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论一、项目名称《白灵菇栽培示范基地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线扩建项目》二、项目建设单位XX市众一食用菌有限公司三、项目建设性质:扩建四、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一)建筑工程:新增建筑面积15570 平方米,包括:出菇房4550 平方米,培养房5000 平方米,以及新增仓库、冷库、包装房、采收房共6020 平方米。
建培养房900平方米,培养架3000平方米。
购制冷机25台,锅炉1台,灭菌锅4个,接种箱20台,以及装袋机、搅拌机、粉碎机等生产设备。
(二)机器设备:新增加食用菌生产线设备及仪器:100 多台(套)。
五、项目建设地点XX市XX区XX工业园六、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984万元。
其中工程建设直接费用608万元,其他费用376万元。
占地100亩。
所需资金由企业及农户自筹,财政扶持,银行贷款三部分构成。
企业及农户自筹384万元。
银行贷款200万元,申请财政扶持资金400万元。
七、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建设总投资:项目建设总投资205.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92.2万元,流动资金投资13.3万元。
资金来源渠道为:拟申请财政拔款150万元,建设单位自筹55.50万元。
(二)、经济效益:投产后年销售收入255万元,年利润78.68万元,缴纳所得税后年净利润52.72万元。
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33.37%,财务净现值218.91%(IC=10%),投资回收期 3.89年,投资净利润率38.29%。
项目经济效益好,抗风险能力强。
八、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建议书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点》《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其他国家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
第二章建设背景和必要性一、项目建设背景XX众一食用菌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已建成白灵菇优良品种栽培示范基地100亩,用以引进品种进行栽培观察,了解新品种在本地区的适应性,做好产销连接工作,为大面积推广工作奠定基础。
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温室大棚150个,菌袋生产车间1个,菌袋培育大棚1个,冷藏车间2个,实验培训办公用房一栋,形成白灵菇栽培养殖中心。
建设白灵菇罐,汤料,白灵菇保鲜生产线各一条,形成白灵菇深加工生产线。
已建成较完善的水电配套设施。
并于2010年成立XX众佳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以栽培示基地为中心,向周边辐射2000亩以上栽培基地,形成区域性规模化经营。
二、建设必要性(一)公司产能扩大需要由于公司所属行业较特殊,如果要增加产能则需通过提高生物转化率或者通过加大生产投入或改建、扩建、新建等的方式。
目前我国食用菌行业工厂化生产的技术水平较日、韩相对低些,其中提高生物转化率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研究和反复试验才能稳定实现,因此在生物转化率不变的情况下,食用菌生产基地项目建设的规模直接制约着项目投产后的产能大小,如果要提高产能就需要通过加大生产投入或改建、扩建、新建等的方式来实现产能的增加。
(二)本项目的建设是公司扩大产能,满足市场需求的需要。
近年来,全球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快,每年以7-10%的速度增长,而我国年增长速度更是高达20%左右,并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由于食用菌尤其是食药兼用的菌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低热量的特点,含有丰富的无机盐类和可食性纤维素,富含氨基酸、真菌多糖、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对提高人体免疫力、防癌抗癌、抗衰老等具有明显的食疗价值。
食用菌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味道鲜美。
它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倡导的二十一世纪天然、营养、健康的保健食品要求,因而倍受人们的青睐。
食用菌作为国际公认的健康食品,在国内外市场极为畅销,每吨售价达4000—10000元人民币,价格看好,效益可观。
有人预测21世纪的食品重点是保健食品和功能食品,而食用菌正是保健食品的佼佼者,它无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目前发达国家年人均占有蘑菇量已达20公斤,而我国仅5公斤。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科学膳食意识的不断提高,食用菌市场发展潜力很大。
因此,开发食用菌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本项目的建设是公司进行合理调整优化产品组合的需要鉴于公司迫切需要继续扩大产能,以满足市场对公司产品日益增加的需求,因此公司早前已对金针菇、真姬菇扩大产能,按该项目计划白灵菇的产能应达4吨/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市场紧缺的需求,为此需要进行适当调整优化产品组合,因此拟以“众一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线扩建项目”建设白灵菇生产线,以缓解市场对食用菌紧缺的需要。
第三章市场分析和预测一、行业与产品概况(一)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并仍将高速增长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2009 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达到2020 万吨,总产值达到1105 亿,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数据来源:2009 年中国食用菌年鉴)。
2000 年至2009 年我国食用菌产量及产值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3.48%和19.20%,均保持较高增速。
同时我国也是食用菌消费大国,我国生产的食用菌绝大部分自己消费,出口占比较小,约5%(根据2009 年食用菌年鉴数据匡算)。
