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8-2019学年湖北省武汉市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2018-2019学年湖北省武汉市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详解】A、利用SAS判断出△PCA≌△PCB,∴CA=CB,∠PCA=∠PCB=90°,
∴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符合题意;
B、过线段外一点作已知线段的垂线,不能保证也平分此条线段,不符合题意;
C、利用SSS判断出△PCA≌△PCB,∴CA=CB,∠PCA=∠PCB=90°,
∴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符合题意;
所以乙和△ABC全等;
在△ABC和图丙的三角形中,满足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AAS,
所以丙和△ABC全等;
不能判定甲与△ABC全等;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
19.如图,在△ABC中,AD,BE分别是∠BAC,∠ABC 角平分线.
(1)若∠C=70°,∠BAC=60°,则∠BED的度数是;若∠BED=50°,则∠C的度数是.
(2)探究∠BED与∠C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0.如图,在Rt△ABC中,∠A=90°,∠ACB=30°,AC=10,CD是角平分线.
∴AD=AF+DE-EF=a+b-c.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核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关键点:熟练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点B关于x轴对称,点A的坐标是(2,﹣8),则点B的坐标是_____.
【答案】(2,8)
【解析】
【分析】
【答案】50°或80°
【解析】
试题分析:等腰三角形一内角为50°,没说明是顶角还是底角,所以有两种情况.
(1)当50°为顶角,顶角度数即为50°;
(2)当50°为底角时,顶角= .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3.如图,在△ABC中,AB=AC.以点C为圆心,以CB长为半径作圆弧,交AC的延长线于点D,连结BD.若∠A=32°,则∠CDB的大小为_____度.
【详解】如图,记AB与CD的交点为G,BF与CD的交点为H,
∵CE⊥AD,
BF⊥AD,
∴CE∥BF,
∴∠C=∠BHG,
∵AB⊥CD,
∴∠BGH=∠BFA=90〬,
∠B=∠B,
∴∠BHG=∠A,
∴∠A=∠C,
∠AFB=∠CED=90〬,
AB=CD,
∴△ABF≌△CDE(AAS),
∴AF=CE=a,
BF=DE=b,
A. 2条B. 3条C. 5条D. 10条
4.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这个三角形是()
A. 直角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锐角三角形D. 不确定
5. 如图,小强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测量池塘两端M、N的距离,如果△PQO≌△NMO,则只需测出其长度的线段是( )
A. POB. PQC. MOD. MQ
16.如图,在 中,CM平分 交AB于点M,过点M作 交AC于点N,且MN平分 ,若 ,则BC的长为______.
三、解答题(共72分)
17.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3倍,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18.如图,点E、F在BC上,BE=CF,AB=DC,∠B=∠C,AF与DE交于点G,求证:GE=GF.
1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50°,则它的顶角等于°.
13.如图,在△ABC中,AB=AC.以点C为圆心,以CB长为半径作圆弧,交AC的延长线于点D,连结BD.若∠A=32°,则∠CDB的大小为_____度.
14.如图, 五边形 中, , 、 分别平分 ,则 _______.
15.如图,△ABC中,AB=AC,AD⊥BC于D点,DE⊥AB于点E,BF⊥AC于点F,DE=3cm,则BF=_____cm.
7.已知:如图,点P在线段AB外,且PA=PB,求证: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在证明该结论时,需添加辅助线,则作法不正确的是( )
A.作∠APB的平分线PC交AB于点C
B.过点P作PC⊥AB于点C且AC=BC
C.取AB中点C,连接PC
D.过点P作PC⊥AB,垂足为C
【答案】B
【解析】
【分析】利用判断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判断即可得出结论.
(1)如图1,若E是AC边上的一个定点,在CD上找一点P,使PA+PE的值最小;
(2)如图2,若E是AC边上的一个动点,在CD上找一点P,使PA+PE的值最小,并直接写出其最小值.
