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阿根廷经济

阿根廷经济


基本经济指标--财政赤字
• 阿根廷政府财政收入曾长期赤字。2002年 开始厉行增收节支,连续多年实现初级财 政盈余。2010年,阿根廷财政收入4098.99 亿比索,支出3848.17亿比索,盈余250.82 亿比索,同比增长45%。 -阿根廷经济部
基本经济指标--公共债务
• 截至2010年底,阿根廷公共债务总额 1643.3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3%, 其中外债余额1286.18亿美元。 -阿根廷国家统计局
基本经济指标--对外贸易
• 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 来,阿政府大力促进出口,积极推动产品出口 结构和出口市场多元化,加之国际市场大宗商 品价格不断走高,阿外贸连续多年保持顺差。 主要贸易伙伴为欧盟、巴西、中国、美国、智 利、墨西哥、日本等。2010年,阿对外贸易总 额1249.43亿美元,其中出口额685亿美元,进 口额564.4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2%、23% 和46%。全年实现顺差120.57亿美元。
基本经济指标--教育概况
• 阿根廷是拉丁美洲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 家之一,国民生产总值为3355.8亿美元,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8498美元,属世界上 中等收入国家。该国教育水准在拉美各国 中居于前列
基本经济指标--人均收入
• 阿根廷人均收入在2010年内月均上涨 1.65%,共上涨了25.97%,不过公职人员 的的收入没有变化。 -阿根廷国家统计局1月31日发布
基本经济指标--外资
• 目前,阿根廷美元对比索的官方汇率为 1:4.46,但在黑市上,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 1:5.20,而金融市场上通过金融操作转移 外汇的美元兑比索实际汇率则甚至已经超 过了1:5.7。黑市外汇价格的大幅上涨,这 显示外国资本已经开始出逃,而这源自外 资对阿根廷投资环境的不信任。
• 2、政策调整迟滞,贻误时机。 • 3、私有化作用估计过高并且缺乏周密制度
设计。 • 4、缺乏对危机的警觉和应对措施。
产业结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阿根廷是拉美地区综合国力较强的国家。 工业门类较齐全,农牧业发达。
• 农业:工业:服务业 3:3:4
工业
• 门类较齐全,主要有钢铁、电力、汽车、 石油、化工、纺织、机械、食品等。工业 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核工业发展水 平居拉美前列,现拥有3座核电站。钢产量 居拉美前列。机器制造业具有相当水平, 其生产的飞机已打入国际市场。食品加工 业较先进,主要有肉类加工、乳制品、粮 食加工、水果加工和酿酒等行业。
发展阶段
20世纪初,阿经济总量曾位居世界 前十名
80年代因债务危机,经济大幅衰退。 1991年起实施以私有化为核心的新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实行比索兑美 元1:1固定汇率制,阿经济重新步 入增长轨道,1991年至1998年年均
增长率达6%。 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巴西金融动荡 冲击,阿经济自1998年下半年开始 滑坡,国家风险指数飚升,外债负 担日益沉重,财政与金融濒临崩溃。
• 阿根廷是世界上葡萄酒的生产与消费大国。葡萄酒田的面 积大约占全世界的3%,相当于南半球葡萄田总面积的三分 之一。葡萄酒产量在全球第四、五位之间。
潜力产业
• 新华网布宜诺斯艾利斯4月16日电 • 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16日宣布,阿政
府将强行控股该国第一大石油企业雷普索 尔-YPF公司,实现国家对石油资源的 控制。 • 阿根廷莫斯科尼将军能源研究所专家赫拉 尔多·拉比诺维奇指出,阿根廷石油政策调 整之后的核心是阿政府和企业要在石油市 场上占据绝对优势,外资石油企业将成为 阿政府重点打击和遏制的对象。
农业
• 国土面积的55%是牧场,农牧业发达,是阿根廷的主要支 柱产业,畜牧业占农牧业总产值的40%。阿是世界粮食和 肉类重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素有“粮仓肉库”之称。主要 种植小麦、玉米、大豆、高粱和葵花籽等。
• 畜牧业历史悠久,牲畜品种及畜牧水平在世界上均占先进 地位。畜牧业占农牧业总产值的40%。全国牲畜的80%集 中在潘帕斯大草原,以牛羊为主。是世界两大牛肉生产国 之一,也出产品质优良的羊毛,境内牛只数目比人口多一 倍有余。
缺点 一是政府不能控制货币发行量和利率,利率由基准 货币发行国制定,货币总量取决于收支平衡及银行 体系中的货币乘数。因此,在制定货币信贷政策方 面,货币局制度的自由度要比中央银行制度小得多 二是政府不能利用汇率来调整外来因素对本国经济 的影响(如进口价格的上涨,资本流通的转移等), 而只能调整国内的一些实际经济变量(如工资、商
阿根廷经济
刘美均 赵京洁 臧启楠 刘怡雯 金银英
基本经济指标--经济规模
• 经济增长率为4.8% • GDP增长率7.3 • 通胀率9.8 • 失业率 7.2
-阿根廷国家统计局 -粤港澳价格资讯网
基本经济指标--资源丰裕状况
• 阿根廷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石油、天然 气、煤炭、铁和银等。 水力资源比较丰富。 森林面积占全国面积22%。沿海渔业资源 丰富,是世界著名的农牧产品出口国。
2001年底,阿政府宣布暂时冻结银行存款,引发大 规模社会骚乱并最终导致政府垮台。
2002年杜阿尔德总统上台后,采取暂停偿还外债, 取消固定汇率制等举措,但阿经济仍在低谷徘徊
基什内尔总统执政后,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实行审 慎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严肃金融纪律,增收节支, 鼓励出口;积极解决债务问题,实现有利于阿恢复 经济发展的债务重组。随着外部经济环境趋好,阿 经济迅速强劲复苏,连续4年实现年均9%左右的快
速增长。
2008年下半年起,受国际金融危机、国内严 重旱灾和甲型流感疫情等影响,阿根廷经济 增速放缓。为应对危机,阿政府在加强金融 监管、保持汇市稳定的同时,出台了一揽子 经济刺激计划,加大调控力度,收到一定成
效。
2010年,受世界经济回暖、国际市场原材料 价格高企、国内消费转旺和农业丰收等有利
因素拉动,阿经济强劲回升。
-能源2012年第6期
阿根廷经济政策
• 1、解除众多进口限制,推行贸易自由化。 • 2、实行大规模的私有化政策。 • 3、完全开放金融和资本市场,实行金融自
由化和资本自由化政策。 • 4、实行新的税收制度。 • 5、实行比索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的制度。
阿根廷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失误
• 1、政策目标定位不准,存在为了市场化而 市场化的倾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