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作者单位:100730卫生部北京医院全自动血培养系统临床应用评价张秀珍 宣天芝 胡云建摘要! 目的 评价全自动血培养系统Bac T /Alert 系统的功能及影响因素。
方法 1800份血标本应用Bac T /Alert 系统的分析结果对其分离阳性率、假阳性率、阳性最早出现时间及所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进行讨论和评价。
结果 1800份血液标本用BacT/Alert 全自动血液培养仪检测,检出阳性标本363份(20.2%);平均假阳性率为1.6%;系统总体阳性出现时间分别为∀10小时占20.8%;10~24小时占41.6%;24~48小时占35.6%;超过48小时报告阳性占2%。
结论 BacT/Alert 系统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快速、正确等优点,严格控制各项操作条件是正确报告的关键。
关键词! 血培养系统 细菌Clinical evaluation of BacT/Alert and the factor for false positive Zhang Xiuzhen ,Xuan Tian zhi ,Hu Yun jian.Bei j ing H ospital ,Beijing 100730Abstract ! Objective To evaluate function and Analyze the factor for false posi tive for BacT/Alert blood culture system.Methods A total of 1800blood culture sets were obtained from inpatients and outpatien ts.For each culture 8ml of blood was i nocu lated into both the aerobic and anaerobic standard bottle of BacT /Alert sys tem.We evaluated positive rates,false positive rates 、speed and the ability to detect aerobic anaerobic and facul ta ti vely microorganism.Results In a total of 1800culture sets,363cases were obtai ned positive.positive cases were distribu ted in respiratory,emergency and IC U department.To calculate the time of 101strains,20.8%were found positive in less than 10hours,41.6%positive in less than 24hours,35.6%positive d urin g 24~48hours.and 2%positive over 48hours.Among the 1119strains, 1.6%were false positive.Conclusion The automated blood system BacT/Alert appears to be of speedy,reliable,and labor saving features.Key w ords ! Blood culture system Organism第三代全自动血培养Bac T/Alert 、VITAL 和Bactec 9120等系统的引进和临床应用,为败血症及严重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快速正确的报告,在临床细菌学快速诊断的过程中迈出了一大步。
但无论是欧加隆的Bac T/Alert 系统、生物梅里埃的VI TAL 系统或B D 公司的Bactec 9120系统,其功能的拓展和良好的发挥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标本采集状况、使用者操作水平、仪器放置环境和保养等。
为此,我们将1800份血液标本在Bac T/Alert 系统培养结果作一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作简略讨论。
材料与方法1 标本来源:血液样本来自本院门诊、急诊及各病区,发热、有全身感染症状患者。
部分样本来自外院送检标本。
2 血培养瓶:一次性全封闭血培养瓶为Bac T/Alert 系统专用瓶,购自欧加隆公司。
3 标本采集:按常规方法进行;使用抗生素一周以内者用普通培养瓶;使用抗生素一周以上者用高渗培养瓶(FAN)。
要求同时做厌氧瓶培养。
儿童患者用儿童需氧培养瓶和厌氧培养瓶。
成人每瓶采血5~10ml,儿童每瓶采血3~5ml 。
4 阳性培养瓶处理:凡系统报告为阳性瓶时,应从菜单扩展功能项进入观察曲线状态,并及时转种血琼脂、巧克力琼脂和中国蓝平皿。
将血琼脂、巧克力琼脂置5%~8%CO 2培养,中国蓝琼脂置普通孵箱35#培养。
每一阳性培养瓶必须做涂片、革兰染色并做直接药敏试验。
将涂片结果通知临床作为血液培养的一级报告。
培养次日将直接药敏报告通知临床医生作为二级报告。
并将分离出的菌落做标准药敏试验和鉴定,经16~20小时培养后,作最终血液培养报告。
5 阴性瓶处理:当系统指示有培养瓶已到预置的报告时间时(可根据不同标本培养目的设置5天、297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8年9月第21卷第5期7天或10天),按常规步骤卸瓶,用无菌注射器或系统附带采样针取材转种血琼脂、中国蓝琼脂,必要时加巧克力琼脂,置35#18~24小时培养,若无细菌生长方可报告血液培养无菌生长。
结果1 分别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无乳链球菌等10种不同菌株配制成1∃102CFU/ml菌悬液,按常规操作注入1ml菌悬液到Bac T/Alert系统血培养瓶,厌氧菌培养注入BacT/Alert系统厌氧培养瓶,分别置系统内做模拟培养。
