应急
法制
应急
预案
应急管理体系
应急保 障体系
技术 应急平台 系统
应急预案体系
总体应急预案
全 国应 突急 发预 公案 共体 事系 件
专项应急预案 部门应急预案 地方应急预案 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
大型活动应急预案
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内容
总则
编制目的、依据 事件的分类分级 适用范围 工作原则 预案体系
基于战略的高绩效模型
通过流程体系落实战略,通过指标体系监控战略执行的效果。
战略
描述 沟通 协同 衡量





流程体系
战略 举措
流程和指标相连



指标体系/

合规性要求 流
IT系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简单通用的语言
信息资源和系统: EDW/ERP/ OA/业务报告
如何进行?

层层的细节
动因
合规和要 求 指标
做什么?
2007年8月30日,全国人大通过《突发事件应对法》,并于2007年11月1日实施
建立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摘 录)
(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信息平台 建设精干实用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 健全应急预案体系 完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 加强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参与和自救能力,实现社会预警、社会动员、快
速反应、应急处置的整体联动
突发事件背景简介 应急综合管理系统介绍 业务持续管理系统(BCM) 城市应急平台 CSST&NimbusChina简介
应急管理体系的一案三制
应急管理是对突发事件的预防预测、应对、 协调、善后、评估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概括
总体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 部门应急预案 地方应急预案 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 大型活动应急预案
重大的挑战
社会依存度增加,致使危机增多 经济全球化发展,加速危机蔓延 城市化进程加快,都市生态更加脆弱 社会压力趋增加,提高危机发生概率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形成
2003年7月28日,中央召开防治非典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明确提 出:要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