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剧课件PPT
戏剧
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是借助 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 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 生活的。 此处实指剧本,是一种文学体裁。 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表现在人 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 动作。
戏剧的种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以分为不 同种类:
1)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如 《雷雨》)、歌剧(如《白毛女》)、舞剧 ( 如《丝路花雨》) ; 2)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练习
1.剧本语言——台词。 请判断以下片段属于哪种台词?
武松:哈哈,你真会讲大话,我喝了三碗为什么不醉啊! 小二:我这酒呀,叫做“出门倒”你现在不醉,等一会儿就醉了,不信,你试 试看。(欲走)
对话
老虎:(呼啸而出)呼,嘿,好几天没吃东西了!肚子真是饿呀(这里闻闻,那 里嗅嗅)唔,有人,有酒味。好啊,今天我又要大饱口福了。(几个旋转)
确认目标
1. 掌握课本剧的格式特点。
2. 辨析不同的台词类型,能在范文中找到不同的舞台说明。
3. 能根据提供的范例,模仿设计一个场景。 4. 能选择情境,改编一个简单的独幕剧。
戏剧知识: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 一种艺术。 在西方,戏剧,即指话剧。 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 话剧。
原文片段
武松在路上行了几日,来到阳谷县地面,离县城还远。正是晌午时 候,武松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家酒店,门前挑着一面旗,上头 写着五个字:“三碗不过冈”。 武松走进店里坐下,把哨棒靠在一边,叫道:“主人家,快拿酒来 吃。”只见店家拿了三只碗,一双筷子,一盘熟菜,放在武松面前,满 满筛了一碗酒。武松拿起碗来一饮而尽,叫道:“这酒真有气力!主人 家,有饱肚的拿些来吃。”店家道:“只有熟牛肉。”武松道:“好的。 切二三斤来。”店家切了二斤熟牛肉,装了一大盘子,拿来放在武松面 前,再筛一碗酒。武松吃了道:“好酒!”店家又筛了一碗。恰好吃了 三碗酒,店家再也不来筛了。武松敲着桌子叫道:“主人家,怎么不来 筛酒?”店家道:“客官,要肉就添来。”武松道:“酒也要,肉也再 切些来。”店家道:“肉就添来,酒却不添了。”武松道:“这可奇怪 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店家道:“客官,你应该看见,我门前 旗上明明写着‘三碗不过冈’。”
明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或相隔多少年之后。请你说一说,在这 篇课本剧里,有没有类似的情况?
(①武松喝酒 ②这里闻闻, 那里嗅嗅 ③武松打虎)
5. 四个部分,情节紧凑。 剧本里的人物要有矛盾冲突。按结构,剧本大体分为发生、发
展、高潮和结尾四部分。而最精彩的就是高潮部分,这是课本剧的
“重头戏”。本范文就有两处这样的“重头戏”。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表演,剧本则是体现这种舞台表演的依据和基
础。在我们的课本中,有一些叙事性的课文,可以改写成剧本。这种改写不 仅能加深我们对原文的理解,而且可以让我们在文体的转换中掌握不同的表
达方式和表现形式,也为课文内容的舞台表演提供了可能。如何把课文改写
成课本剧呢?这就需要我们初步掌握课本剧的写法。
剧本中的矛盾冲突大体分为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尾四部分。演出时从矛盾 发生时就应吸引观众,矛盾冲突发展到最激烈的时候称为高潮,这时的剧情也最 吸引观众,最扣人心弦。高潮部分也是编写剧本和舞台演出的“重头戏”,是最 “要劲”、最需要下工夫之处。
3、剧本的语言要表现人物性
剧本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两个方面 舞台说明,又叫舞台提示,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剧本里的一些 说明性文字。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 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这部分语言要求写得简练、扼 要、明确。这部分内容一般出现在每一幕(场)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 一般用括号(方招号或圆括号)括起来。
题目: 人物: 时间: 地点: 道具: 背景: 幕名: 正文:
(二)范文链接,分步练习
1.剧本语言——台词。
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 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登场人物没说出来的语言,而是用 表情表现出来的言外之意)等等。
对话
台词可以分为
独 白
除了舞台说明以外,我们再看看课本剧和原文还有哪些区别。
课本剧片段
武松:(手拿哨棒上)连续赶路,走了几日,真是又热、又渴、又饿 了。(抬头一看,喜悦地)啊,前面有酒家“!三——碗——不——过—— 冈”什么意思,且进去看看。(入内,找一张凳坐下,放下哨棒,大声地 叫)喂!主人家,快拿酒来吃! 小二:(急匆匆地)哎,来了!(摆好三只碗,一双筷子,满满地筛了 一碗酒放在武松面前)客官,请渴酒。 武松:(咕噜一口饮下,抹嘴)唉,这酒真有气力!主人家,有饱肚 的拿些来吃。 小二:好的!(退下,又上)来啦!熟牛肉一盘,二斤三两!(又筛一 碗酒。) (武松又咕咚一声喝下,小二又筛,武松又喝下,小二欲走。) 武松:(扯住小二)店家,怎么不筛酒了? 小二:(指指门前旗上大字)客官,你没看到门前旗上的大字吗? 武松:什么大字? 小二:三、碗、不、过、冈嘛。
第一,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 的冲突和斗争。
第二,故事情节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往往 很集中,登场人物也有一定数量的限制 。 第三,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主要是通过 登场人物的语言来表现。
第四,故事情节的发展往往分幕分场。
幕和场: 幕,即拉开舞台大幕一次,一 幕就是戏剧一个较完整的段落。
场,即拉开舞台二道幕一次, 它是戏剧中较小的段落。
三一律原则 集中的地点 集中的时间 集中的事件 集中场景 集中时间 戏剧冲突
课本剧《景阳冈》
(一)对比学习,初识特点
你发现改编成课本剧以后,和原来的 课文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十八碗酒过景阳,(
)醉打蒋门神。
(一)对比学习,初识特点 相同之处:主要内容不变,都 是讲武松喝下18碗酒,在景阳冈打 死老虎的经过。 不同之处:课本剧和课文的格 式不一样。
剧本是对话形式编写的,主要是人物
间的对话,所以人物说的话被大致保留下 来,人物说的话在剧本中称为台词。 而原文中人物的动作、表情等都被化 成简略地语言放到括号里面,成为舞台说 明。
课本剧特点
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 它要求时间、人物、情节、场景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围内。 2、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
.
