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模块单元计划
体能测量与评价
重点:学习利用心率、BMI等测评自己的体能状态
难点:根据体能状态设计、改进体能锻炼计划
1、指导学生通过体能测量对自己的健康和体能状况做评价。
2、引导学生对家人开展体能测量和评价。
3
掌握并运用发展灵敏性的基本原理和多种练习方法,如十字象限跳、六边形跳、“Z”字形跑、折返跑、变向跑、“8”字绕环跑和移动躲闪等。
难点:高质量完成练习动作
1、静力性与动力性练习相结合。
2、稳态下与非稳态下练习相结合。
3、结合现有器材创造性开展练习。
9
掌握并运用发展下肢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的基本原理和多种练习方法,如收腹跳、开合跳、深蹲、弓健步和立卧撑等。
下肢力量素质训练原理与方法
重点:掌握下肢力量发展的练习动作和方法
难点:高质量完成练习动作
反应灵敏练习原理与方法
重点:综合发展学生的灵敏、反应、协调等能力
难点:手脚配合、动作连贯、快速反应
1、灵敏素质的训练应选在学生神经系统比较兴奋的时候进行。
2、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多样化、增强趣味性。
3、引导学生自主设计练习方法,调动学生学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
掌握并运用发展有氧耐力的基本原理和多种练习方法,如耐力跑、游泳、有氧健身操、自行车长距离骑行和登山等。
课次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的
重、难点
教学建议及策略
1
了解体能发展的基本原理与主要方法;掌握体能锻炼计划制定的程序与方法,学会根据自身情况确定锻炼方式、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等;掌握并运用改善身体成分的基本原理和多种练习方法,如合理饮食、控制体重、改善体形,合理安排锻炼的时间、频率和强度等。
体能训练的基本理论与知识
1、注重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2、合理安排练习的运动强度和密度。
3、创设有利于体能较弱的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体能练习的教学情境和活动
11
掌握并运用发展平衡能力的基本原理和多种练习方法,如单腿站立、燕式平衡和平衡站立等静态平衡练习,悬吊练习、双腿体重下蹲、原地跳单脚落地、双足脚跟或双足脚尖走、单腿或双腿下蹲、弓步侧转体或弓步向后旋转等动态平衡练习。
1、重视恢复
2、力量训练的专项性
3、力量训练要多样化
4、重视多关节力量训练
5、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合理安排练习的密度、强度
10
掌握并运用发展爆发力的基本原理和多种练习方法,如蛙跳、推铅球、足球踢长传球、举重等。
爆发力训练原理与方法
重点:掌握爆发力练习的方法
难点:根据自身体能情况合理安排练习负荷、强度
健康行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校内外的体育锻炼,掌握科学锻炼方法,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形成基本健康技能,学会自我健康管理;情绪稳定、包容豁达、乐观开朗,善于交往和合作,适应环境的能力强。
体育品德:遵守体育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塑造良好的体育品格,发扬体育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规则意识。培养学生在未来发展中应具备的体育与健康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形成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为新时代健康文明生活做好准备。
重点:学生掌握上肢力量训练的原理与方法
难点:高质量完成练习动作
1、教学方法多采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2、设计多采用趣味性的练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鼓励学生合作制定体能锻炼计划
8
掌握并运用发展核心力量的基本原理和多种练习方法,如俯桥支撑、仰卧起坐、背桥
核心力量训练原理与方法
重点:掌握核心力量练习的方法
平衡能力训练原理与方法
重点:掌握发展平衡能力的练习方法
难点:规范完成各项练习
1、安全性原则
2、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3、结合器械、场景安排练习内容
12
掌握并运用发展协调性的基本原理和多种练习方法,如跳绳、踢毽、跨步跳、单足跳、交叉步跑、后退跑、钻栏架和跳栏架等。
有氧耐力训练原理与方法
重点:克服极点,掌握ຫໍສະໝຸດ 确的呼吸方法难点:合理安排体力
1、关注学生体能发展的个别差异和性别差异
2、以持续训练法为主,可采用间歇训练法及循环训练法。
3、重视学生呼吸能力的培养。
6
掌握并运用发展无氧耐力的基本原理和多种练习方法,如一分钟跳绳、30秒高抬腿、800米内的短跑练习或200米内的游程练习等其他循环练习。
灵敏训练原理与方法
重点:综合发展学生的灵敏、反应、协调等能力
难点:根据自身特点选择、设计灵敏训练的方法
1、应在神经系统较为兴奋的状态下开展速度灵敏训练。
2、结合绳梯、栏架等器材、标志桶采用组合练习方式进行。
3、应调动学生学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
掌握并运用发展反应时的基本原理和多种练习方法,如固定信号源单一信号或选择信号练习、移动信号源单一信号或选择信号练习等各类信号刺激练习法,根据口令快速变换动作练习,两人一组相互模仿对方动作的练习,足球、篮球、排球两人一组的对抗练习等。
无氧耐力训练原理与方法
重点:快速、高质量的完成练习
难点:组间间歇时间的控制
1、采用生动有趣、丰富多样的内容与方式进行耐力训练,避免单调、枯燥、乏味的练习
2、要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
7
掌握并运用发展上肢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的基本原理和多种练习方法,如俯卧撑、双杆臂屈伸、单杠引体向上、举重物和拉力器弯举等。
上肢力量素质训练原理与方法
体能模块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喜爱运动,积极主动地参与运动;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和锻炼,增强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体育实践能力;树立健康观念,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遵守体育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塑造良好的体育品格,发扬体育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规则意识。
运动技能:掌握体能发展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测量与评价体能水平的方法、体能锻炼计划制订的程序与方法、有效控制体重与改善体形的方法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体能锻炼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参加与组织体育展示和比赛活动,显著提高体能水平,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或合作制订和实施体能锻炼计划,并对练习效果作出合理的评价。
重点:体能锻炼计划制定的程序与方法
难点:根据自身情况确定锻炼方法、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
1、指导根据个人特点设计和实施个人体能发展计划
2、应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开展体能训练的理论学习
2
掌握并运用测试与评价体能水平的科学方法,如用心率来测试和评价运动强度,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体能水平;运用科学方法评价体能锻炼效果,并及时改进体能锻炼计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