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厂房(优德二期)工程应急救援总预案编制人:刘洪冰审核人:曹兵施工单位:南通五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二零一二年三月十五日编制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第一章总则1.1 编制目的:优德2#厂房、泵房工程项目经理部,为规范承建的昆山市优德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2#厂房、泵房工程,位北门路、优德路。
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提高项目部处置生产安全事故能力,快速、有序、高效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危害,有效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生产安全、环境保护,促进和谐四航、社会稳定。
1.2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结合项目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主要事故类型,本应急预案体系由7个专项应急救援预案构成:1.2.1 触电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2.2火灾和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 2.3 中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2.4 起重伤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2.5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2.6食物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2.7防风、防雷应急救援预案1.3 应急工作原则1.3.1以人为本,科学管理。
把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首要任务,在事故未发生时充分做好预防工作;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营救受伤人员,组织撤离或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险区域内的其他人员;项目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对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统一领导,形成高效反应机制,及时、有效地整合内部资源、社会资源,形成合力的中交四航局湛江港工程项目经理部应急救援体系。
1.3.2“三优先”原则。
“以人为本”,以救援人员优先、以防止事故扩大优先、以保护环境优先的原则。
1.3.3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事故灾难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
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
第二章优德在建工程危险性分析2.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昆山市优德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2#厂房、泵房工程,位北门路、优德路。
2#廠房建筑面积:9650平方米,泵房建筑面積為211平方米。
该工程2#廠房为框架结构,2层局部3层。
由昆山市城建发展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抗震设防为六度。
本工程室内地坪±0.00同地质报告中BM点,室外高差为200㎜。
2.1.1工程名称:2#厂房。
2.1.2工程地址:北门路、优德路。
2.2工程危险性分析本项目工程,施工现场各班组同时施工,交叉作业影响大。
施工分部分项工程有:浇筑砼、砌墙、钢筋加工与连接、模版安装与拆除、水电安装等作业。
重大危险源活动过程主要包括有高处作业、起重作业、交叉作业、临时用电、工程机械、施工机具等。
因此必须加强安全监督管理,杜绝违章作业行为,以确保施工生产安全、顺利进行。
2.3危险源辨识及风险分析(见附表1:《重大危险源及其风险评价、控制措施一览表》)第三章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项目部成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本项目部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任务,编制相关实施细则和程序文件,建立安全组织机构网络系统。
3.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3.2.1应急处理机构2#厂房(优德)应急处理机构、安全领导小组联络电话3.2.2应急指挥机构小组成员的职责:3.2.2.1分析判断本工程事故、事件的受影响区域、危害程度,确定相应警报级别、应急救援级别;3.2.2.2组织制定和批准本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3.2.2.3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协调各应急救援工作组进行应急救援行动;3.2.2.4报告公司与地方安全生产归口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应急反应组织或机构进行联系,通报事故、事件或灾害情况;3.2.2.5评估事态发展程度,决定升高或降低应急救援级别;3.2.2.6决定救援人员、员工从事故区域撤离,保证现场抢救和现场外其他人员的安全;3.2.2.7根据事态发展,决定是否请求外部援助;3.2.2.8决定请求地方政府组织周边群众从事故受影响区域撤离;3.2.2.9协调物资、设备、医疗、通讯、后勤等方面给以支持;3.2.2.10宣布应急结束、组织、指挥恢复生产和生活;3.2.2.11决定本工程项目部各类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3.2.3项目部应急处理小组成员的组织机构:项目部成立突发事故应急处理小组(安全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分管安全的副经理任副组长,成员由工程部成员、办公室成员、班组负责人组成。
当突发事故发生时,作业队负责人即列入指挥小组的组成人员。
突发事故应急处理小组日常办公室设在2#厂房项目部,主要职责为:3.2.3.1贯彻执行国家及地方政府关于处理突发事故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结合项目部实际组织实施;3.2.3.2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落实防范措施,避免和减少突发事故的发生;3.2.3.3突发事故发生后,负责组织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加强指挥调度,控制事态发展,减少事故损失;3.2.3.4负责突发事故应急处理的对外沟通、协调工作,并按规定向上级报告;3.2.3.5负责轻伤事故、3人以下中暑和中毒事故、一般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
