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小结

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小结

“小学语文教材分析与教学研究”课程小结
本学期开设了小学语文教材分析与教学研究这门课程。

虽然上学年已经上过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及英语教学法的课,但对于小学英语方向的我们,仅凭记忆中的小学语文课堂及自身较浅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还是有点陌生。

经过陆老师一学期的教授指导及自身的实践,对于语文课标、教材及教学都有了初步的了解,受益匪浅。

下面我主要从授课特色及课程收获两方面来谈一下自身对于这门课最深的感受。

一、授课特色
1.课堂丰富,引人注意。

凭心而论,这门课可能是大学里上得最认真的课,不论是自己个人还是整个班级。

特别是对于枯燥的理论,大家都不太听得进去。

但是陆老师的课堂,将其自身的教学经历融入理论的讲述,引发学习兴趣。

同时还观看了几位名师的教学视频,感受不同的教学的风格和特色。

每位同学都作简单的听课实录,之后大家一起讨论分析,借鉴学习。

2.讲练结合,注重实践。

上学年的小英课标与教材解析以及教学法的课,老师都较多的侧重于理论的教授。

教学法课介绍了多种教学形式,最终每人将自己的教学以10分钟来展示。

而本学期小语的课程陆老师更侧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首先学习了小语课标,对教材作分析。

同时结合名师的课例视频作听课分析。

与此同时,我们每人先选择一篇课文撰写教案,然后拍摄试教视频。

3.及时评价,指正修改。

在之后的课堂上,对于个别同学不同文体的试教视频大家一起观看,一起讨论。

老师作点评,主要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法。

大家边学边改,对自己的教案结合老师的指点逐步修改,不断提高。

二、课程收获
上完这门课很大的收获是渐渐地喜欢上了语文课。

记忆中一向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堂竟然也可以这样的丰富多彩,妙趣横生。

书本的文字是苍白的,但师生的教学过程则是可死寂可活泼的。

学习语文不应仅仅局限于书本的字词句,更应真正地理解体味文字语句所包含的情感。

特别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对于语文素养提高的要求远远高于字词及文字表层含义。

在观看一些名师教学视频时,特别希望自己也能置身课堂中,感受活跃的氛围。

而我认为以上这些差别主要在于教师的课堂安排。

看似简单的课堂背后则是一环扣一环的教学环节。

陆老师在课上对部分同学试教视频作分析点评,同时结合课例讲述不同文体的特点及一般的教学方法。

这使我对小学语文课的教学有了大致的了解。

拿到一篇课文,按照套路来,可以上得有条理,基本的知识点也讲授了,但是针对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突出难重点,那学生的掌握与提高的效果会更好。

可能现在对于一些细节我们还不能做好,但脑子中对于语文教学的迷雾已渐渐散开,大致的路行捉摸地到,路上的关键点可能还不能很好地把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