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秋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秋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秋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三册中的《秋游》一课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

本文生动地描绘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郊外游玩的情景,表现了孩子们沉浸在秋天美景中的欢快心情。

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年级的孩子正是无忧无虑的年纪,他们喜爱大自然、向往大自然,秋天这个季节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文中“郊外”的景物也非常熟悉,所以本课就是要让孩子在喜爱中去学习知识。

教学目标:
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话。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与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抓住重点词反复品味朗读,感受秋天的美景。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炎热的夏季过去了,秋姑娘已悄悄来到我们身边,你发现了吗?在这金风送爽、天朗气清的美好季节,有一群小学生跟着老师去郊外游玩。

今天,我们就跟随着他们的步伐,一起去秋游。

(板书课题,齐读)
(二)创设情境,朗读感悟;
1、教师引读第一自然段——描述:听,他们还唱起了动听的歌呢!(唱《郊游》歌,师生律动)
师:在这个手拉手的队伍中,你的心情会怎样?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2、师:郊外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抬起头,先来看看天上。

3、(课件出示插图)师:观察插图,你们看到什么?觉得秋天的天空怎么样?抽生读课文。

4、引导学生交流。

(1)体会天空的“蓝“。

师:除了用蓝蓝的,还能用什么词语来表示很蓝很蓝?
(2)体会天空的“一望无边”。

师:秋天的天空那么蓝,那么高,所以我们一眼望出去望不到边了!这句话在课文里有,你能找到并把它念出来吗?(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理解“一望无边”。

师:课文用“一望无边“这个词写出了天的广阔,你们能不能换个词也能表示天的大呢?
师:一望无边能够用来说天空,还能够说什么也是一望无边的呢?(3)体会白云的变化多端。

蓝蓝的天空有什么呢?白云又是怎样的呢?读读书上的句子怎么写的。

(出示:几朵白云有时像一群白兔,有时像几只绵羊)
师:请同学们看看,天上的白云在变什么呢?(引导看图)你瞧,白云一会儿变成了白兔,一会儿变成了绵羊。

真神奇呀!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指导朗读)
师:在我们小朋友的眼里,白云还有更多的变化呢,是不是?我们一起来做魔术师,看谁变得又快又多,好吗?
(相机出示: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几朵白云有时像________ ,有时像____________ 。


师:这么美的天空,这么美的白云,你怎样来读?(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5、师:我们刚才感受到了秋天的天空很美,秋天还有什么也很美呢?(课件播放田野画面)
(1)分小组读课文自己学习讨论,用一句话来说说田野的景色。

(2)学生交流
师:谁愿意来读读呢?(指读)你能想象一下田野里美丽的景象吗?田野里稻子黄了,黄得怎么样?高粱红了,红得怎么样?棉花白了,白得怎样吗?
(课件出示句式):农田里,稻子黄了,像();
高粱红了,像( );棉花白了,像( )。

学生练说。

(各自练说,指名说)
师:是啊,秋天的田野五彩斑斓,确实很美。

让我们再一次美美地读一读好吗?
师:老师还觉得,这些颜色不光美,还说明了庄稼成熟了,就要丰收了,大家肯定很高兴,所以读的时候还要高兴点。

学生试读,自由练读,齐读
师:此时此刻,我想起了《秋天到》这首儿歌,你们能模仿第三自然段说一说果园里的景象吗?学生练说。

(各自练说,指名说)
6、师:来到了风景如画的郊外,开心吗?现在,你们最想干什么?好,就让我们高高兴兴地玩吧。

快看,我已经把你们尽情玩耍的情景拍摄下来了!(出示插图)
师:谁能用"有的……有的……有的……"把所看到的说出来。

师:书上是怎么写的?齐读第四自然段。

师:大家玩得开心吗?从哪些地方能够看出大家玩得十分开心?请小朋友边读课文边圈画相关的词语。

指名回答。

("打滚儿"、"亮嗓子"、"逮蚂蚱"和"跑、奔、笑、喊")
师:小朋友"亮开了嗓子"干什么?(指名说)
师:你能不能像课文中一样,用上“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指导朗读。

师:这句话中用了三个"有的",读时声音要逐步提升,语速也要逐次加快,这样才能充分表达出玩耍时兴奋、愉快的心情。

请大家试试看,看谁能读出高兴、开心的心情。

(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三)配乐朗读,升华感情。

师:美丽的秋天,丰收的秋天,我们说也说不完,看也看不尽,让我们把你对秋天的喜爱,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齐读全文。

板书设计:
1 秋游
天空一望无边农田黄红白游玩开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