第四章预警行动4.1 危险源监控与预防措施项目部将施工生产中潜在的危害因素告知每一位员工及相关人员,通过对潜在危害因素存在原因的分析,制定应急措施、专项的安全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隐患整改措施等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可作为施工方案的一部分,在开展生产前和技术交底时一起传达给有关人员。
预防措施制定必须经项目部领导批准后方可执行。
对于有重大影响的预防措施,必要时报上一级单位审批。
预防措施要按计划实施,项目部的安全环保部门对预防措施进行监督,如实施部门未按计划采取预防措施,应马上向分管领导报告并采取补救措施。
相关责任部门对预防措施实施效果进行跟踪验证,评审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若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应重新分析制定措施直至达到预期效果为止。
实施过程中应及时了解预防措施不足的信息,如相关方的意见和反馈,员工的反映等,并及时补充、完善相关预防措施。
项目部通过定期安全检查、经常性安全检查、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安全检查、专项安全检查、综合性安全检查、不定期地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检查,加强对危险源的监控。
安全检查可以是常规检查、安全检查表法、仪器检查法等。
检查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确定检查对象、目的、任务;查阅、掌握有关法规、标准、规程的要求;了解检查对象的工艺流程、生产情况、可能出现危害的情况;制定检查计划,安排检查内容、方法、步骤;准备必要的检测工具、仪器、书写表格和记录表。
实施安全检查可以通过访谈、查阅文件、现场检查、仪器测量等方法来获取信息。
之后,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和检验,并及时做出决定进行处理。
4.2 项目部的预警行动重大危险源对象在大多数时间运行在安全状况下。
当被实时检测的危险源对象的各种参数超出正常值界限,向事故方向转化,而不采取应急控制,就会引发事故;或者已发生事故。
在这两种情况下,项目部启动应急预案。
项目部现场人员或监控人员当发现有危急险情或者危险源的各种参数超过正常值界限或已发生事故时,要迅速、及时上报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并同时展开初步救援行动。
安全领导小组接到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信息后,一方面,按照应急预案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并通知有关部门采取相应行动预防事故发生,同时向当地相关政府部门及公司报道。
另一方面,准确判断险情的危害性大小和事故级别,迅速、及时告知相关人员撤离险情发生地。
4.3信息报告与通知4.3.1 建立事故应急报告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流程图4.3.2事故应急报告专项接受部门为安全环保部,专项接受人为现场负责人或专职安全员。
4.3.3现场发生事故,事故人或目击者应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或专职HSE管理员报告事故的基本情况,基本情况包括:⑴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⑵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伤害程度、涉及范围;⑶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⑷事故发生后已采取的措施及当前事故的抢险情况等。
4.3.4现场负责人或专职HSE管理员接到现场事故报告后,在组织现场人力、物力进行抢救的同时,须立即向应急救援总指挥报告,由应急救援总指挥根据事故发展趋势、影响大小,组织各事故救援工作组进一步开展事故救援工作。
4.3.5应急救援总指挥根据事故发展趋势、损失大小,做出处理和进一步报告的决定。
使事故能及时得到控制,损失较小的,则组织内部力量自行处理;事故扩大趋势,超出本项目部应急反应能力,或者人员、财产损失较大达到公司或政府的报告标准,应立即向公司安全监督科、地方安全生产归口管理部门及其应急反应机构报告,获取外部救援帮助。
4.3.6应急处理联络方式4.3.6.1 事故应急处理小组(安全领导小组)成员的手机要24小时开通。
4.3.6.2日常联络电话:项目部建立应急处理指挥小组(安全领导小组)联络电话(附后)。
4.3.6.3应急救援电话:4.3.6.3.1火警:119 救护:120 治安:1104.4信息上报安全事故发生后,项目部或在场人员应当用最快捷的方式报告事故发生情况,拨打120、119等急救电话,并立即报告公司。
4.4.1公司接到各级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后,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4.4.2按事故严重等级,将信息上报方式分为三类。
4.4.3事故报告主要内容4.4.3.1安全事故报告人员在向上级报告安全生产事故灾难时,应提供以下情况:⑴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位置;⑵事故类型;⑶伤亡情况及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评估;⑷事故涉及的危险材料性质、数量;⑸事故发展趋势,可能影响的范围,现场人员和附近人员分布;⑹事故的初步原因判断;⑺采取的应急抢救措施;⑻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救援抢险的事宜;⑼事故的报告时间、报告单位、报告人及电话联络方式。
4.4.3.2车辆交通事故报告的主要内容⑴发生事故时间:年月日时分⑵发生地点(经纬度或航段或具体地点):⑶工地现场损失程度:死亡人数:A受伤人数:B⑷事故原因:4.5信息处理⑴接到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后,项目部事故应急处理小组(安全领导小组)组长立即报告公司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根据事故性质和严重程度以及项目部的请求,通知公司相关部门和机构,做好应急救援准备或立即赶往事故现场。
⑵公司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要立即成立专家组,组织专家对事故危害进行研判,确定事故影响的范围及可能影响的人数,从而对警情做出准确及时判断,初步确定响应级别,并密切关注事态进展。
如果事故不足以启动应急救援体系的最低响应级别,则应向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提出报告意见。
⑶公司各相关部门和机构接报后,应立即了解掌握事故情况,组织协调事故抢险救灾和调查处理等事宜,并及时向公司领导反馈情况。
⑷按照有关规定,公司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接到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后,应在规定时限内立即上报当地政府有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