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基础知识三、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常见的八种修辞手法为: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
各地中考考试说明,要求同学们体会修辞方法的作用,并指出修辞方法重在运用。
高中在此基础上明确指出要能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这告诉我们无论初中还是高中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不会是单纯的概念考查,其目的应该是指导语言实践,即学生不仅要理解概念、学会辨识,还要学会运用。
高中在运用上强调不仅要会用一种修辞方法表达,也要会运用多种修辞方法相结合的表达,以增强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和文采。
从命题范围看,高中对修辞的考查有时也与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和语言运用相结合。
(一)中考试题例举(巴中市201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试题)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反复、拟人)B.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比喻)C.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讽刺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坚毅战胜顽固,以真理战胜愚昧。
(排比)D.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设问)【试题分析】D【解析】本题考查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
要求考生审读文句,独立判断出作者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二)高一试题体验1.(海原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个句子,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内容与示例相关。
母亲是困难中的一根拐杖,当你脚步蹒跚时,帮你找好行走的重心,支撑起希望的原野。
2.(阜新市育才教育集团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学是一门高深难懂的学问,有一些名家能举重若轻,深入浅出,把高深的道理明明白白介绍给普通读者。
《谈美》就是朱光潜先生写的这样一本雅俗共赏的美学佳作。
它写于1932年,此前,他写过一本《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以书信形式漫谈文艺、美学、哲学、道德等问题,娓娓道来,平易亲切,在青年中引起了很大反响,成为重印了三十多次的畅销书。
① 。
譬如美和距离问题,作者认为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必须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去看,真正沉浸在艺术的美感当中,才不会焚琴煮鹤,暴殄天物。
又如讨论“移情作用”,他把美学上的移情现象称为“宇宙的人情化”。
② ,“天若有情天亦老”,是人赋予了天地万物以情,所以花会笑,还会哭,所以世界因此而多姿多彩。
朱先生曾说“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他借用阿尔卑斯山路上的著名标语“慢慢走,欣赏啊!”赠送给青年朋友,劝告年轻人,体味生活,让人生有味道。
他将自己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体悟渗透在质补清新的文字中,当年为《谈美》作序的朱自清先生说“孟实先生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A.比喻引用拟人B.比喻引用夸张C.借代排比夸张D.借代排比拟人(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是人赋予了天地万物以情,世界因此而多姿多彩,花会笑,也会哭。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试题分析】这两道高中试题与初中试题相比较而言,在考查方式上并不是单纯地考查修辞,在考查内容上也并不是单纯地考查一种修辞,而是与语言表达的生动连贯相结合,注重了对相关能力的考查,体现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精神。
1.母亲是寒冷中的一床棉被,当你瑟瑟发抖时,替你呵护冰冷的心灵,温暖了甜美的梦境。
母亲是挫折中的阵阵清风,当你惊惶伤心时,为你拭去焦躁的汗水,梳理好零乱的思绪。
母亲是黑夜中的一颗明星,当你不辨方向时,为你确定前行的坐标,坚定了向前的脚步。
母亲是荒寂中的一朵鲜花,当你落寞惆怅时,替你营造温馨的氛围,芳菲了孤独的心灵。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式的能力。
分析例句,句式是“母亲是……,当你……时,……”;比喻修辞在第一个小句子里,第二个句子内容与第一句相互照应,且后面应该是你遇到的一种困难。
根据这个模式拟写即可。
考生仿写时尽量与例句形式和内涵接近。
2.(1)A【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和运用。
“他把美学上的移情现象称为‘宇宙的人情化’”是比喻手法;“天若有情天亦老”“慢慢走,欣赏啊!”是引用手法;“花会笑,还会哭”是拟人手法。
(2)①原文赋予天地万物的情感,因此,才有花会笑还会哭,世界因此而多姿多彩,阐明了美学的本质,句与句之间是因果逻辑。
②改后不合逻辑,也不能准确阐明美学的特点。
(3)①《谈美》谈论了许多美学问题。
②宇宙本来是无所谓情的。
(三)学习指导1.命题原则高中语文学科“考试大纲”明确规定要考查考生“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是D。
