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员工教育训练管理程序

员工教育训练管理程序

管制文件一、目的:爲提高員工之素質,加強員工對工作認識,進而提升其技能、品質意識、及HSF 意識,以達到充分利用人力資源及有效訓練人才之基本目的,特訂定本程序。

二、範圍:凡本公司全體員工之訓練均適用之。

三、定義:3.1 本公司教育訓練分爲:3.1.1 新進員工職前訓練:即新進員工招募進廠報到時由人資實施訓練。

3.1.2 新進員工試用訓練:指新進員工於試用期間由其直屬主管施予工作指導使其熟悉作業技能。

3.1.3 員工在職訓練:經試用期滿合格之正式員工之教育訓練,可分爲“專業訓練”及“一般性訓練”兩種。

a. 專業訓練:法律法規、系統規定的及操作精密測量儀器所接受的教育訓練;b. 一般性訓練:非專業訓練的其他教育訓練。

3.2 教育訓練實施方式可分爲3.2.1 內訓:由公司主管自任講師或外聘講師到廠訓練均屬之。

3.2.2 外訓:指由公司外派員工到廠外接受訓練。

3.3 新進員工之訓練:3.3.1 訓練內容:本公司新進員工需要依『職前訓練課程表』或『工作說明書』接受a. 新進員工職前訓練:目的在使新進員工暸解企業文化、發展史及公司各項制度規章及環境、HSF、安全、質量方面的基礎知識。

b. 新進員工試用訓練:工作所需技能;作業相關之訓練,新進人員一般均應試用(製造部直接員工車間級、班組級教育訓練權責在製造部,人資將定期進行稽核)一~三個月(合同一年試用期一個月,以此類推),試用期滿時部門主管應在該員『新進人員考核表』上考核,未提出試用不合格時得自行調整爲正式員工。

c. 對於休假超過兩個月的操作人員,再上崗時需重新培訓後才能再上機操作。

3.3.2 新進員工考核:新進員工訓練依『職前訓練課程表』,由講授單位負責,訓練完成後由所屬單位主管認可後,才可正式參與作業。

(製造部直接員工的新進人員考核權責在製造部)3.4 職務調動員工之訓練:職務調動員工皆需要接受與作業相關之訓練後方可擔任一般均應試用三個月考核期,調任部門主管應在該員『人員調派單』上考核,未提出試用不合格時得自行調整爲正式員工。

3.5 新設備、新技術新管理系統…等引進之訓練需求:如有需要訓練可由各單位主管,各管理代表提出臨時訓練需求。

3.6 被指派執行特定工作之人員或主管得依其以往所受過之訓練,學歷、經歷或語言能力要求等,由其上級主管根據『工作說明書』、『各階人員訓練對照表』鑒定其資格。

3.7 特定人員:3.7.1 特殊工序、檢驗人員、關鍵工序人員的培訓,由所在崗位技術負責人負責培訓,培訓考核合格後上崗,每年對於這些崗位的人員還應進行定期培訓和考核;3.7.2 電梯、XRF測試人員、電工、叉車工、儀校人員、駕駛員等需取得國家授權部門相應的培訓合格證書;3.7.2.1 XRF測試人員培訓內容:崗前培訓內容1. 瞭解公司産品的料件材質; 2有害物質機台操作及保養說明; 3. 我司HSF管控要求;4. 有害物質機台的校驗及判定; 5.材料的判定標準;6.測試不符合品的處理方式;崗中培訓內容在職XRF測試人員培訓內容按『年度教育訓計劃表』課程內容執行。

3.7.3 品質及HSF/環安衛過程管理體系之內部稽核人員講師應由第三方咨詢機構培訓至少16小時以上;內部稽核人員講師須將培訓教材及知識經驗組織向廠內各部門相關人員進行培訓至少16小時以上幷考核須80分以上合格持證(內部稽核人員證書由雙鴻集團頒發)方可進行稽核。

