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走遍天下书为侣──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山东德州跃华实验学校孟祥芹侯金环芦文红内容简介本单元共有四篇文章,《窃读记》和《走遍天下书为侣》是精读课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和《我的长生果》是略读课文。
这几篇课文的内容都围绕着阅读。
《窃读记》生动地描写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
《走遍天下书为侣》告诉我们要以书为伴,终身学习。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与季羡林的对话,使我们知道读书要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
《我的长生果》通过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历,点明了读写中吸收与倾吐的关系。
本组专题,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阅读链接”,“语文园地”等多项训练内容。
对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明白阅读的意义,激发阅读的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一生。
总体构想整个单元的教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教科书教学模块一预习:学生自主预习,自读课文,疏通字句。
模块二理解内容: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感情。
模块三领悟作者表达的方法:1.通过《窃读记》一文的学习,体会作者的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2.通过《走遍天下书为侣》的学习,体会作者层层递进的假设,设问和反问,灵活鲜活的比喻等的表达效果。
3.积累语言,背诵精彩段落。
模块四:口语交际与习作:写读书的故事,通过口语交际,习作等,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把学得的知识落实到实践中。
【设计说明:本组课文的教学力求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
】第二部分:整本书阅读──《城南旧事》读书交流会第三部分:语文实践活动──我的座右铭第一部分教科书教学学习目标1. 认识 26 个生字,会写23 个生字,能读准词语盘点中的词语,会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2.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写作方法,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的。
4.学生能够根据学习经验,写好读书故事。
模块一预习教学流程导入──了解内容──识字──检查自学板块设计板块一:导入一本好书,蕴藏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
阅读一本好书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同睿智而高尚的对话,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古今中外有成就人,都喜欢阅读,并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从而走上了成功之路。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组课文“我爱阅读”。
板块二通过四篇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认真阅读本组课文,完成读书单。
2.小组合作讨论共同完成。
课题简单概括内容在文中寻找答案《窃读记》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窃读时的快乐与惧怕?《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苗苗与季老交流了哪些问题?你有什么收获?《走遍天下书为侣》作者走遍天下书为侣的理由和方法是什么?《我的“长生果”》从哪几件事看出作者酷爱读书?板块三:利用工具书,认识生字词。
1.学生利用现代汉语词典自学生字词。
2.小组合作互相帮助共同认读。
3.找出难理解的词语,共同解决。
4.找出难读难懂的句子,师生共同解决。
板块四检查学生自学情况1.听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检查学生读文情况。
3.交流读书单。
【设计说明:对于语文学习而言, 预习是求知过程中一个良好的开端,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预习时,除了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外,教师对预习的内容也提出几个为什么,提高学生以求甚解的自学能力。
勤于思考,多多设问,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
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高质量、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 ,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 提高其语文素养。
】模块二把握内容,体会感情教学流程总结主要内容──主人公特点──体会情感板块设计板块一:根据读书报告单,说一说每一课的主要内容。
《窃读记》通过窃读的快乐与惧怕的描写,表达了小女孩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与北大学者对阅读的交流,使我们知道读书要“三通”。
《走遍天下书为侣》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
《我的“长生果”》通过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历点明读写中吸收与倾吐的关系。
板块二: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四位主人公。
酷爱读书板块三:细读文本,画一画,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酷爱读书?1.学生默读在书中批注。
2.学生汇报交流。
【设计说明:“读”在课堂中是反复运用的手段,采用默读的方式,并且带着问题默读。
这种读,不是泛泛的,而是理解性的,自己的思想高度集中,同时也在积极地活动着。
】板块四:总结阅读的意义。
【设计说明: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畅谈阅读的意义,深化个人主的理解。
