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锅炉的运行14.1 锅炉的启动14.1.1 启动前的检查锅炉启动前值班员必须对所属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 无异常缺陷,检修工作票已注销,安全围栏及脚手架已拆除。
1) 锅炉本体检查a. 检查燃烧室内的水冷壁管子无变形,受热面应清洁。
b. 检查炉本体各部的人孔门、看火孔、吹灰孔应完好严密。
c. 烟道保温、炉耐火砖、燃烧器完好。
d. 检查安全阀应完好,无卡涩、杂物、锈垢。
e. 各风门挡板、水汽阀门开关灵活,关闭严密,指示正确。
f. 锅炉各表计齐全完整。
g. 所有楼梯通道的照明充足,锅炉房内消防器材完备。
h. 按锅炉启动检查卡的要求检查各阀门、风门挡板的位置正确。
2) 锅炉辅机检查a. 检查送风机、给水泵的地脚螺丝,联轴器螺丝应紧固,保护罩完整牢固。
b. 检查送风机及给水泵轴承润滑油油位正常、油质良好,温度计齐全。
c. 送风机及给水泵转子盘车灵活,电动机接线良好,接地线牢固;测绝缘正常后送电。
d. 出入口阀门、挡板开关灵活,位置正确。
3) 燃油系统的检查a. 启动锅炉油箱油位计清晰,油位正常;供油泵测绝缘正常后送电。
b. 各阀门无泄漏、动作灵活、指示正确。
c. 油枪连接良好,喷嘴、雾化片完好。
d. 油系统各表计必须齐全正确。
14.1.2 启动前的试验1) 试验所有电动门、挡板的远方操作,动作方向应正确,位置指示与就地相符。
2) 进行各设备的事故按钮试验:分别按下各设备的事故按钮,相应设备跳闸报警信号出现,设备跳闸,红灯灭,绿灯闪光,然后将开关复位。
3 ) 事故音响试验4 ) 报警及跳闸试验a. 主汽压力高:1.3MPa 报警。
b. 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高:330 C报警。
c. 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低:300 C报警。
d. 汽包水位极低停炉:-150mm停炉(土50mm报警;土100mm二级报警;土150mm 报警)。
e. 给水母管压力低:1.4MPa 报警。
f. 燃油压力低:1.8MPa 报警。
g. 燃油压力低低:1.5MPah. 锅炉灭火送风机跳闸:灭火保护动作停炉。
i. 火焰失去:灭火保护动作停炉。
14.1.3 启动前的准备1) 启动设备系统按阀门检查卡检查完毕,保护联锁试验结束。
2) 检查储水箱内的水源充足,除盐水补水正常,启动给水泵,打开给水泵出口门,向锅炉上水,上水前打开锅筒上空气阀,上水温度一般在20C〜50C,最高不超过70C。
上水时间夏季不少于1小时,冬季不少于2小时。
水位上到-100mm时停止上水。
3) 校对就地与盘上水位计一次,指示相符。
4) 投入燃油系统。
检查燃油再循环门开启,油枪供回油手动门、吹扫手动门关闭。
5) 启动燃油泵,开启供油总门,检查管道、阀门无漏油现象。
6) 开启进油电磁阀前后手动门,开启回油总门、回油调节阀前后手动门,关闭回油旁路门。
调整燃油再循环门及供回油调节阀,保持母管油压 2.5MPa。
7) 锅炉点火8) 接到值长点火命令,经全面检查锅炉无异常后,方可进行点火。
9) 开启过热器升火排汽阀。
10) 开启送风机出口挡板,启动送风机,待电流恢复后,开启入口调节挡板到50%-70%,进行炉膛吹扫5-10 分钟;吹扫后关小入口风门准备点火。
11) 将油枪和高能点火器推入工作位,按下高能点火装置按钮,进油电磁阀打开,同时迅速开启油枪的手动截止阀,燃油火炬建立后,应缓慢调整风门使燃烧完全;若30秒内未点燃油枪,则熄火保护自动工作,关闭进油电磁阀,炉膛吹扫 5 分钟后,再按上述程序重新启动。
