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化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班级
评课人
李珊珊
学号
18
课题
弱电解质的电离
评价项目
听课笔记(授课内容)
相关点评
学
习
目
标
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正确书写常见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建立过程;
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
开讲前以学习目标的形式简明扼要地罗列出了本节课要学生掌握的知识要点,使学生能一目了然,进一步明确学生学习弱电解质电离这节课的目的要求,让学生更有根据性和清楚明了地着手新的知识内容。
通过例题CaCO3和Fe(OH)3的解度都很小,但CaCO3是强电解质,而Fe(OH)3是弱电解质。
让学生讨论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性的关系后,该教师通过上述实例,指出强弱电解质与物质的溶解度无关,使学生明确电解质的强弱只与其电离程度有关,能完全电离的是强电解质,只发生部分电离的是弱电解质。
该教师利用动画演示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弱电解质醋酸分子的电离过程中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的变化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方便对弱电解质电离知识点的掌握。在一定条件下(等T、C下),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与其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溶液中的弱电解质分子和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此时电离平衡。然后该教师引出达到电离平衡的五个特征:
结论:1.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2.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问题思考2:
1、0.1mol/L的HCl和CH3COOH的PH值一样么?
知识点补充:(溶液的PH值等于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即由溶液中H+浓度决定,例如c(H+)=10-1,其PH值等于1.)
老师讲解,并强调强弱电解质电离的不同点。
根据在电离过程中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的变化过程,用动画演示CH3COOHCH3COO-+H+的v-t图像。
板书:
第三章
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一、电解质有强弱之分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
1、电离平衡的概念
2、特征:逆、等、动、定、变
所谓“温故而知新”,该教师通过知识链接,让学生回顾前面学习过的有关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再次熟悉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然后通过习题演练,使学生边回忆知识点边做题;另一方面教师的讲解同时也使学生巩固进一步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内容中的重难点,从而达到使学生在充分理解其概念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所学过的旧知识。
教学原则
该教师通过知识回顾,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课堂讨论,探究归纳的教学方式,运用讲演结合的原则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要点
教学方法
该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PPT课件展示让学生一目了然,同时通过演示实验探究得出结论,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辅之以习题讲解和动画演示,让学生更生动形象,直观的把握课堂知识。
讨论:1、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性有何关系?怎样区分强弱电解质?
老师回答上面问题且列出常见的强弱电解质。
2、BaSO4、AgCl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为什么?
练习:写出下列物质电离方程式:
H2SO4_____ CH3COOH_____ NaOH_____
NH3.H2O_____ NaHSO4_____ NaHCO3_____
教
学
内
容
知识回顾;
问题思考1:下列物质Cu、蔗糖、NaOH固体、K2SO4溶液、CO2、NaCl固体、H2O、酒精中,______是电解质;______是非电解质;_____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NaCl固体、NaOH固体、H2O是电解质;蔗糖、酒精、CO2是非电解质;Cu、K2SO4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逆: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可逆的,方程两边要用可逆号连接起来
等:V电离=V结合≠0前提
动:电离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定:条件一定时,当电离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你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混合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变:指的是改变影响电离平衡的某个因素时,旧的电离平衡就会被破坏,需要在建立新的电离平衡
从而使得学生更好的识记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特点。
导入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区别:
电解质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概念
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化合物类型
强酸、强碱、盐
弱酸、弱碱、水
电离程度
完全电离
部分电离
在溶液中存在形式
离子
分子、离子
电离过程
一步电离,不可逆
电离可逆
练习(区分强弱电解质)
例:CaCO3和Fe(OH)3的溶解度都很小,但CaCO3是强电解质,而Fe(OH)3是弱电解质。
实验:测得0.1mol/L的HCl和CH3COOH的PH值分别为1和3.
2、通过实验结果,0.1mol/L的HCl和CH3COOH的PH值分别为1和3,这说明了什么?
3、相同浓度的HCl与Mg反应速率比较快而醋酸与Mg反应较慢,说明什么?
结论:相同浓度的HCl在溶液中的PH值小于醋酸的PH,说明等浓度的HCl的氢离子浓度大于醋酸的氢离子浓度,且HCl的氢离子浓度与其本身浓度相等,可见HCl是完全电离的,是强电解质,而醋酸是部分电离的,是弱电解质。
通过知识点补充给学生PH与溶液氢离子浓度的关系,同时导入关于相同浓度的HCl与醋酸的PH值是否相等的问题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索问题的好奇心并引导学生大胆猜想,让学生在课堂中激烈讨论,然后该教师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论:0.1mol/L的HCl和CH3COOH的PH值分别为1和3。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在分析讲解过程中,该教师引入关于新的知识点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让学生识记,这样一来使学生了解到氢离子浓度是决定溶液PH的关键,也使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更好地掌握什么是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为使学生更好的把握强弱电解质的区别,该教师还列表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让学生边回忆边填空,除此,该教师还让学生通过习题演练深化知识点的印象,并在讲解过程中再次强调强弱电解质的不同点,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于强弱电解质的区分的理解。
教学语言、教态、感染力
该教师普通话流畅,说话清晰,断句清楚,声音有力,课堂活跃自然,举止得体,说话声富有感染力,教态斯文。课件准备充分,课堂教学鲜明生动。
教学效果
课堂气氛融洽活跃,学生听课投入,发言积极,学生兴趣高亢,知识点掌握得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