3.7.4 內部稽核培訓內容:稽核員需要對公司的生産過程及管理過程的流程瞭解,需要經過外部或內部內審員培訓。

培訓內容:體系標準條款及內審員審核內容、模擬現場審核,審核提問技巧,編寫檢查表,編寫稽核計劃表,不符合條項條款,不符合改善確認及後續追踪等課程內容。

3.8 人資課將搜集到的訓練資訊公告,擬參加人員經其單位主管同意後,通知管理單位,由管理單位辦理聯絡、報名及繳費事宜。

3.9 管理部人資會以各項訓練之出勤率、考試成績、實際運用能力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核,並將考核結果列入個人年度考績及晉升考績評估範圍。

如非因公無故缺席一次給予警告處分;缺席二次給予申誡處分;缺席三次給予記過處分。

3.10 內訓講師資格的認定:本公司為有效推展員工教育訓練業務,應由管理部門遴選適合人才及『特定人員資格鑑定表』及相關外訓合格證書…等資料統計公司內各項工作之專業技術人員彙整成『內訓講師名冊』呈總經理核可後,爾後相關課程之內部訓練,可由『內訓講師名冊』內之講師擔任。

內訓講師如有缺額情形,需由該部門主管自行推派一位受訓合格之專業技術人員遞補缺額,並呈總經理審核。

3.11 考核資格的認定:3.11.1 副理級(含)以上幹部:由總經理審核3.11.2 副理級以下人員及行銷部人員:由部門主管審核3.11.3 內部稽核人員:由管理代表審核3.11.4 新進人員及職務調動者:皆需審核;部門主管于完成訓練後,於其相關人資資料內簽章,並注明適用與否,審核結果適用者,方可任用。

3.11.5 各審核人員應於相關人資資料之審核意見欄內注明認可與否之意見。

3.12 不適任處理:對於特定人員資格不符或不適任情形,應依『特定人員資格鑑定表』所規定之專案給予適當之教育訓練,訓練後無改善者,應予以調至適當職位。

3.13 HSF的概念:HSF:Hazardous Substance Free 無有害物質。

四、權責4.1 管理部爲本文件之權責單位權責主管經總經理授權,負責本文件之管制,並確保依本文件作業。

4.2 各部門主管:負責提報年度訓練需求計劃或臨時性的訓練需求,並負責執行及考核。

4.3 總經理:負責審查各部門訓練需求。

4.4 管理部人資:負責新進人員訓練、全公司教育訓練之確認及訓練記錄之保存與維護。

4.5 受訓員工:負責參與訓練及簽到並接受考核。

五、程序5.1 年度訓練流程5.1.1流程圖5.2 流程說明:5.2.1 提出訓練需求:5.2.1.1 各部門訓練需求鑑定:每年提出訓練需求前各部主管應重新鑑定一次所屬人員任用資格,可依據『工作說明書』等資料、(可考慮方向為1.組織分析(部門功能)2.工作分析(職務功能) 、3.人員分析(能力分析)…等方向)並根據需求提出相應的訓練計劃;各部門主管最遲應於每年年底前提出次年度員工教育訓練需求並以部門爲單位填寫『年度教育訓練需求調查表』送管理部人資;5.2.1.2 環境(包含GP)、HSF、安全、品質系統訓練需求鑑定:各管理代表可指定一人應於每年12月份提報各管理系統訓練需求重新鑑定一次各管理系統所需人員任用資格(ex內稽人員、GP、HSF、檢驗人員、電梯操作人員…等特定人員),可依據相關法規要求..等鑑定所屬人員任用資格鑑定並以特定人員為單位填寫『特定人員資格鑑定表』送各管理代表審核並交管理部人資備案彙整成『特定人員資格鑑定表』。

5.2.1.3部門交叉訓練需求鑒定:各部門依據人員任用資格及需要跨部門溝通的其他崗位知識需求,與每年年底年度訓練計劃需求時提出,一同放入年度訓練計劃表中。

5.2.2 年度訓練匯總及審核:5.2.2.1 年度訓練彙整:管理部人資應確認各部門及各管理系統訓練需求專案及時安排之適宜性,並匯總成『年度員工訓練計劃表』。

若爲共通性之訓練專案可安排同一時段集中訓練,由管理單位統一辦理訓練事宜、並將『年度員工訓練計劃表』送管理部主管審核, 管理部主管應就員工訓練需求專案是否符合相關業務及各管理系統之『特定人員人資格鑑定表』加以審核確認。