12) 油枪着火后,必需将点火器退出,以免点火器烧坏。
13) 停止油燃烧器:关闭油枪的手动进油门,该油枪即退出运行。
14) 调节风量和燃油压力。
油枪进油压力根据燃烧情况适当调低( 1.5-2.0MPA )。
14.1.4 锅炉升温升压1) 在升压过程中应注意控制燃烧强度,保证炉膛出口烟温控制在450 C以下,超温时应降低燃油压力或停止燃烧器运行。
2) 升火后应经常监视汽包水位,保持在较低水位运行。
3) 经常检查调整燃烧工况,使受热面均匀受热。
注意锅炉各部膨胀情况,若发现异常应立即检查,必要时应立即停炉检查。
4) 点火要严格控制升温升压速度,防止热应力过大。
5) 升压过程中应注意监视调整水位、主汽温度。
6) 升压过程中的操作a. 锅筒压力0.05-0.1MPa ,冲洗水位计。
b. 锅筒压力0.15-0.2MPa ,关闭锅筒上的空气阀。
检查人孔、手孔是否渗漏,通知检修人员热紧螺丝。
c. 锅筒压力0.2MPa,关闭过热器疏水阀。
d. 锅筒压力0.2-0.25MPa,冲洗压力表弯管。
e. 锅筒压力0.25-0.35MPa,锅炉放水排污一次,检查放水阀是否正常。
f. 汽压升高到0.4Mpa,负荷达到额定出力的20%寸,关闭过热器升火排汽阀。
g. 锅筒压力0.6MPa,排污一次。
h. 锅筒压力0.7MPa微开主汽门进行暖管。
i. 通知化学人员化验蒸汽品质。
j. 压力升到工作压力后,对锅炉全面检查一次。
14.1.5 锅炉供汽及注意事项1)锅炉供汽条件a. 蒸汽品质经化验合格。
b. 蒸汽温度300-330 C。
蒸汽压力1.0-1.27MPa。
c. 锅炉已连续进水。
d. 供汽总阀前管道已预暧。
2)供汽操作及注意事项a. 准备向外供汽时火势宜缓,供汽时锅内水位线不宜超过正常水位。
b. 将总汽阀稍微打开,让微量蒸汽进行暖管。
暖管时间视管长度、直径、汽温而定, 一般不小于半小时,同时开启疏水阀泄去冷凝水。
c. 待管道已热,管路内冷凝水逐渐减少后,方可全开总汽阀。
开启时宜缓慢进行,主汽阀全开后,应将手轮退回半圈,以防热胀引起转动不灵活。
d. 此时应注意锅炉各部件有否异常声音,若有应立即检查,并排除。
14.2 锅炉运行维护与调整14.2.1 锅炉运行与调整的主要任务。
1)保持锅炉的蒸发量满足机组对辅助蒸汽的需要。
2)保持正常的汽温、汽压。
3)保证蒸汽品质合格。
4)均衡进水,并保持正常水位。
5)保持燃烧稳定、良好,提高锅炉效率。
6)保证锅炉安全运行。
14.2.2 锅炉主要控制的运行参数14.2.3 锅炉水位调整1)锅炉给水应均匀,并维持锅筒水位正常,正常波动范围为土50mm,报警值土100mm停炉值-150mm>水位应以差压水位计指示进行调整。
2)运行中应经常监视,调整给水压力,保持给水压力大于锅炉压力0.3Mpa否则应减少锅炉负荷,降低锅炉压力。
3)定期排污时注意监视水位变化。
4)在运行中应保持水位计指示正确,清晰易见,照明充足。
水位表不清,经冲洗无效时应予更换。
应定期对照就地水位指示,水位计损坏或指示不准时应立即通知有关人员处理,若全部水位计都损坏,应立即停炉。
14.2.4 汽温、汽压的调整1)在运行中过热器出口压力正常波动范围为0.8-1.27Mpa。
2)过热蒸汽温度330 C,允许波动范围土5C。
3)锅炉负荷变化时,应保持汽温稳定。
14.2.5 锅炉燃烧调整1)锅炉燃烧调整为了保证锅炉燃烧稳定及水循环的正常,锅炉蒸发量不应低于额定蒸发量的30%2)燃油正常燃烧具有光亮的淡黄色火焰,着火距离合适,火焰中不应有明显的“星花”闪烁现象,如出现油的雾化不好、火焰跳动、火焰撞到炉墙和炉管上、排烟温度不符合要求等不良现象时,应对油压、风量等做适当调整,以使燃烧完全。
