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花科蔬菜病虫害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3.发病规律 (1)越冬:北方病菌主要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 中越冬,或附着在种子表面或随病残体混杂在种子 中越冬,也可以菌丝体在留种株上越冬。 (2)传播:病菌在田间主要通过风、雨传播。 (3)侵染: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病部产生孢子囊 进行再侵染。有明显的发病中心。 (4)发病条件:
六、菜蚜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二)萝卜蚜
学名:[Lipaphis erysimi(Kaltenbach)]
别名:菜缢管蚜 分类:同翅目蚜科
寄主:白菜、油菜、萝卜、芥菜、青菜、菜薹、甘蓝、 花椰菜、芜菁等十字花科蔬菜,偏嗜白菜及芥菜 型油菜。
为害特点:在蔬菜叶背或留种株的嫩梢嫩叶上为害,造 成节间变短、弯曲,幼叶向下畸形卷缩,使 植株矮小,影响包心或结球,造成减产;留 种菜受害不能正常抽薹、开花和结籽。同时 传播病毒病,造成的危害远远大于蚜害本身。
1.症状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甘蓝叶柄基部软腐
油菜菌核病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2.病原
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 de
Bary〕,属真菌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 菌核黑色,鼠粪状。子囊盘呈盘状,褐色。子囊
无色,棍棒状,内有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无色, 单孢,椭圆形。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四、十字花科蔬菜菌核病
别名:菌核性软腐病 寄主:甘蓝和大白菜受害最重,还能侵害豆科、茄科、
葫芦科等19科71种植物。 危害特点:引起叶球或茎基部腐烂,大白菜和甘蓝采
种株及生长后期受害最重。 地理分布:在南方沿海地区及长江流域各省发生普遍,
危害严重。近年来北方地区有所发生,并逐 渐蔓延。
科作物。 危害特点:幼苗、成株、留种株都可发病,危害
严重。 地理分布:我国各地普遍发生。
(一)症状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明脉
坏死斑点
一、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
(一)症状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叶片皱缩不平扭曲畸形
花叶皱缩
叶脉上坏死条斑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采种株薹弯曲畸形
萝卜花叶症状
甘蓝病毒病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4)及时防治害虫 及时防治地蛆、菜青虫、黄条跳 甲、小菜蛾等害虫,减少虫伤。 (5)防止烂窖 减少机械损伤,适当晾晒。入窖前用 40倍的福尔马林液消毒旧窖,窖温保持在0~4℃左右, 贮藏期间及时进行倒垛,防止烂窖。 (6)喷药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
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 50%代森铵水剂600~800倍液 50%氯溴异氰尿酸水溶性粉剂1000~1500倍液
植物病虫害防治
于俊强
项目六 蔬菜病虫害
任务一 十字花科蔬菜病虫害
一、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 二、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 三、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 四、十字花科蔬菜菌核病 五、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 六、菜蚜 七、菜粉蝶 八、小菜蛾 九、夜蛾类 十、黄曲毒病
别名:孤丁病、抽疯病 寄主:萝卜、大白菜、白菜、甘蓝等多种十字花
5.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青帮品种比白帮品种抗病 疏心直筒型品种比圆球型品种抗病 一般抗病毒病的品种一般也抗霜霉病。 (2)合理轮作 (3)栽培防病 秋菜应适当晚播,合理密植。 (4)药剂拌种 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3%~0.4%。 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 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 (5)喷药防治 发病初期或出现中心病株及时喷雾 防治。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69%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 72.2%霜霉威水剂800倍液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三、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
别名:烂葫芦、烂疙瘩、水烂 寄主;白菜、菜心、甘篮、花椰菜、芥菜、萝卜、
芜菁等十字花科蔬菜。 危害特点:白菜和甘蓝包心后期的主要病害之一,
北方地区个别年份可造成大白菜减产 50%以上,甚至绝收。在运输、销售、 贮藏过程中均可发生腐烂,损失极大。 地理分布:全国各地都有发生。
温度20℃左右 相对湿度在85%以上 连作 地势低洼 密植 偏施氮肥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4.防治措施 (1)轮作或深耕 与禾本科作物或百合科等实行2~3 年轮作;收获后深耕,将菌核埋入深土层(12㎝以下) 中。 (2)精选种子,汰除菌核 播前用10%盐水或10%~ 20%硫铵水选种。 (3)加强栽培管理 勿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及 时摘除植株下部的老叶和病叶,发现病株立即拔除。 (4)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雾或行间撒施,重点植株 茎基部、老叶及地面。
低温(平均气温16℃左右)高湿有利于病害的 发生和流行。
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或轮作,秋菜播种早,栽 培密度大,发病重。
