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分析“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运用的修辞手
法及其表达效果。
这两句写故乡水的“万里送行”,是拟人手法。
意思是故乡的水啊,行程万里送我出行,对我依依不
舍。表达了诗人初次出峡的喜悦之情与离开生活已久
的故乡的缱绻之情,又与题目“送别”照应。“仍
怜”,语气极轻柔婉转,而a分量厚重。
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5、部分代整体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6、原料代本体 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a
20
3、作用
①形象生动、重点突出,如:那一对 西装革履从前面慢悠悠地走过来。
②简洁、精炼,如:公园里的长凳上 坐着两个人,一个“马褂”,一个“西 装”。
③灵活,不死板,给人以幽默感,如: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
振长策而御宇内…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 贾谊《过秦论》)
a
19
种类
1、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 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2、具体代抽象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3、专名代泛称 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4、形象代本体 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
天上的星星快活地眨着 眼睛。
他赶忙竖起耳朵听讲。
他骄傲自满,尾巴都 翘上天了。
a
13
3、作 用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将人的情感移植到花鸟身上,把人的感情表 现得更深沉、曲折、凄苦、哀伤。
1、色彩鲜明;
2、描绘形象;
3、表意丰富。
a
14
4、比拟要注意问题
1、必须有真情实感的流露。 2、进行比拟的人和物必须 有相近的地方。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 (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 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a
5
3、构成比喻必 须具备的条件:
必须是两种不同事物;
两事物间有相似点。
她的性格很像她母亲。 同类相比
这天好像要下雨了。 表示猜度
戴上红领中,我就仿佛
置身于少年时代。 表示想象
这样的事情很多,像…… 表示举例
“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 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a 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16
渡荆门送别 李白
在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 我来到了楚地准备尽情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重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 长江流进了广阔无际的原野。 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飞来天镜, 天上的云彩幻化成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
a
8
6、比喻要贴切
①在崎岖的道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 似的轻快。
没有相似点 ②人民群众的工作干劲像决了堤的洪水,一泻千里, 豪情奔放,势不可挡。
喻体不当
a
9
6、比喻要贴切
“天边偶尔飘浮着淡淡的白云”后面连接哪 一项才能构成最佳比喻句?
A.有如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B.像从什么仙境飘来的片片银色的羽毛
C.像千万朵闪烁的银练
D.仿佛落入人间仓库的垛垛银棉
a
10
诗歌鉴赏中的修辞手法
送沈子福归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思考:诗的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析它的作用。
答: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对友人惜别的心情比做 遮拦不断的江南江北的春色。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 形象化、化虚为实,突出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 情。
17
三、借代
1、概 念
用借体代本体。它不直接说出所
要表述的人或物,而用上其相关的事
物来代替,可用部分代整体,以特征
代本体,以专名代泛称等,如《药》
中以“花白胡子”代人物,便是以特
征代本体。比喻要求本体与喻体有相
似点,借代要求借体与本体有相关处。
a
18
在古代诗文里,借代辞格也是用得比较广泛的一种修辞 方式。
从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
a
21
巩固训练
1、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A.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B.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C.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D. 远处的山巅,近处的断崖,都笼罩在一片雪帘雾障 里。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
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a
6
4、比喻的种类
例:
西沉的落日像 一只金色 的圆盘。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 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青春是盛开的鲜花。
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 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a
7
5、比喻的作用
✓ (1) 化平淡为生动;
✓ (2) 化深奥为浅显; ✓ (3) 化抽象为具体; ✓ (4) 化冗长为简洁。
a
11
二、比拟
1、概念
把物当作 人来描写, 或者把人当 作物来描写。
桃树、杏树、梨树,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朱自清《春》)
a
12
2、分类
<1>拟人:把事物当 作人,写出和人一样 的感情和动作。
<2>拟物:把人当 作物来写,使人具有 物的动作或情态。
例:
花喜鹊格格地笑起 来。
高考专题复习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a
1
高考如何考?
1、指出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2、分析运用修辞手法作用
3、通过仿写、扩写、变换句式等形式考 查
4、在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考查 5、通过作文进行考查
a
2
高考重点考查的修辞手法
比喻 比拟 对比 排比 (三比)
反复 反问 反语
(三反)
对偶 设问 引用 (偶设引)
借代 夸张 (借得一人爱夸张)
双关 互文 (还有双关互文等)
a
3
一、比 喻
1、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 方”。即两种不同 性质的事物,彼此 有似点,便用一事 物来比方另一事物 的一种修辞格。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
三两天,可别恼。看,像
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密密地斜织着……
(朱自清《春》)
a
4
2、结构:
a
15
巩固训练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浙江卷高考题)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
半缕轻烟柳影中。
披襟拦得一西风。
多少绿荷相倚恨,
荷花入暮犹愁热,
一时回首背西风。
低面深藏碧伞中。
拟人表这现两手首法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 前的一形首象的?“请绿指荷出”两有首“诗恨中”而““荷背”西所风表”现,出含来有的诗不人同之 恨情,感表特露点了,伤并感作不简平要之分情析,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