5.2.2.2 外派受訓:管理部人資應聯絡合適的訓練機構確認訓練資訊事宜。

5.2.3 年度計劃核准:人資應將管理部主管審核後之『年度員工訓練計劃表』呈總經理核准後按計劃實施。

5.2.3.1 若核准執行5.2.4項作業。

5.2.3.2 若為不核准則重新執行5.2.1項作業。

5.2.4 實施訓練:5.2.4.1 各單位應根據核准後之『年度員工訓練計劃表』專案按期實施,如需更改計劃的要提前通知人資並說明原因及更改後實施訓練的具體事宜,填寫『年度教育訓練計劃異動表』然後由管理部人資更改年度培訓計劃表。

5.2.4.2 屬共通性之專案可由管理部人資統籌安排集中訓練。

5.2.4.3 訓練所需要之教材及講師,可委託管理部人資統籌安排。

5.2.4.4 若爲外派受訓應依照訓練機構要求。

5.2.5 考核或資格鑒定:考核人員請依“定義3.11考核資格的認定”人員進行考核。

5.2.5.1 員工參加內訓應於『教育訓練紀錄表』上簽到,必要時可由各單位主管或管理部人資派人抽點。

5.2.5.2 實施廠內訓練後凡屬與工作有直接關係之專業課程應由主管或講師進行訓練結果考核(考核結果以八十分為合格,考卷滿分為一百分),考核方式可分爲(1)筆試、(2)口試、(3)試作、(4)心得報告。

5.2.5.3 實施外訓依訓練機構考核方式並繳交『受訓心得報告』。

5.2.5.4 經考核不合格者應重新安排補訓,補訓以一次爲限,補訓不合格者,報請單位主管處理。

5.2.5.5 對於特定人員資格不符或不適任情形,應依『特定人員資格鑑定表』所規定之專案給予適當之教育訓練,經考核不合格者可重新安排補訓,補訓以一次爲限,補訓不合格者,應予以調至適當職位。

5.2.5.5.a. 若考核合格則執行5.2.6項作業。

5.2.5.5.b. 若為不核准則重新執行 5.2.4項作業,重新安排補訓,補訓以一次爲限,補訓不合格者,報請單位主管處理。

5.2.5.5.c. 管理部人資會以出勤率、考試成績、實際運用能力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核,並將考核結果列入個人年度考績及晉升考績評估範圍。

如非因公無故缺席一次給予警告處分;缺席二次給予申誡處分;缺席三次給予記過處分。

5.2.6 存檔與登錄:所有實施教育訓練之相關資料及訓練考核成果均應送交管理部人資集中保管,管理部人資應保存個人之訓練記錄至該員離職時次年止,有關該記錄之保存及維護方式請依照『品質記錄管理程序』之規定辦理。

無論是內訓或外訓均應於受訓完成後一星期內將訓練結果及相關考核記錄送交管理部人資登錄於培訓系統中,以作爲人員資格鑒定及未來人資調遷之參考依據。

5.2.7 評估教育訓練實施狀況:由外聘講師到廠教育訓練及專案教育訓練結束後,由受訓人員填寫教育訓練評鑑表對此次的培訓實施狀況進行綜合評估。

於年末進行全面評估各次教育訓練具體實施狀況,並制定下年度訓練計劃。

5.2.8 所有訓練課程必須週期性的進行訓練與重新考核,以確保訓練的持續有效性與員工上崗後的資格保持;各類別科目的週期性如下:5.2.8.1 一般性課程:如廠紀廠規、品質/HSF目標、車間管理規範等,週期至少為一年。

5.2.8.2 特殊崗位、關鍵工序崗位課程:至少每半年一次5.2.8.3 HSF課程(包含ROHS/HF等):至少每一季一次5.2.8.4 生產線上作業各崗位培訓:至少每一年要培訓考核保留記錄一次,平常的崗上訓練依照平日實際操作的品質狀況評估其資格的有效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