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定位误差计算(专题)

定位误差计算(专题)


L1 -T L1 A1
E F
A2
β
B
C
图6.19 平面定位时的定位误差
2006-3
B2
± Tβ
17
L2 -T L2
D
H
A
B1


β
B
C
图6.19 平面定位时的定位误差
2006-3
B2
± Tβ
18
L2 -T L2

尺寸A2的工序基准 是E面,定位基准是C面, 基准不重合误差: Δ jb(A2)=TL2 定位基准C面制造得 平整光滑,则同批工件 的定位基准位置不变, 有: Δjy(A2)=0 所以 D Δd(A2)= TL2
Td Td
25
2006-3
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 Δjb=0mm Δjy=0.707Tdcosβ = 0.707×0.04×0.866 = 0.024mm
Δd=Δjy=0.024mm
2006-3
26
例7.如下图所示,工件以d1外圆定位,加工φ10H8孔。已知:
0.010 d1 3000.01 mm, d2 55 , H 40 0.15mm, 0.056 mm
解: (1)工序尺寸 50 ± 0.07mm 的定 位误差 Δjb = 0 ( 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重合 ) Δjy = T Dg + T d +X min =0.021+0.009+0.007= 0.037mm 则 Δd = 0.037mm
2006-3
34
(2) 平行度 0.04mm 的定位误差 当工件用圆 柱心轴定位时,定 位副的配合间隙还 会使工件孔的轴线 发生歪斜,并影响 工件的位置精度。 工件除了孔距公差 还有平行度误差, 即
图6.29 活动锥型定位销的应用
D
A
2006-3
32
例 3 钻铰图零件上 φ 10H7 的孔,工件以 孔定位,定位销直径公 差为0.009mm,定位 孔与定位销的最小配合 间隙为+0.007mm。 求:工序尺寸 50 ± 0.07mm 及平行度 的定位误差。

2006-3
33




2006-3
3
TD1 Td 1 X 1min TD 2 Td 2 X 2 min tan 2L
1
2006-3 4
确定角度(
⊿γ
)极限状态2: O1在最上方,O2在最上方
tan 1
X 2 max X 1 max 2L
2006-3
(T Td 2 X 2 min) (TD1 Td 1 X 1min) tan 1 D 2 2L
β
B
B2
± Tβ
C
2006-3
图6.19 平面定位时的定位误差
19
L2 -T L2
D
H
A
B1





C
图6.19 平面定位时的定位误差
2006-3
B2
尺寸B2的工序 基准和定位基准均是 C面,基准重合 : Δjb(B2)=0 工件以平面定位 时, Δjy(B2)=0 所以 Δd(B2)=0
H
2006-3 30
这种定位方案可满足加工精度要求。 若不能满足加工精度要求时,可采用下述方 法解决: ① 减小销子与孔的配合间隙,销子直径选g5 或h6,同时适当减小削角销宽度b。 ② 采用活动锥形定位销,使孔与销无间隙配 合。

2006-3 31
A
A-A
0.25D
定 位 误 差 实 例
目的:限制定位和导引元件等在夹具体 上的相对位置误差以及夹具的安装误差 定位件之间或定位件对夹具体底面之间 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 定位件与导引件之间的相互位置要求 对刀件与校正面间的相互位置要求 夹具在机床上安装时的位置精度要求
(一般按工件相应公差的1/2~1/5选取)
编写夹具零件明细表
A2
D
H
A
B1
解:加工时刀具位置经调整好不再改变,因此对加工一批 工件来说,被加工的A、B二孔表面相对夹具的位置不 变。 L -T
1 L1
A1
E F
A2
β
B
C
2006-3
图6.19 平面定位时的定位误差
B2
± Tβ
L2 -T L2
16
D
H
A
B1
(1)加工孔A时定位误





