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区房报告PPT

学区房报告PPT

水平的家庭并不公平
(五)择校与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即是我们一般认为的教育 机会均等,“它一般包括两方面的 内容:一是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 二是人人公平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1、择校和教育公平
·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所以并没有违背“人人 享有教育机会”的教育公平。 ·人人接受高质量的教育与择校的关系,这方面 的公平与择校并没有因果关系。
1、加剧恶性循环 2、反向不公正对弱势群 体的损害
3、为“学区房”植入了 教育性意味
三、学区 房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区房 是房地产市场的衍生品, 同样也是现行教育体制下 的一个独特的现象,随着 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家 长为使孩子不输在教育的 起跑线上,不惜花费重金 购置属于教育质量好的小 学学特区点的:房产。
2、择校收费与教育公平
·交纳一定的择校费用,一来可以为所选择学校增 添教育经费,二来也可以弥补学区内学校的生源 教育经费空缺。 ·不正规收费、乱收费现象,它是经济范畴内的不 公平
➢教育公平问题仍未解决!
二、就近择校政策
(一)政策梳理
1980年《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 1983年《关于进一步提高普通中学教育质量的几点意见》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995年《关于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 1996年《关于1996 年在全国开展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 2001年《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2005 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 2006 年 新修订通过的《义务教育法》( 修订案) 2010年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海淀区还将完成20中附属实验学校二 期工程,其初中部将于明年正式招生; 加快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建设,该校 将于明年建成招生;加快航天城配套学 校建设,这座位于永丰地区的新校将由 名校承办;加快首师大附中西北旺校区 建设;改建育英中学,计划2017年竣工。
通过合并、办共享名校资源
海淀区将通过合并、承办等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 盖,面解决部分学区优质教育资源不足问题。
2020 年) 》 2014年《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
“史上最严择校禁令”
《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中严明纪律的若 干规定》
其中明确提出,严禁区县、有关单 位和学校以任何名义收取与入学挂钩的费用, 切实解决“以钱择校”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和 公办学校均不得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不得 举办或参与举办各种培训班选拔生源,坚决杜 绝“以分择生”的行为;抵制入学过程中打招 呼、递条子等不正之风,坚决杜绝说情请托、 权学交易等“以权入学”的不良行为。 (1)取消点招等形式的违规招生 (2)入学后再转学择校被封死 (3)彻底斩断违纪违法利益链条
相对单价 较高
投资空间 较大
中国较早广深期东圳的顺宝学德安区碧区房桂桃园源房居 1992年地地广产产东碧与与桂园北清京华景实山验学学 校校学联联校 合合办办学学,,很引多入 业教主育就一冲条这龙个服学务校, 2003优了包高年验深学质 房括 中圳校清教 产小 。华育 。实学 这资 这、 个源是初房而中中地买国、产 最打早的的口学号区就房是。让你 的孩子七岁就能上 清华,享受一流的
(三)择校行为出现的原因
1.教育体制问题 (1)教育资源分配倾斜,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
差距越拉越大 (2)优质学校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垄断以及教育资源
供给不足 2、家长的主观要求 (1)对孩子自身发展的期望 (2)就业形势的压力,增强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3、就近入学政策的催化 (1)区域内学校办学水平存在差异 (2)学区的划分缺乏统一、合理、公众可以接受的
(二)政策产生的原因
➢ 1、教育均衡发展,平衡校际差距 ➢ 2、保证学生享有相对公平的受教育权利 ➢ 3、推进素质教育,加强依法治教力度
(三)政策存在的不合理性
➢ 规定的“就近”标准难以把握 ➢ 政策受到有限教育资源的制约 ➢ 政策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 ➢ 政策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四)政策效果
标准 4、择校为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接受教育提供了就学机

择校反应了家长追
求教育公平的愿望, 其本质上反映出教 育资源如何均衡配 置的问题。
(四)择校引起的社会舆论争议
➢ 导致了农村和一般学校教育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 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使得城乡之间、校际之间
差距越拉越大,择校愈演愈烈 ➢ “以钱择校”、“有钱就能上”,对于不同收入
学区房的优势
学习环境与氛围
交通便捷安全 配套 设施完善
教育房产双投资 升 值空间大
学区房热的外溢效应
引起教育资源分配不 公平
形成城市的“藩篱”
导致消费挤兑现象
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四、学区房热折 射的根本问题:
教育资源分配 不均
海淀区——调整学区
2007年,将北大附小、 清华附小并入西苑学区
学区房
报告人: 2015/12/09
一、由来已久的择校行为
➢ (一)择校行为与择校费 ➢ 择校则是指市民主动放弃划定范围的学校就近入
学,另择他校就读的行为。 ➢ 其所缴纳的费用称为择校费,择校费也称教育赞
助费、捐资助学费等。
(二)择校的方式
➢ 以权择校 ➢ 以钱择校 ➢ 以分择校 ➢ 以特长择校 ➢ 以户口择校
2012年,将人大附小、 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由 海淀区调至四季青学区
2015年,将各学区及对口 中学进行大幅调整
海淀区新政
新建、扩建八所优质学 校
通过合并、承办共享名 校资源
九年一贯对口直升
与学区内高校深度合作
新建、扩建八所优质学校
海淀区将新建、扩建一批优质校,包括 建成101中学温泉校区、中关村三小万 柳北校区和红英小学六里屯校区,这三 所学校将于今年投入使用。
国防大学配套小学的红山小学将并入中关村三小, 其建制撤销,原校址称为“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 小学红山校区”。
北洼路小学将并入海淀区实验小学,其建制撤销, 原校址称为“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北洼路校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