3)燃料量的调整,应根据负荷的大小利用调节阀来控制,禁止用关小油枪截止阀的方式来减少油量。
在正常运行时,应根据负荷变化及时调整燃油量和空气量,以保持锅炉汽压和汽温的稳定。
4)当负荷增大时,先增大风量,后增加进油量。
当负荷减少时,先减少进油量,后减少风量。
在加大和减少风量时,应同时调整调风器,风室配风,达到燃烧满意。
5)锅炉一次点火不成功或发生断火时,不得立即点火,应进行充分通风后再重新点火,停用的油枪应通风冷却,以免烧坏油枪。
油枪投运前和停运后,应用蒸汽进行吹扫。
6) 在运行中发现燃烧不正常时,应检查下列项目a. 风量是否充足。
b. 油压和油温是否正常,过滤器是否阻塞。
c. 油枪是否漏油、磨损或堵塞。
d. 油枪雾化是否良好。
e. 油系统各阀门位置是否正确,动作是否灵活。
14.2.6 锅炉排污1) 为了保持受热面内部的清洁,避免发生汽水共腾和汽水品质恶化,必须对锅炉进行排污。
连续排污:正常运行时,连续排污应投入并根据化学人员要求进行调整。
2) 定期排污:每班一次,时间不超过30秒钟。
但可根据化学人员要求增加排污次数。
3) 排污时先迅速打开快速排污阀,然后缓慢地打开截止阀,待管道预热后再全部打开,排污完毕后先关截止阀,后关闭快速排污阀。
排污时若发现排污管道内有水击声,应立即关闭排污阀,水击声消失后,再缓慢开大排污阀。
4) 进行定期排污时,应加强对锅炉水位的监视。
5) 在排污过程中,如果发生锅炉故障,应立即停止排污。
14.3 锅炉停止14.3.1 停炉前的准备:接到值长停炉命令后,应立即对锅炉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做好缺陷记录。
14.3.2 停炉步骤:调节燃油压力,减少供油量,降低锅炉负荷和参数,根据汽压下降情况关小供汽门。
14.3.3 关闭加药门、连续排污门、取样门。
14.3.4 按下停炉按钮,自动关闭燃油进油电磁阀,关闭回油阀及各自的手动门。
14.3.5 锅炉灭火后,关闭供汽门,并汇报值长。
14.3.6 停炉后,保持送风机运行通风5-10 分钟通风完毕后,逐渐关闭送风机出口挡板,停止送风机运行。
14.3.7 停炉后,待水位上至最高可见水位后,关闭给水门,若锅炉不需要补水时,停止给水泵。
14.3.8 在锅炉尚有汽压时,仍注意保持锅炉水位。
14.4 停炉后冷却1441 在最初停炉后的4〜6小时应紧闭炉门、风门、烟道门等,以免锅炉急剧冷却。
14.4.2 经4-5 小时后,可打开烟道挡板自然通风,并进行必要的上水、放水。
经8-10 小时后,锅炉可放水上水一次,如要加速冷却,适当增大放水和上水次数。
但不允许大量放水和上水。
14.4.3 当压力低于0.196MPa时,应开启锅筒空气阀,以使放水工作顺利进行。
14.4.4 在汽压尚未降至零、电源未切断前,必须继续对锅炉进行14.5 锅炉保养锅炉停炉后必须给予防腐保养,分为长期停炉和短期停炉保养。
14.5.1 长期停炉保养1) 干法防腐保养,步骤如下a. 排出全部锅水(注意易积水之处),过热器应用压缩空气吹干,清除内壁水垢、泥渣和腐蚀沉淀物。
b. 锅炉与蒸汽、给水、排污以及疏水管道间的阀门应严密关闭。
c. 炉膛内应以小火烘炉24 小时进行干燥。
d. 干燥完毕,过4—5 小时后,用铁盘盛干燥剂放入上下锅筒内,干燥剂为无水氯化钙或生石灰(碎至1 —30mm大小块状),然后关闭人孔、手孔。
其用量按容积大小而定,对无水氯化钙其用量为 1 —2Kh/m3。
e. 每月打开人孔检查一次,如发现干燥剂消耗完了(变成粉末或变色了)必须重新更换,一般每三个月更换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