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输液反应ppt课件

输液反应ppt课件

液微粒增加。
Page 14
输液器材及速 度
使用不合格的一次性注射器和一次性输液器 静滴含K + 、Ca 2+ 、Mg 2+ 等离子的药物时,
滴速过快敏感患者可引起输液反应。对体质较弱 或敏感患者一定要控制滴速
Page 15
环境
一般在夏季气温炎热,空气湿 度偏高时,药液易被微生物污 染而引发输液反应。气候寒冷 季节,对高龄患者或者体质较 弱者,也可引发输液反应。输 液时一定要注意环境温度,湿 度。
过敏 反应
热原反应
• 热原反应 主要是细菌内毒素、死菌、游离的菌体蛋白等致
热原经过静脉输液剂进入体内累积量超过人体的耐受量 时,便发生热原反应。临床症状是高热、寒颤、皮肤苍 白、瞳孔散大、血压升高、白细胞减少;严重者伴有恶 心、呕吐、头痛以至于昏迷,甚至休克、死亡。
微热粒是原指极样细小反的应颗粒, 包括肉眼看不到的分 子、离子等以及它们的组合。
静脉炎
• 原因 由于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 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静脉内放置刺 激性强的塑料管时间过长而引起局 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 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 静脉感染
• 症状 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 ,局部组织红、肿、灼热、疼痛, 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护理措施
• 防治方法 以避免感染,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为原则 •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如红霉
• 按医嘱给以舒张血管、平喘、强心剂
• 高流量氧气吸入,并将湿化瓶内水换成20%-30%酒精湿 化后吸入,以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的张力,使泡沫破裂消 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
• 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止血带(须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 肢体,可有效地减少回心血量),待症状缓解后,止血带 应逐渐解除
从开始到结束,关注你的点点滴滴……
输液反应
门、急诊护理查房
我们对医院里的这一幕 已经见怪不怪:四处林立的 吊瓶,有用支架撑着的,有用撑衣杆举 着的,“人肉支架”亦常有之,称 之为“吊瓶森林”一点也不夸张。
2
3
前言
• 来自卫生部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平均每年每人要“挂8 瓶水”,远远高于国际上2.5瓶-3.3瓶的水平,我国俨然 已成“吊瓶大国”。一项来自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的统计数 据显示,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在39万以 上,其中,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输液反应。
素、氢化考的松等,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防止药物溢出 血管外。同时要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
• 抬高患肢并制动,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进行热湿 敷
• 用中药外敷或如意金黄散外敷,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 超短波理疗
空气栓塞
• 原因 由于输液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 接不紧,有漏缝;加压输液、输血无人在 旁看守,均有发生气栓的危险。进入静脉 的空气,首先被带到右心房,再进入右心 室
• 热原样反应 由于输液中不溶性微粒引起的类似热原的反应,主要
受生产、贮存、输液器具、输液操作过程及输液环境等 污染。
过敏反应
• 过敏反应 除表现类似热原反应的严重过敏反应,难与热原反 应区别。
细胞污染引起
• 细胞污染引起 被细胞、活细菌或真菌污染的液体进入体内而引起的
循环负荷过重
• 原因 由于滴速过快,在短期内输入 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 心脏负担过重所致
• 症状 病人突然感到胸闷、气短、咳 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稀痰液可由 口鼻涌出,肺部出现湿罗音,心率快
护理措施
• 输液滴速不宜过快,输入液量不可过多。对心脏病人、老 年和儿童尤须注意
• 当出现肺水肿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让 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 担
4


输液反的定义
反应的类型 发生原因 常见反应的症状、原因及护理措施 预防措施
5
6
输液反应
• 输液反应是临床采 用输液时出现的各 种非治疗效应,引 起输液反应的因素 很复杂,不单是药 品质量问题,而是 多种因素的综合表 现
常见的输液反应类型:
热原 反应
细菌污 染引起
输液反应 类型
热原样 反应
轻者发热常在38℃左右, 严重者高热达40-41℃) ,并伴有恶心、呕吐、头 痛、脉快、周身不适等症 状。
护理措施
• 轻者减慢滴注速度,注意保暖;重者停止输液,对症处理 ,如物理降温。必要时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 有条件的可以把输液用具作好去除热源的处理 • 保留剩余的溶液和输液胶管送检验室作细菌培养
一种比热原反应更为严重的急性细菌性感染反应,如严 重的菌血症或败血症。
发生的原因
药物
输液器
材及速

患者个人 因素
Page 13
输液环境
药物
溶媒体的质量不合格:使用前一定要仔细检查 添加药物:①添加的药物质量不合格。②添加药物剂量过大,浓度过高。
③添加药物与输液发生物理变化或分解、聚合等。药物之间存在配伍禁 忌。④大容量注射液选择不当,中草药针剂存在大分子物质或与溶媒酸 硷度不附。 热原累加:静脉给药时,当进入体内热原质、细菌内毒素达到一定量, 患者即发生热原反应。 微粒累加:配液顺序不当也可使微粒增加、甚至超标。配药受空气污染, 尘埃微粒较多,配药针头过大,致使输液胶塞橡皮进入输液中,导致输
Page 16
患者个人因素
(1)疾病:病人有炎症、发热性疾病或体质虚弱、免疫力失调 等患者,可使反应率升高。排除药物及操作方面的因素后,判 断为病情发展变化所致。 (2)患者年龄:老年患者、幼儿免疫功能低下或不健全,对细 菌内毒素敏感性增强,输液反应发生比例偏高,输液时应注意 年老体弱和幼儿患者。 (3)个体差异:不同患者对细菌内毒素有不同的耐受阈值,所 以对敏感体质患者输液时要特别注意。
Page 17
SUCCESS
THANK YOU
2019/9/8 18
常见的输液反应
最多见占90%以上
发热反应
空气栓塞
循环负荷 过重
静脉炎
发热反应
原因 发热是常见的输液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致热原、死
菌、游离的菌体蛋白或药物成分不纯)、输液瓶清洁消毒不 完善或再次被污染;输入液体消毒、保管不善变质;输液管 表层附着硫化物等所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