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盆腔炎

盆腔炎


1. 支持疗法
◆ 卧床休息(半卧位)
◆ 补充液体,注意酸碱平衡
2. 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抗生素的选用应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选用
结果未出来以前,根据感染情况判断可能的病
原体,联合用药
治疗
临床常用抗生素方案
青霉素+氨基糖苷类 +甲硝唑 红霉素+氨基糖苷类 +甲硝唑
排脓引流; 位置高,较表浅,腹膜外,可行腹
膜外切开引流
六、预防
◆ 注意三期卫生(经期、孕期、产褥期)
◆ 医务人员加强无菌观念 术前:做好准备 术时:注意无菌操作 术后:作好护理
◆及时、彻底治疗急性盆腔炎,防止转为慢性
◆注意性生活卫生,以防性传播疾病
慢性盆腔炎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内生殖器急性炎 症或阴道、子宫 颈有创伤
淋巴管
病原菌
结缔组织炎
盆腔腹膜外脓肿 破入直肠或阴道
病理
4. 急性盆腔腹膜炎 (acute peritonitis)
盆腔内严重感染 盆腔腹膜炎
(腹膜充血、水肿、纤维素渗出)
盆腔脏器粘连
积聚肠间
积聚子宫直肠陷凹 盆腔脓肿 破入直肠 破入腹腔 (症状减轻) 弥散性腹膜炎
宫体压痛、附件区压痛 宫颈触痛 体温超过38.3 宫颈或阴道异常黏液脓性分泌物 阴道分泌物生理盐水涂片见白细胞 实验室证实宫颈淋菌或衣原体 红细胞沉降率升高 C-反应蛋白升高
特异标准
子宫内膜活检证实子宫内膜炎、 阴道超声或MRI检查显示充满液体的增粗输卵管,伴或不伴盆腔 积液,输卵管卵巢肿块 腹腔镜发现输卵管炎
状 体

发热、腹 膜刺激征、 双侧盆腔 水肿压痛 病原菌 脓液

腹膜刺激征 轻、破裂侧 压痛;直肠 陷凹波动感;