考查修辞方法的目的是指导语言实践,而不是单纯考查概念,即:学生能够根据语境判断修辞方法使用得是否恰当;能根据要求用的修辞方法仿写句子;不仅会用种修辞方法表达,也要会用多种修辞方法表达来增强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和文采。
这就说明考查常见的八种修辞手法是以动态形式体现出来的,出题形式可能有这样几种:(1)判别使用的是哪一种或几种修辞手法;(2)判别修辞手法使用是否正确;(3)可使用的几种修辞中哪一种更具有表现力;(4)运用这种修辞手法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等。
常见题型可能有:(1)选择题。
有单项选择、多项选择。
(2)表述题。
分为辨认表述题、鉴赏表述题、运用表述题。
辨认表述题需要指出修的类别;鉴赏表述题要具体分析,组织语、运用表述题要根据所要求的一种或几种修辞方法仿造句子。
总的来说,近几年对修辞手法的考查有出如下趋势:(1)从题型看,主观表达题越来越多,客观选择题越来越少,一般不再用单一的选择题考查修辞手法。
(2)从考查角度看,主要包括准确判断修辞类型、正确理解修辞作用和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等。
(3)从主观题的命题范围看,该考点一般不会单独设题,放在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和语言运用(如仿句、变换句式、广告词、对联等)中考查已经成为命题趋向。
现在对修辞的考查已从过去对修辞常识的考查转向了对相关能力的考查,体现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精神。
2.解题方法(1)掌握八种修辞格的概念和特点,明辨易混修辞格。
需要特别注意区分的是比喻和比拟、借喻和借代等易混修辞格。
(2)明确八种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和掌握其表达效果。
比如有的修辞使表达更鲜明生动、形象,有的使表达更充实、丰富等。
(3)提高联想、想象等思维能力。
(四)衔接训练1.仿照下面的诗句,再写一组,要求修辞相同,结构一致。
示例:把我的微笑送给你在你生日来临的那天在你生日来临的那天愿那是一束迎春花带给你温馨和喜悦【试题分析】把我的歌声送给你在你生日来临的那天愿那是一缕清新的风吹走你的烦恼和遗憾【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以仿写诗句的形式考查。
首先分析示例中第一句“把我的微笑送给你”,不变的是“把我的……送给你”,只要把名词意象“微笑”替换一下即可,比如“歌声”“爱心”“心声”等等;再来看示例第三句“愿那是一束迎春花”,不变的是“愿那是一……”,换一个字的量词+三个字的名词,重点换名词,量词可换可不换,比如“一束(朵、根、把、只……)野百合(红玫瑰、康乃馨……)”;最后分析示例中结尾句“带给你温馨和喜悦”,不变的是“……你……和……”,第一个省略号处也可以不变,保留“带着”也是可以的,后两处省略号处必须是两个字的形容心情的感觉,比如“痛苦”“烦累”“心结”“悲伤”“快乐”“幸福”,注意前面的动词一定要和后边并列的词语搭配照应。
写好以后整体上要给人美好的感觉,文采、哲理性也要具备。
2.补写横线上的句子,要求句式、修辞一致,语意连贯。
不是一切火焰,都只燃烧自己,而不把别人照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不是一切都像你说的那样!一切的现在都孕育着未来,未来的一切都生长于它的昨天。
希望,而且为它斗争,请把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
(舒婷《答一位青年朋友的<一切>》)【试题分析】不是一切星星,都仅指示黑暗,而不报告曙光;不是一切歌声,都只掠过耳旁;而不留在心上。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
以仿写句子的形式考查。
选文通篇充满明快积极的情绪,明晰的语言表达出明确的思想主张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分析可知,示例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并用“不是……都……而不……”的句式表达对事物的赞美之情。
考生选取有关事物仿写,表达意思合理即可。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唐干花,是一种奇特的野生花种,多生长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坡、林区。
其枝干暗红,网状、蓬生,全身长有短刺,刺长不足方寸,尖如绣针。
叶子柳形,周边有锯齿,青绿如翡翠。
花绽前,花蕾仰天而冲,外围有毛茸刺包裹,密无缝隙,欲敌而无机可乘。
花绽后形成玉盘,大如莲花,可盛装数颗珍珠。
花蕊蛋黄,如皇宫里的珍馔;不,像太阳的光环,环行中央;不,① ,金光灿灿。
唐干果,形如腰鼓,不大,与落花生不相上下,成熟后枣红,果核数粒,小而多,如芝麻。
果皮即果肉,薄,甜如蜂糖,可入药,能润肺生津,是止咳平喘的好药材。
唐干开花,正值人间四月天,与它一齐盛开的是桐子花,映山红,牛奶子,红籽花,白萢刺它们总是欢天喜地,你追我赶,红的红,白的白,黄的黄,紫的紫,各显姿色,竞相风雅。
② ,它开花出神,如同仙狐,白得惊人、白得射眼、白得透亮。
比天上的天鹅还白,比地上的雪花还白,比江南的丝绸还白。
它白的亮度,如黑夜里的一盏灯,能照你前行,甚至可以把你的五脏六腑都映照得通体透明,成为这山野里一道最为靓丽的风景。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A.比喻、拟人、对偶B.比喻、拟人、排比C.对偶、借代、排比D.夸张、借代、对偶(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花绽前,外围有毛茸刺包裹,花蕾仰天而冲,密无缝隙,欲敌而无机可乘。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试题分析】(1)B【解析】本题考查判断修辞手法的能力。
这段文字用到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如“尖如绣针”“青绿如翡翠”“如皇宫里的珍馔”;有拟人,如“它们总是欢天喜地,你追我赶”;有排比,如“白得惊人、白得射眼、白得透亮”;有夸张,如“甚至可以把你的五脏六腑都映照得通体透明”。
文段中没有对偶和借代。
(2)①原文逻辑顺序更合理,“花蕾”是花的主要部分,“刺”是花的次要部分,先主后次;②原文表意更准确,“密无缝隙,欲敌无机可乘”写的是刺,这一句的前面应该是“外围有毛茸刺包裹”与之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