尺寸A1的工序基准 和定位基准均是D面, 基准重合,所以 Δ jb(A1)=0 定位基准面D有角度 制造误差±Tβ/2,根据 基准位置误差的定义有: Δ jy(A1)= 2H.tanTβ 所以 Δ d(A1)= 2H.tan Tβ
对刀或导引方案
安装方式及夹具体的结构形式
对结构方案进行精度分析和估算
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及科学性
对薄弱环节进行修改
2006-3 52
2.夹具总图设计
总图(总体)设计的步骤和要求
总图设计的步骤
先用双点划线将工件按加工状态绘好
依次绘制定位件、夹紧装置和夹紧元
件、对刀装置或导引件、夹具本体及 各个连接件等
2006-3 54
夹具总图上的尺寸标注
2006-3
夹具总图上标注的五类尺寸 夹具的轮廓尺寸 定位零件上定位表面的尺寸以及各定位 表面之间的尺寸 定位表面到对刀件或刀具导引件间的位 置尺寸 主要配合尺寸 夹具与机床的联系尺寸 夹具上主要元件之间的位置尺寸公差
55
夹具总图上技术要求的规定
2006-3
62

(2)导向装置设计 固定式钻模板 快换钻套
2006-3
35

(T Dg+ Td + Xmin) 式中 L 1 ——加工面长度( mm ); L 2 ——定位孔长度( mm )
2006-3
36
基准位移误差为
(T Dg+ Td + Xmin)
2006-3 37
第六节 常见机床夹具
一 钻床夹具
2006-3
38
2006-3
39
引导元件
2006-3
工序内容:钻孔18H7
技术要求: (1)中心距:120±0.01, 平行度公差: 0.05mm (2)钻孔尺寸:18H7
2006-3 61
2、加工工艺过程(工序内容):钻→扩→粗铰→精铰 3、确定夹具结构方案 (1)确定定位方案: 36H7孔+端面+连杆小端外圆柱面 (2)选择定位元件:心轴(间隙配合)+小平面+V型块
4.绘制夹具零件图 特别应注意零件的技术要求与必要说明 夹具体设计的要求 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防受力变形 安装需稳定,重心应尽量低,高宽比应 小于1.25 结构应紧凑,形状应简单,装卸应方便 应便于排屑 应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 选择制造方法应能保证精度,考虑成本
58
t 0.03mm 。
求加工尺寸40±0.15mm的定位误差。
2006-3
27
解: 定位基准是d1的轴线A,设计基准则在d2的外圆的 母线上,是相互独立的因素
d2 T 0.046 d2 B i cos 2 t cos 2 0.03m m 0.053m m
2006-3 13
求加工孔的定位误差
2006-3
14
例题2、 图为在镗床上加工箱体的A、B两通孔时的定位情况(因 是通孔,所以不需要止动定位基准),要保证尺寸A1、A2和 B1、B2。试分析该工序的定位误差。
L1 -T L1 A1
E F
β
B
B2
± Tβ
C
2006-3 15
L2 -T L2
定 绪 位 误 论 差
Y 0.707 d1 0.707 0.01m m 0.007m m
Td1
D B Y (0.053 0.007)m m 0.06m m
2006-3
28
定 定 位 绪 位 误 差 误 论 实 差 例
【例题 10】如图所示零件,在铣槽工序中,要保证 45°±50′( 其它 尺寸已在前工序完成)。要求设计该工序的定位方案,并检查能否满 0.005 0.007 足精度要求。 10 30 0.014 0.020 解:采用“一面两孔”的完全定位方案。选取 短圆销、 短削角销。查表削角销b=3,B=8。夹具的制造公差工件公差的1/3 左右,两销心距公差 TLd=0.08,夹具上45°角公差取Tα=30 '(是定 位误差的一部分)。铣床平均加工经济精度10级,查表得ω=4'。 由式得Tα,45°角的定位误差为:
1.拟定夹具的结构方案 明确设计要求和生产条件 了解工件情况、工序要求和加工状态 了解使用机床、刀具的需用情况 了解生产批量和对夹具的需用情况 了解制造车间的生产条件和技术状况 准备好各种设计资料
2006-3
51
拟定夹具的结构方案
工件的定位方案
工件的夹紧方案
变更位的方案
标注必要的尺寸、配合和技术要求
2006-3 53
总体设计的几点要求 定位件、夹紧件、导引件等元件设计时 应尽可能标准化、通用化 为操作方便和防止装反,应设置止动销、 障碍销、防误装标志等 运动部件必须运动灵活、可靠 零部件结构工艺性要好,应易于制造、 检测、装配和调整 夹具结构应便于维修和更换零部件 适当考虑提高夹具的通用性
A2 H
L1 -T L1 A1
E F
A B1
(2) 加工孔B1时定位误差

尺寸B1的工序基准是 F面,定位基准是D面,基 准不重合误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