品种间抗性差异明显。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4.预测预报 选早播地块、感病品种,从齐苗起开始,5点取
样,每点取100株,每5d调查1次,发现中心病株, 应立即喷药,控制苗期病情的发展。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4.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晚熟品种、青帮品种、抗病毒病 和霜霉病的品种一般也抗软腐病。 (2)加强栽培管理
选择排灌良好的岗地、砂壤土种植 采用高畦或半高畦栽培 避免与茄科和葫芦科蔬菜轮作 勿久旱后突然灌水及大水漫灌 雨后及时排水 收获后及时深翻晒土 (3)消毒病穴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病菌寄主范围广范,除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外,还 能危害19科71种非十字花科植物。
5~10℃的低温最有利于子囊孢子萌发,对湿度 要求不严格。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3.发病规律 (1)越冬:主要以菌核在土壤或混杂在种子、粪肥中 越冬。 (2)传播:子囊孢子随气流传播。 (3)侵染: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子囊孢 子先侵染老叶,病部产生的菌丝体通过病健株的接触进 行重复侵染,生长后期在受害部位产生菌核越冬。 (4)发病条件: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3.发病规律 (1)越冬:病毒在南方可周年循环,北方主要在留种 株或多年生宿根植物及杂草上越冬。 (2)传播:蚜虫传播。 (3)侵染:病毒通过蚜虫或汁液接触传染 (4)发病规律:病毒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感病时期、气 候条件、栽培管理及品种抗病性关系密切。一般感病 越早、苗期高温干旱时间越长,发病越重。蔬菜生长 前期连阴雨或降大雨、秋菜适当晚播、与非十字花科 蔬菜邻作发病轻。
萝卜蚜对有毛的十字花科蔬菜有选择性。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六、菜蚜
(三)甘蓝蚜 学名:Brevicoryne brassicae(L.) 分类:同翅目蚜科 寄主:甘蓝、菜花、卷心菜、白菜、萝卜、芜菁等。 为害特点:为害油菜及其他十字花科蔬菜。 地理分布:甘蓝蚜是新疆的优势种,在陕西、宁夏及 东北等地也有发生。近年来在华北一些地 区有所发生和发展。
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五、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
别名:黑霉病 寄主:白菜、大白菜、甘蓝、萝卜等 危害特点:春秋两季发生普遍,流行年份,可减产
20%~50%。 地理分布:国内普遍发生。
1.症状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白菜黑斑病结球
地理分布:全国各地。
1.形态特征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2.发生规律 (1)生活习性:北方地区年发生十余代,南方地区 年发生数十代。终年生活在同一种或近缘的寄主植 物上,属留守式蚜虫。北方在秋白菜上产卵越冬, 或以成蚜、若蚜在菜窖内越冬或在温室内继续繁殖, 南方可终年为害。 (2)发生条件:萝卜蚜的发育适温较桃蚜稍广,在 较低温情况下萝卜蚜发育快,9.3℃时发育历期17.5 天,桃蚜9.9℃,需24.5天。
4.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一般杂交品种比普通品种抗病 青帮品种比白帮品种抗病 (2)加强栽培管理 秋菜适当晚播 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及邻作 及时间苗,淘汰病弱苗 苗期勿缺水 播种后适量追肥。 (3)灭蚜防病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二、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
别名:跑马干、白霉、霜叶病 寄主;大白菜、油菜、甘蓝、萝卜、芥菜等。 危害特点:为害叶片、茎,花梗和种荚等。愈是
甘蓝黑斑病
萝卜黑斑病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2.病原 芸苔链格孢
[Alternaria brassicae (Berk.)Sacc.]
芸苔生链格孢
[A.brassicicola(schw.) Wiltshire (A.oleracea Milbr.)]
属真菌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 两种病菌的分生孢子形态相似,长条形或倒棍棒形, 棕褐色,有多个纵横隔膜,单生或串生。
叶片背面
叶片正面
2.病原 寄生霜霉菌
〔Peronospora parasitica
(Pers.) Fr.〕,属真菌鞭毛菌 亚门霜霉属。
孢囊梗无隔,二叉状分枝,顶 端尖锐。孢子囊无色,单胞,卵圆 形。卵孢子近球形,黄色至黄褐色, 表面光滑或有皱纹。
病菌为专性寄生菌,有明显的 生理分化现象。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4.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2)轮作 与非十字花科蔬菜隔年轮作。 (3)种子处理 按种子重量0.4%拌种。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或用50℃温水浸种20min,浸后立即在冷水中冷 却,晾干后播种。 (4)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施肥,收获后及时清洁田 园并深耕。 (5)喷药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喷雾。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第五章 蔬菜病虫害
3.发病规律 (1)越冬: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在田间病株、病 残体、采种株上或附着在种子表面越冬。 (2)传播:分生孢子通过气流和雨水传播。 (3)侵染: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引起初侵染,在 受害部位上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 (4)发病条件:一般高湿条件发病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