近几年我国食用菌出口量相对稳定,占总产量的比重有减小趋势。
一方面由于国外食用菌养殖技术较成熟,且贸易壁垒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说明我国国内消费增长很快。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收入的提高,对食用菌营养、保健、抗病和防病各方面认识逐步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呈上升趋势,食用菌作为健康保健食品, 未来消费市场潜力比较大。
而且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注重食用菌消费的同时,对食品安全意识和营养意识亦明显增强,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工厂化生产的食用菌由于具备安全、优质、绿色、环保、新鲜、无公害等诸多特点,符合现代人追求生活品质的要求,容易被广大居民认知并接受,其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
(二)产品概况白灵菇,又名阿魏侧耳,是寄生在药用植物“阿魏”根茎上的一种食、药两用真菌。
野生的白灵菇仅分布在我国新疆的木垒、托里、清河等少数气候恶劣的沙漠戈壁地区,白灵菇洁白如玉,肉质肥厚,口感爽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经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表明:含有很高的真菌多糖、硒、锗、等微量元素,Vc、Ve、Vd、Va、不饱和脂肪酸及人体必须的八种氨基酸等成分极为丰富。
新疆当地民间利用白灵菇治疗胃病、伤寒、降血脂、清热解毒、消积化瘀等多种疾病,尤以乌鸡肉烹调使用,对妇女产后能起到化瘀血、补气虚等大补作用。
野生白灵菇进分布在我国新疆的木垒、托里、青河等少数气候恶劣的沙漠戈壁地区,因其外形和营养、药用成分与灵芝相似,故又被称作“西天白灵芝”、“神菇”。
白灵菇的营养、药用价值被认识后,中国食用菌协会对白灵菇种植给予了充分肯定:“该品种为我国新开发的优质品种,进入国内外市场有其广阔市场前景”。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鉴于这一新科研成功,能尽快给予资金支持,组织规模化生产,形成优势产品,为出口创汇,为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做贡献”因为白灵菇是目前人工能够规模化栽培的最优良的食用菌品种,他的口感像肉类食品一样解馋又保健,如目前开发的最著名的菜肴有:“白灵菇素鲍鱼”、“白灵菇烧烤”、“白灵菇刺身”等菜肴,口感极佳。
白灵菇产品在全世界的消费市场地位,将来可能要取代双孢菇的销售市场地位,占据第一。
目前我国白灵菇产品年出口近200吨,年创汇2000多万美元,并每年以30%的速度在增长。
为此,建设白灵菇工厂化生产线,发展白灵菇深加工企业有着长远的经济价值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为此,请求国家相关部门:能给予大力支持,是开发建设白灵菇优良品种栽培基地工作尽快启动。
二、市场竞争情况商品形状备受广大餐饮业的欢迎,它适合炒、涮、炸、炖、煲、扒等各种烹饪方法,可作“素鲍鱼”入席,身价高。
口感爽滑、细嫩,食用菌感觉极似鲍鱼,特别是耐煮耐炖,适合广大消费者口味。
颜色洁白无暇,给人以美感,顿觉清爽。
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达25%左右,还具有抗癌、防癌、抗氧化,提高机体免疫力作用。
售价高,市场价格比一般食用菌高几倍,对栽培者有较大吸引力。
因其具有良好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国内外市场前景广阔,目前我国白灵菇产品年出口近200吨,年创汇2000多万美元,并每年以30%的速度在增长,其将有可能取代双孢菇的国内外销售市场,占据食用菌销量第一。
为此,建设白灵菇工厂化生产线,发展白灵菇深加工企业有着长远的经济价值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目前国内白灵菇工厂化生产基本上是个缺口,在陕西工厂化菌类养殖生产更是空白,因此,公司需要快速扩张白灵菇的产能,抓住行业发展难得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发挥生产模式快速复制的特点,实现经营规模和盈利能力的快速提升;公司将继续通过加大生产投入,扩建白灵菇工厂化生产线,努力提高白灵菇产量和质量,以扩大市场供应区域,平衡供需关系。
第四章建设内容、方案与技术特点一、建设内容及产品方案(一)、建设内容新增建筑面积15570 平方米,包括:出菇房4550 平方米,培养房5000 平方米,以及新增仓库、冷库、包装房、采收房共6020 平方米。
(二)、产品方案无公害白灵菇工厂化、标准化生产规模为新增日产4 吨,年新增产量1400吨。
二、建设方案XX众一食用菌有限公司扩建无公害的白灵菇工厂化、标准化生产规模的生产线,包括:出菇房4550 平方米,培养房5000 平方米,以及新增仓库、冷库、包装房、采收房共6020 平方米,项目扩建将按照国家级标准进行设计,在无公害食用菌工厂化、标准化高效生产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自动化装备水平、选育优质高产白玉菇新品种、引进采用发达国家的生产标准,建设国际领先的“食用菌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三、技术特点(一)项目设计依据1.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2.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3.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4.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5. 《采暖与卫生工程验收标准规范》GBJ242-82;6. 《建筑灭火器配置规范》GBJ140-90;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50222-95;8. 《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NY5099-2002;9. 《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第3 号令。
(二)项目建设技术特点1、生产用水的软化处理系统装置,以至于处理后的自来水满足生产要求;2、室内及室外的消防控制设备;3、蒸汽及排气所需的管道设计及装置;4、车间内的通风、制冷调控系统等。
第五章原材料供应及生产配套设施情况一、原材料供应本项目主要原材料是棉籽、木屑,玉米芯,辅料为玉米粉,黄豆粉,另外还有塑料及各种实验器材。
棉籽树木屑由渭南固定的公司提供,完全保证生产所需,配料塑料及各种实验器材在本地可以满足,生产用的菌种由企业自己繁育或向技术支持单位直接引进;对此,原材料供应稳定、货源充足,不会对本项目造成生产原材料短缺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