发热、腹 膜刺激征、 单侧压痛、 包块 B超发 现包块、 血象可 高

腹膜刺激 征、麦氏 点压痛

特 殊 检 查
白分高
血液、 B超、 HCG
血象高
五、治疗
治疗原则:
◆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利于保护输卵 管功能。 ◆ 针对易感病原体,联合选用最有效的抗 菌素。 ◆ 剂量和疗程要足。
经血循环传播
结核感染的主要途径
五、分类
按病程 按病原菌 急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 非特异性盆腔炎 特异性盆腔炎 STD—PID TB—PID
急性盆腔炎
Acute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一、高危因素
• 宫腔内手术操作 • 经期卫生不良 • 性活动:早年性交、多个性伴、性交频繁、性伴有性病。(15
女性生殖系统自然保护机制
两侧大阴唇:自然合拢,遮掩阴道、尿道口 阴道:闭合、前后壁紧贴、防止外界污染 子宫颈作用:内口、黏液栓、乳铁蛋白 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乳铁蛋白 、溶菌酶 输卵管作用:纤毛运动、乳铁蛋白 、溶菌酶 生殖道免疫系统:
阴道自净作用:3.8-4.4(雌激素、糖原、乳杆菌、pH)
二、女性生殖道容易发生各种炎症的原因
特检
B超 腹腔镜
B超
B超
B超
造影
四、治疗
1. 一般治疗
2. 中药治疗 3. 物理治疗
4. 其它药物治疗
5. 手术治疗
治疗
子宫内膜炎
抗生素+
综合治疗
刮宫术 扩宫术
输卵管炎或输卵管卵巢炎
物理疗法(激光、短波、红外线) 中药疗法 抗生素疗法(腹腔灌注)
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
动度受限或粘连固定,宫旁组织增厚、压痛,
宫骶韧带增粗、变硬、触痛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 既往有盆腔炎(急性)史,有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表现, 诊断多无困难。
◆ 诊断时需注意:对主诉多而无明显阳性体征时,诊断
应慎重。因有时盆腔充血或阔韧带内静脉曲张也可产 生类似慢性盆腔炎的症状。 鉴别诊断应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及卵巢癌等 相区别。B超及腹腔镜检查对于诊断有帮助。
外阴前与尿道毗邻,后与肛门邻近,易受污染
外阴、阴道是性交、分娩及各种宫腔操作的必 经之道,易受损伤和外界病原菌的感染 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身体免疫功能下降等,都 可导致生殖道感染,产生疾病
三、病原体
• 外源性病原体:性传播疾病病 原体;结核杆菌;绿脓杆菌 • 内源性病原体:需氧菌及厌氧 菌
需氧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 特点:毒力强、产生 溶血素和酶、使感染 扩散导致败血症;一 般不并发转移性脓肿。
炎症蔓延波及宫骶韧带及宫颈旁
组织,纤维组织增生、增厚变硬,
使子宫固定,形成“冰冻骨盆”
二、临床表现
症状
1. 慢性盆腔痛 2. 不孕及异位妊娠 3. 月经异常 4. 全身症状
临床表现
体征
子宫内膜炎:子宫增大、压痛 输卵管炎:一侧或双侧可扪及条索状增粗的
输卵管或不活动的囊性包块、轻压痛
盆腔结缔组织炎:子宫常呈后倾后屈,活
多为双侧,输卵管呈轻度或中 度肿大,伞端部分或全部闭锁, 与周围有粘连
闭锁,浆液性渗出物积聚 积脓后,脓液被吸收
输卵管积水
输卵管表面光滑,管壁薄,状似腊肠
病理
3.输卵管卵巢炎及输卵管卵巢囊肿
输卵管与卵巢相互粘连形成炎性肿块
输卵管伞端与卵巢粘连并贯通,液体渗出 输卵管卵巢脓肿脓液被吸收
囊肿
病理
4. 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极治疗肿块未消失,但已局限化 ◆ 脓肿破裂:突然出现腹痛加剧、高热、寒战、恶心、 呕吐、腹胀;中毒性休克;死亡率高
手术治疗
手术范围:原则以清除病灶为主
◆年轻妇女:采用保守性手术为主,尽量保留卵
巢功能。
◆年龄大者:如双侧附件受累或附件脓肿屡次发
作,可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
◆盆腔脓肿:位置低,突向后穹隆,经阴道切开
生殖器结核
(genital tuberculosis)
一、概述
• 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女性生殖器炎症 称为生殖器结核,又称结核性盆腔炎。 • 多见于20~40岁的妇女,也可见于绝经 后的老年妇女。据国内外文献报告,老 年妇女发病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
• 此病在不孕患者中占相当大的比例,据 统计报导约占30~40%。
四、感染途径
• 沿生殖道黏膜上行蔓延 • 沿淋巴系统蔓延 • 经血循环传播 • 直接蔓延
沿生殖道黏膜上行蔓延
• 非妊娠期、非产褥期 盆腔炎的主要感染途 径 • 淋球菌、衣原体及葡 萄球菌等的感染途径
沿淋巴系统蔓延
• 产褥感染、流产后感染及 放置宫内节育器后感染 • 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厌 氧菌等多沿此途径蔓延
腹部检查——下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合并肝周 围炎时,肝区有压痛。 肠鸣音减弱或 消失
盆腔检查—— 阴道:灼热、脓性白带、后穹隆触痛 宫颈:举痛,宫口可见脓液 宫体:压痛,活动受炎的临床表现变异较大,只有临 床症状和体征,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不高; 常常需要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
溶血性链球菌
大肠杆菌
葡萄球菌:脓液稠 厚、不臭;常伴有 转移性脓肿
为阴道和肠道的正常 寄生菌,一般不致病; 产生内毒素,常导致 混合感染
大肠杆菌
厌氧菌
消化球菌
消化球菌
厌氧类杆菌
主要来源于结肠、直肠、阴道、口腔黏膜;感染的特点是 容易形成盆腔脓肿、感染性血栓静脉炎;脓液有粪臭和气 泡。据文献报道,70%-80%的盆腔脓肿可培养出厌氧菌。
散在小脓肿
病理
5. 败血症及脓毒血症 (septicemia and pyemia)
病原体毒性强、数量多、患者抵抗力降低
严重的产褥感染、感染性 流产、播散性淋病
败血症或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死亡
病理
6.Fitz-Hugh-Curtis综合征
指肝包膜炎症而无肝实质损害的肝 周围炎
肝包膜上有脓性或纤维素渗出物, 与前腹壁腹膜粘连,出现吸气时右 上腹疼痛 淋菌及衣原体感染均可导致
病理
黏 膜 上 行
病原菌
淋 巴 播 散
输卵管粘膜炎 管腔粘连或伞端闭锁
宫旁结缔组织炎 输卵管周围炎
输卵管脓肿
输卵管间质炎
输卵管卵巢炎
输卵管管腔 粘连阻塞
输卵管卵巢脓肿 (TOA) 急性盆腔炎转归示意图
输卵管粘连、肌壁 增厚、变窄 ;通畅
病理
3. 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acute pelvic cellutitis)
鉴别诊断
疾病
慢性盆腔炎
盆腔痛、不孕、 月经改变;有
子宫内膜异位症
痛经、不孕、
月经改变;
卵巢囊肿
无明显的症状
卵巢癌
早期无明显症状 晚期恶病质表现
症状
急性炎症史
体征
双侧增厚、压 痛、触痛;粘 连包块、囊性; 固定子宫
子宫骶韧带触 痛结节;宫旁 固定粘连囊性 包块
单侧或双侧活 动包块,界限 清楚
包块、粘连固 定、
淋病奈氏菌感染—— 起病急,多在48小时 内出现高热、 腹膜刺激征、阴道脓 性分泌物。 非淋菌性盆腔炎—— 起病较缓慢,高热及 腹膜刺激征不明显,常伴有脓肿形成。 沙眼衣原体感染—— 病程较长,长期持续 低热,轻微下 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 久治难愈。
临床表现
体征
全身检查——急性病容,体温升高,心率加快
二、病原体
三、传播途径
结核性盆腔炎是全身结核的表现之一;主要继发于
身体其他部位结核,如肺结核、肠结核等;生殖
内源性感染
厌氧菌感染
克林霉素或林可霉素+氨基糖苷类
革兰氏阴性或淋菌
第二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甲硝唑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甲硝唑 喹诺酮类+甲硝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