结果显示: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在4小时即报告阳性,无乳链球菌、绿脓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在7小时即出现阳性曲线,大肠埃希菌、沙门菌需12小时,金黄色葡萄球菌需18.5小时,厌氧细菌需8~14小时不等。
结果与有关文献报道一致[1~3]。
2 随机取临床分离菌101株,经系统数据管理系统统计其阳性报告时间,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平均阳性报告时间是22.2小时;大肠埃希菌为11.5小时;肠球菌为15.8小时;真菌是17.3~35.1小时;厌氧菌平均为24.3小时。
总体阳性报告时间小于等于10小时占20.8%;10~24小时占41.6%;24~48小时占35.6%;大于48小时出现阳性占2%。
3 随机统计1997年1~12月一年中Bac T/Alert 系统培养的阳性率和假阳性率。
1997年自1月~12月中各月出现假阳性率稍有差异,最低的月份是4月和11月,最高的是8月、10月和12月,分别为2.4%、3.7%和3.7%。
平均为1.6%,这结果与有关文献报道基本一致[3]。
4 1800份血液样本于Bac T/Alert系统培养,363份获得阳性结果,阳性率20.17%。
所分离的病原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6.5%)和大肠埃希菌(11.8%)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动杆菌和白色念珠菌。
布鲁菌、胎儿弯曲菌、J K 棒状杆菌、肺炎链球菌、嗜血杆菌等苛养细菌感染样本,均获得阳性结果,见附表。
5 血液培养阳性分布最高病区是呼吸科、急诊室、重症监护病房、肿瘤及血液病病区。
其次是老年病区,分别占13.8%、13.8%、11.3%、11%、10%和9.3%。
外院送检标本阳性率远高于本院标本,为21.3%。
附表 1800份血标本中检出有临床意义的病原菌细菌名称株数百分率(%)大肠埃希菌4311 8其他肠杆菌科细菌6217 1不动杆菌属226 1绿脓假单胞菌92 5其他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113 0布鲁菌10 3鲍特菌30 8多杀巴斯德菌10 3类志贺邻单胞菌10 3拟杆菌属*113 0无芽胞革兰阳性菌*185 0肠球菌属205 5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621 0金黄色葡萄球菌164 4溶血链球菌71 9草绿色链球菌82 2J K棒状杆菌51 4胎儿弯曲菌20 5人心杆菌30 8念珠菌属4412 1合计363100 0*厌氧菌讨论理想的血液分析系统是既有高灵敏度,又有特异性,但灵敏度和特异性是一对相互制约的条件,常常为达到高灵敏度而导致不可避免的假阳性。
作为研制人员,往往以达到灵敏度为其主要目标,所以假阳性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
但假阳性又是可以预防的,严格控制以下条件可使假阳性下降至最低频率。
1 当血液病患者或严重感染患者全血白细胞数大于10∃109/L或大于10∃106/ml可引起假阳性。
2 肺炎链球菌和脑膜炎奈瑟菌有自溶酶,当系统报告阳性后,如不及时转种,细菌自溶,而转种平皿不生长,出现假的假阳性(真阳性)。
经试验证明当系统警报阳性时,若延迟48小时转种,生长曲线会下滑并转种后无细菌生长。
3 每瓶注入血量不应超过12ml,否则可引起假阳性。
4 温度不稳定是引起假阳性的重要原因,如培养瓶从冰箱取出立即抽血;系统周围环境温度超过25#;打开系统门时间过长均可引起系统内温度变化,而导致假阳性。
298Chin J M ed Lab Sci,September1998,Vol21,No.55 培养瓶放入温箱内在2小时之内不得转动和变位,否则会引起假阳性。
6 实验室收到需氧培养瓶时,应在进气后置室温15~20分钟,再放入系统振摇培养。
7 培养瓶超过失效期2个月后,仍使用,会引起假阳性。
本研究中分析18份假阳性瓶产生原因,其中有8份是属值班人员收到标本后因某种原因未放气所致,有4份属患者白细胞计数大于106/ml,标本来自血液病病房。
其他6份未找到原因,但大多发生在7、8、9,3个较炎热的季节,可能与室内温度不稳定有关。
本次总结1800份血液培养中发现一份假阴性,培养瓶至第7天从报告阴性结果中,转种出绿脓假单胞菌,且直接培养液涂片菌数甚多,分析原因可能是生长指数过高所致。
我们认为以上各项只要检验人员严格遵守系统手册中的各项规定,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假阳性也是可以避免的。
参考文献1Ortiz J,Soriano G,Coll P.Early microbio l ogic diagnosis of s 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 toniti s w i th Bac T/Alert.J Hepatel,1997,26:839 841.2Snyder J paris on of BacT/Alert FA N medium with BACTEC NR 660plus26A medium.J Cli n M icrobiol,1996,34:1327 1329.3Engler HD,Fahle GA,Gill VJ.Clinical evaluation of the Bac T/Alert and is olator aerobic blood culture s ystems.Am J Clin Pathol,1996,105: 774 781.(收稿:1998 04 17 修回:1998 07 16)(本文编辑:毛家都)299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8年9月第21卷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