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备份恢复管理制度

信息备份恢复管理制度

第七章 附件
附件
序号
需备份系统名称
备份周期
系统建设和运维组

备份操作人员
备份内容
第三十条存有备份数据的备份介质必须有序存放,存放地点需具备以下要求:
符合防潮、防火和防震的要求,环境温度低于20摄氏度,湿度低于40%;
第三十一条所有备份介质应由备份管理员负责保管;
第三十二条备份介质管理员应定期检查一次备份介质的访问情况,保证备份介质数量完整;
第九条数据库数据文件应按照实际情况按照在固定的时间进行备份;
第一十条数据库归档日志应每天进行备份;
2.2
第一十一条应用系统层备份包括应用系统程序文件、并发日志和并发输出文件;
第一十二条应用系统程序文件、并发日志和并发输出文件应每月至少备份1次;
第一十三条在安装应用系统补丁前后必须备份应用系统程序文件;
第三十三条在年度审计时,对备份介质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确保备份数据的可用性和有效性;
第四章 相关记录
a)《数据备份记录表》
第五章 相关文件
a)《介质安全管理制度》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本管理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第三十五条本管理规定的解释和修改权属于信息安全管理委员会;
第三十六条信息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年统一检查和评估本管理规定,并做出适当更新。在业务环境和安全需求发生重大变化时,也将对本规定进行检查和更新。
2.3
第一十四条系统的数据备份方式分为完全备份和增量备份及增量差分备份;
第一十五条系统的数据备份方式又可以分为定期备份和临时备份;
第一十六条系统运维人员和备份管理员须向相关系统的客户进行确认,并制定严格的备份策略,采用增量备份和增量差分备份的形式进行备份,同时必须在备份策略中进行说明备份时间和频率,并严格按照备份策略进行备份;
第一十七条对于临时备份如果由系统或应用管理员发起,则必须通知备份管理员,在备份后必须进行有效性的测量;
第一十八条系统运维人员和备份管理员须定期执行恢复程序,检查和测试备份介质的有效性,确保可以在恢复程序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备份的恢复。
第一十九条系统维护主管应根据业务需要每月进行备份计划的复核并进行相关修订;
信息备份恢复管理制度
文档修订摘要
日期
版本号/状态
描述
著者
审阅者
批准人/日期
年月日
1.0
创建文档
年月日
2009年11月2日
1.1
增加了介质容量管理方面内容
2009年11月2日
2009年11月2日
1.2
对备份和恢复方面内容进行修正
2009年11月2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第一章总则4
1.1目的4
1.2范围4
第二章人员和职责4
第三章内容4
1.4
2.4
2.1数据库备份要求4
2.2应用系统备份要求5
2.3数据备份和恢复5
2.4数据备份介质的容量管理6
第四章相关记录7
第五章相关文件8
第六章附则8
第七章附件8
附件1定期备份清单8
附件2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文档9
附件3数据备份和恢复记录11
第二十条如果发现备份失败,备份操作人员应检查失败原因,编写故障报告,并尽快安排重新备份;
第二十一条备份完成后如需保存备份介质,备份操作人员应取出备份介质,在标签上按要求记录备份信息等;
第二十二条信息安全执行组应每月至少对备份记录进行一次进行审核,并签字确认;
第二十三条备份数据完整性和可读性检查应不影响业务系统的运行;
第四条数据库层备份由相应数据库管理员负责实施;
第五条应用系统备份由相应数据库管理员负责实施;
第三章 内容
1.
2.
2.1
第六条数据库层备份的范围包括数据库的日志文件、数据文件和系统程序文件;
第七条数据库日志文件包括归档日志文件、告警日志文件和跟踪文件;
第八条在安装数据库补丁、应用系统补丁、数据库升级或其它导致数据库改变的操作发生前后必须备份完整的数据库数据文件和数据库程序文件;
1.1
第一条为保障XX公司xx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切实防范和化解系统运行的风险,加强各应用系统数据备份和恢复管理,根据XX公司xx系统的有关规章制度,结合各应用系统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1.2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xx系统所管理的所有当前业务系统和以后新增加的IT系统;
第二章 人员和职责
第三条系统备份包括数据库层备份和应用系统层备份;
第二十七条备份数据负责人每月对备份情况进行统计,对所有数据的备份情况进行统计和记录收集.如由系统管理员或网络管理员进行数据备份,则各管理员须每月向备份管理员申报备份容量情况;
第二十八条备份介质管理员应负责接收系统管理员提交的备份数据,并在《数据备份记录表》内登记,并按照规定妥善存放;
第二十九条存有备份数据的备份介质应贴好标签,明确写明:
第二十四条如备份数据检查失败,备份操作人员应检查失败原因,并尽快备份并再次复核;
2.4
第二十五条备份负责人员需在当年内审时,统计并计算当年内备份容量、每月备份数据量、预计下年容量,并提交信息安全管理组,做为下一年规划依据。
第二十六条备份介质达到使用年限后,备份负责人应对备份介质上保存的数据进行审核,如需继续保存,则应由备份操作人员将数据装移到新的备份介质上,并做完整性和可读性检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