】模三悟表达教学流程比──体会写法──学名言板板一:比写法的不同。
相同的情感,表达方式却不同。
我来看看:1.《窃》中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的趣?2.《小苗和大的》运用什么方法写出了的意?3.《走遍天下》运用了哪些方法写出了自己喜的情感?4.《我的“ 生果”》运用了哪些方法写出了自己酷的?【明:通比,能从四篇文不同的体例,体会出作者运用的不同的写法。
】板二:体会写法的好。
体会《窃》作和心理描写的神。
1.作描写的生抓住段落中的一些来体会。
比如文中“急匆匆”“暗喜”“ 起”“ ”“急忙打开”“急切地找”⋯⋯从些当中体会作者的渴望。
2.感悟心理描写的神找出“惧怕”的句子,悟的情感。
比如:“害怕被店老板⋯⋯知趣地走出去⋯⋯再走另一家。
”找出心理描写的句子,感受表面与内心的比。
体会窃的快。
“我有要装着起眉,不望着街心,好像:‘雨害得我回不去了。
’”“其,我的心里却高地喊着:‘大些!再大些!’”指朗。
通情境,指名,男女生,的方式指学生出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3.体会《走遍天下》中多种表达方法的好:( 1)假的情境。
比如文章的开就做了一种假,者留下了遐想的空。
很有趣味性,吸引者。
( 2)多运用比的写法。
A你喜的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里把比成朋友、家。
正如“旧不百回熟,深思子自知。
”从里我感受到作者的喜。
B把比成随想去就去的故地,又把比成自己的伴。
C小:正是些切的比,充分表达了作者之情,读书之法。
《我的“长生果”》这一课也充分地运用了比喻的写法。
我们来找一找,体会 4. 写法的好处:(1)“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这个比喻,我觉得特别贴切。
”思考,为什么这样比喻?好在哪里?(2)我们再来看两个比喻句。
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过山谷。
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学生互相交流比喻句的妙处。
)教师小结:正是这四个比喻句,把那种少年读书时的愉悦感受,变得生动形象,让我们心里似乎也出现了这种美妙的感觉。
【设计说明:教学中,我们只要充分利用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发现句式特点、表达特色,运用自主品味、发挥想象等方法开展学习,就能帮助学生真切地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表达方法。
】学习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内容是教科书16 页日积月累。
(学生读背,谈自己的理解。
)模块四口语交际与习作教学流程话题交流──奇思妙想──快速作文──交流习作板块设计板块一:口语交流话题交流(1)回忆课文内容,课文中讲到了谁的读书故事?(2)你喜欢阅读外书吗?请您说说你最喜欢的课外书的名称?(3)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的自己读书的故事,好吗?板块二:奇思妙想我能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读书的故事。
把自己的读书心得与大家交流,说一说自己读书的故事,一定是很开心的事儿。
1.奇思妙想,开启心路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如果让你介绍你最自欢的一本书,您应该怎样来写。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开头:喜欢什么书,中间:怎样喜欢的;结尾:为什么喜欢。
下面我们再来讨论一下,如果让你介绍你的读书故事,您应该怎样来写。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起因(为什么喜欢读书)→经过(读书的趣事)→结果(读书的收获和启发)【设计说明:这一环节,引领学生从整体上把我本次的习作要求,帮助学生理顺习作的思路。
】2.写法提示关于写作方法你还有什么要提示同学们的么?3.构思习作自己选择一个题目,回忆一下自己的读书生活,简单地写出行文思路。
小组内互相交流、补充。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写,通过交流,回忆学会描述生活细节的方法。
然后引导学生回味生活,找出关于读书的生活细节,拟定习作的思路,为快速行文做好铺垫。
】板块三:快速行文学生独立习作,快速行文。
要求 30 分钟内完成 500 字左右的习作。
教师巡视指导、点拨、提示。
【设计说明:本环节力求让学生放松习作的紧张心理,提高习作效率。
教师的巡视点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难题。
使学生较快地写出习作的初稿。
】板块四:作文互评1.自我欣赏,同伴交流自己阅读自己的初稿,划出自己最得意的词语,最出彩的句子。
改正自己作文中的错别字和不通顺的地方。
小组内互相交流,学习别人的精彩之处,帮助别人修改文章。
2.师生共评老师选择佳作,集体评议。
注意找出精彩的词语、句子,加以评点。
选择新颖的开头和结尾的方法,加以评说。
先让学生评议,然后再由老师归纳。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互相评价,互动阅读,重视习作过程的指导掌握文章的章法技巧。
】第二部分读整本书教学设计《城南旧事》──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读整本书教学设计阅读目标1.了解故事的内容,梳理故事的脉络构思。
2.找出故事的主旨,并通过提取信息加以说明。
3.点评书中的人物,感受人物命运,与人物情感产生共鸣,受到熏陶。
4.联系个人生活实际,谈论童年生活,懂得童年的珍贵。
学习过程一、话题交流(一)聊人物1.故事中这些人物,你认为主要人物是谁?2.在英子心目中妞儿、秀贞、中年男子、爸爸、宋妈、兰姨娘分别是什么样的人?在你心目中,他们又是什么样的人?3.生活中你认识的人中谁比较像故事中的人物?说说理由。
4.你想对故事中的谁说点什么?【设计说明:在这一环节中,引领学生关注人物,这是孩子们读书最关注的方面,关键是让学生能对人物行为做出反应,提出个人的观点。
】(二)聊童年以下几个话题中选择其中的一个聊一聊。
1.你的童年生活如何,最值得珍贵的回忆是?2.父母对你的影响。
3.现在的你如何看待自己的童年?4.如果可以再过一次童年,你还有什么想法?【设计说明:故事讲了林海音的童年故事,让学生就这几个话题来回忆或者是重温自己的童年,发现原来自己的童年也是一本书。
学生在话题的谈论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并受到故事中作家对童年的留恋这种感情熏陶。
】(三)聊主题1.你认为这是写了一个关于什么的故事?在书中找出相应的段落或章节加以说明。
2.全班交流,每组选出代表发言。
教师板书关键词语。
3.讨论交流(1)你认为作家想要告诉我们什么?(2)你对此持有什么样的看法和想法?【设计说明:找出故事的主旨才能真正的了解作家的写作意图,学生发表个人的见解,尊重学生个性的解读,能从篇章多处摄取信息,并结合实际生活谈书中所涉及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