一些参加过课本剧编写和演出活动的同学都说,通过编写和 演出课本剧,语文学习变得容易了、轻松了、开心了、快乐了。 以往语文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那些字、词、句、阅读、作文 等头疼的问题都解决了,语文学习变得生动活泼,具体可感, 色香味俱全。 课本剧真的有这么神奇吗?让我们看看编写和演出课本剧 的过程就会明白了。
戏剧的要素
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涉及的要素 有四点:
1)文学要素:即剧本。尤其是戏剧中的 矛盾冲突和戏剧语言。
2)音乐要素:包括戏曲、歌剧中的唱腔 、曲子;还包括音乐伴奏和音响效果。
3)美术要素:包括舞台美术设计、布景 、灯光。
4)舞蹈要素:包括演员的形体动作和舞 蹈设计。
戏剧的特点
戏剧是由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 ,因而它要受舞台的制约,要适合演出 的需要。这就决定了它的一些特征:
课本剧特点
二、将剧本改写为故事
剧本与故事的共同点是,都有人物、环境,都不乏生动的描写和细致 的刻画。所不同的是,故事不受舞台时间、空间的限制。剧本的语言 要表现人物性格,剧本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两个方面。剧本的 语言主要是台词。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话。 总之,不论将叙事诗文改编为剧本,还是将剧本改写为故事,都要注 意不同文体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努力做到正确理解原作,使改编后的 文学形式更充分更准确地表达原作的主题和主要内容。 三、一般格式:
独白
2. 剧本语言——舞台说明。
请用波浪线在范文《景阳冈》中找出三种以 上不同的舞台说明,并在范文空白处标注。
范文中的舞台说明包括:人物、布景、道具、表情、动作、人物上、下场。
4.小小舞台,演绎精彩。 小小的舞台上,几个人的表演就代表千军万马,走几圈就
可以表现出跨过了千山万水,变换一个场景和人物,就可以说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范文吧!
着重说格式上的不同之处
课本剧的特有内容:
人物:武松、店小二、顾客若干人、 老虎 布景:远景:山岗石板凳 近景:一棵大树上挑着一面黄布条 旗,上面写着:三碗不过冈 树下,几张条桌摆着碗、筷、碟、 酒壶、酒杯 道具:武松的古装衣着,头巾,哨 棒 店小二的便衣,抹布 扮老虎的披风、头饰 场记:(酒店内,有三两个客人在 饮酒、闲聊。)
3)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 ( 如《屈原》) 、现代剧 ( 如《雷雨》 ) ; 4)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 ( 如 《屈原》) 、喜剧 ( 如《威尼斯商人 》) 、正剧 ( 如《白毛女》) 。
按结构
独幕剧、多幕剧
按语言表现形式 按题材
话剧、歌剧
悲剧、喜剧、正剧
现代剧、历史剧、童话剧
按年代
同学们,想当一名优秀的小编剧吗?
快去搜集一下你最感兴趣的故事,课
外读物中的、课本上的或者电视里都 可以,回忆一下故事中的精彩片段, 还可以和同学、朋友讨论一下故事中 人物的经典台词哦!我们下节课开始
要学习自己改编课本剧,请你准备好
需要改编的故事。
剧本的特点:
1、剧本必须适合舞台演出; 2、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 突(即戏剧冲突,戏剧冲突主要表现 为剧中人物性格冲突)、情节结构: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人物语言和动作来必须合乎各自 的身份和性格特征。
戏剧冲突、人物 语言、舞台说明
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通过剧中 人物的语言、动作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矛盾 和斗争。 戏剧演出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要求 故事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尽可能集中;人物 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而且随着剧情发展、 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而变化。 剧本中往往有一些舞台说明,如布景设 计,人物服装、动作、表情和上下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