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市情简介
阆中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嘉陵江中上游,幅员1878平方公里,总人口87万,辖46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省首批扩权强县试点县。
阆中历史悠久、文化厚重。
自秦置阆中县起,迄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历代为道、州、府、郡治所,明末清初曾为四川省会20年。
拥有张飞庙、四川贡院等近20处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推的风水、科举、春节文化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拥有世界千年古县和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等多项桂冠。
阆中风光秀美、风水独特。
城区山围四面、水绕三方,山、水、城融为一体,素有“阆苑仙境”、“风水宝地”的美誉。
现存“唐宋格局,明清风貌”的古城区近2平方公里,完全按照传统的风水理论规划建设,是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
阆中交通便捷、区位凸显。
兰渝铁路、国道212线、省道302线和广南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启动了阆中机场、嘉陵江航道渠化建设,构建起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
阆中已成为辐射周边的重要交通节点和旅游休闲中心。
阆中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近年来,阆中市依托资源优势,确立了“建设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国际休闲旅游城市”的奋斗目标,坚持以旅游为龙头,以食品、医药和丝纺工业为支撑,以项目建设为中心,经济社会实现了巨大跨越,成功在全省、在西部脱颖而出、迅速崛起。
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011年达到111.9亿元;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2亿元,年均增长26%以上。
我们始终突出“旅游龙头、工业支撑”的产业定位,县域经济实现快速发展。
我们将旅游作为带动阆中产业振兴的龙头,启动实施了阆中古城创“5A”、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申遗工作,引资建设了一批高档酒店、购物中心和游乐场,在央视一套推出旅游城市形象广告。
2011年,全市共接待游客近3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亿元,阆中旅游成为川东北旅游和嘉陵江旅游区的龙头。
为了对接旅游发展,我们将食品医药和丝纺服装作为工业的主攻方向,扶持张飞牛肉、保宁醋等本地企业做大做强,阆中食品、医药和丝纺工业成为川东北的产业新亮点。
我们始终突出“两化互动、产城一体”的发展理念,产城融合发展加快推进。
我们始终坚持“文化名城、旅游之城”
的城市定位,高度重视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在老城区重点布局休闲产业,规划了两个主题公园、三个休闲片区、10多个文化广场,着力推进景城一体;在七(里)江(南)新区重点布局工业企业及物流、地产等配套产业,规划了总面积近30平方公里的城南工业园、江东工业园、江南物流园和高速路连接线经济走廊,着力推进产城一体。
2011年,全市建成工业园区15平方公里,规模以上企业达到43家;城市建成区达到30平方公里,城市总人口达到30万人,“一城三区”联动发展的中等城市格局基本成型。
我们始终突出“瞄准500强,瞄准上市公司”的招商引资定位,骨干产业体系初具规模。
我们坚持把最好的资源配置给最好的企业,有选择性的引进了一批实力强、前景好、带动大的知名企业和行业龙头,招引到位资金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连续三年超过50%,康美药业、新疆创越、宜华木业、中石华等4家上市公司项目相继落户阆中。
阆中的骨干产业体系已初具规模。
我们始终突出“民生无小事、民生更要抓大事”的理念,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坚持把“打基础、利长远、重民生”作为决策的基本原则,将新增财力的50%以上用于重大民生支出。
新建、改造农村公路2000多公里,解决了30多万农村群众的
饮水安全,基本结束了农村“行路难、饮水难”历史。
用最好的口岸和商住小区的标准建设了200万平方米拆迁还房和廉租房;投资10多亿元,无偿提供土地600多亩,实施了90多所学校和80多所医院的新、改、扩建工程;筹资3亿多元用于安民还债,贷款2亿多元解决了4万多名失地农民、城镇居民和退职村干部的“两保”问题,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位居南充前列,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