21.(1)如果两个三角形两边和其中一边所对的角相等,则两个三角形全等,这是一个假命题,请画图举例说明;
(2)如图,在△ABC和△DEF中,AB=ED,BC=DF,∠BAC=∠DEF=120°,求证:△ABC≌△EDF.
【解析】
【分析】根据两次折叠都是沿着正方形的对角线折叠,展开后所得图形的顶点一定在正方形的对角线上,根据③的剪法,中间应该是一个正方形.
【解答】根据题意,两次折叠都是沿着正方形的对角线折叠的,根据③的剪法,展开后所得图形的顶点一定在正方形的对角线上,而且中间应该是一个正方形.
故选A.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点评】关键是要理解折叠的过程,得到关键信息,如本题得到展开后的图形的顶点在正方形的对角线上是解题的关键.
22.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10cm,点D从点C出发沿CA向点A运动,点E从点B出发沿AB的延长线BF向右运动,已知点D,E都以1cm/s的速度同时开始运动,运动过程中DE与BC相交于点P,点D运动到点A后两点同时停止运动.
(1)当△ADE是直角三角形时,求D,E两点运动的时间;
(2)求证:在运动过程中,点P始终是线段DE的中点.
10.如图,AB⊥CD,且AB=CD.E、F是AD上两点,CE⊥AD,BF⊥AD.若CE=a,BF=b,EF=c,则AD的长为()
A.a+cB.b+cC.a﹣b+cD.a+b﹣c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垂直和平行线性质,证明角相等,证明△ABF≌△CDE(AAS) 得到AF=CE=a,BF=DE=b,可得AD=AF+DE-EF=a+b-c.
6.下列各图中a、b、c为三角形的边长,则甲、乙、丙三个三角形和左侧△ABC全等的是( )
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丙D.只有丙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得出乙和丙与△ABC全等,甲与△ABC不全等.
详解:乙和△ABC全等;理由如下:
在△ABC和图乙的三角形中,满足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AS,
A.12B.13C.14D.15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中点的定义可得BD=3,由折叠的性质可知DN=AN,即DN+BN=AB=9,可得△DNB的周长.
【详解】解:∵D是BC的中点,BC=6,
∴BD=3,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DN=AN,
∴△DNB的周长=DN+BN+BD=AN+BN+BD=AB+BD=9+3=12.
根据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特点: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横坐标不变可得答案.
【详解】∵点A,点B关于x轴对称,点A的坐标是(2,-8),
∴点B的坐标是(2,8),
故答案为:(2,8).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关键是掌握点的坐标特点.
1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50°,则它的顶角等于°.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翻折变换,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翻折变换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
9.将一张正方形纸片按如图步骤①,②沿虚线对折两次,然后沿③中平行于底边的虚线剪去一个角,展开铺平后的图形是()
A. B. C. D.
【答案】A
2018-2019学年湖北省武汉市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表示天气符号的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2.下列各组数中,不可能成为一个三角形三边长的是()
A.2,3,4B.2,5,7C.4,5,8D.6,8,10
3.五边形的对角线一共有()
6.下列各图中a、b、c为三角形的边长,则甲、乙、丙三个三角形和左侧△ABC全等的是( )
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丙D.只有丙
7.已知:如图,点P在线段AB外,且PA=PB,求证: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在证明该结论时,需添加辅助线,则作法不正确的是( )
A. 作∠APB的平分线PC交AB于点C
(2)如图2,若AB=AC+BD,求∠ACB 度数;
(3)如图2,若∠ACB=100°,求证:AB=AD+CD.
2018-2019学年湖北省武汉市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表示天气符号的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答案】C
【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
23.如图,△ABC的两条高AD,BE交于点F,∠ABC=45°,∠BAC=60°.
(1)求证:DF=DC;
(2)连接CF,求证:AB=AC+CF.
24.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都在坐标轴上,A,B两点关于y轴对称,点C是y轴正半轴上一个动点,AD是角平分线.
(1)如图1,若∠ACB=90°,直接写出线段AB,CD,AC之间数量关系;
故答案为:37.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掌握等边对等角是解题的关键,注意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