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总则1.1编制目的 (1)1.2编制依据 (1)1.3适用范围 (1)1.4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 (1)1.5应急工作原则 (2)第二章工程危险性分析2.1工程概况 (2)2.2码头与引堤工程危险性分析 (3)2.3危险源辨识及风险分析 (3)第三章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 (2)3.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3)3.2.1应急处理机构 (3)3.2.2应急指挥机构小组成员的职责 (3)3.2.3项目部应急处理小组成员的组织机构 (4)第四章预警行动4.1危险源监控与预防措施 (4)4.2项目部的预警行动 (5)4.3信息报告与通知 (5)4.4信息上报 (6)4.5信息处理 (7)4.6信息传递 (8)第五章应急响应5.1应急分级 (9)5.2响应程序 (10)5.3应急结束 (11)5.4信息发布 (11)5.5后期处置 (11)5.6应急结束与现场恢复 (11)第六章保障措施6.1事故抢险救援组织 (12)6.2信息与通讯保障措施 (12)6.3物资与运输保障措施 (12)6.4人力资源保障措施 (12)6.5医疗卫生保障措施 (12)6.6经费保障措施 (12)第七章培训与演练7.1培训 (13)7.2演练 (13)第八章奖惩8.1表彰或者奖励 (13)8.2惩罚或者责任追究 (13)第九章附则9.1术语和定义 (14)9.2相关术语解释 (14)9.3应急预案备案 (14)9.4应急预案维护和更新 (14)9.5应急预案制定与解释 (15)9.6应急预案实施 (15)第十章专项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一、淹溺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1、事故类型及危险程度分析 (15)2、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5)3、淹溺事故的预防措施 (16)4、报告制度与应急处置 (16)二、触电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1、事故类型及危险程度分析 (17)2、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7)3、触电事故的预防措施 (17)4、报告制度与现场应急处置 (18)三、火灾和爆炸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1、事故类型及危险程度分析 (19)2、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9)3、火灾和爆炸事故预防措施 (20)4、报告制度与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20)四、中暑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1、事故类型及危险程度分析 (21)2、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21)3、中暑事故预防措施 (21)4、报告制度与现场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22)五、起重伤害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1、事故类型及危险程度分析 (23)2、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23)3、起重伤害事故的预防 (23)4、报告制度与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24)六、高处坠落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1、事故类型及危险程度分析 (24)2、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25)3、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 (25)4、报告制度与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26)七、船舶溢油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1、事故类型及危险程度分析 (26)2、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26)3、溢油事故的预防 (26)4、报告制度与现场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27)八、食物中毒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1、事故类型及危险程度分析 (27)2、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27)3、食物中毒事故的预防 (27)4、报告制度与现场处置措施 (28)九、船舶交通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1、事故类型及危险程度分析 (28)2、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28)3、船舶交通事故的预防 (29)4、报告制度与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0)十、车辆交通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1、事故类型及危险程度分析 (30)2、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30)3、车辆交通事故的预防 (30)4、报告制度与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1)十一、防风、防雷应急救援预案1、事故类型及危险程度分析 (31)2、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32)3、防风、防雷的准备工作 (33)4、报告制度与现场处置措施 (34)附表1、中交四航局湛江港工程项目经理部领导小组成员联系电话 (34)2、中交四航局湛江港工程项目经理部应急救援船舶、车辆表…………………………34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第一章总则1.1 编制目的:中交四航局湛江港工程项目经理部,为规范承建的湛江港霞山港区散货码头工程水工码头和软基处理工程,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提高项目部处置生产安全事故能力,快速、有序、高效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危害,有效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生产安全、环境保护,促进和谐四航、社会稳定。
1.2 编制依据1.2.1《安全生产法》1.2.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1.2.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2.4《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1.2.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1.2.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破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2.7《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1.2.8局综合管理体系文件:《高处施工作业指导书》、《船舶出海航行作业指导书》、《防台防洪作业指导书》、《起重机械起重安装作业指导书》、《施工现场安全用电作业指导书》、《施工现场食堂管理制度》、《高温作业管理规定》、《危险品管理规定》、《消防工作管理规定》1.2.9五个工程各《施工组织设计》1.2.10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
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中交四航局湛江港工程项目经理部所承建的湛江港霞山港区散货码头工程水工码头和软基处理工程施工期间发生的一般事故(较小)及以上等级的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一般及以上等级的船舶交通事故、三级重大及以上等级的自然灾害事故、一般及以上等级的食物中毒事故。
1.4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结合项目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主要事故类型,本应急预案体系由11个专项应急救援预案构成:1.4.1淹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4.2 触电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4.3火灾和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 4.4 中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4.5 起重伤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4.6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4.7船舶溢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4.8食物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4.9船舶交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4.10车辆交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4.11防风、防雷应急救援预案1.5 应急工作原则1.5.1以人为本,科学管理。
把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首要任务,在事故未发生时充分做好预防工作;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营救受伤人员,组织撤离或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险区域内的其他人员;项目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对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统一领导,形成高效反应机制,及时、有效地整合内部资源、社会资源,形成合力的中交四航局湛江港工程项目经理部应急救援体系。
1.5.2“三优先”原则。
“以人为本”,以救援人员优先、以防止事故扩大优先、以保护环境优先的原则。
1.5.3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事故灾难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
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
第二章湛江港在建工程危险性分析2.1 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湛江港,地理位置为我国南疆广东省雷州半岛东北部,濒临南海,面向东南亚,西倚北部湾,背靠大西南,毗邻广西、海南二省,是我国大陆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和大洋洲各国港口航程最短的重要港口,在亚太经济圈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工程招标范围:本次招标范围为30万吨级卸船泊位一个(结构40万吨级)、5万吨级装船泊位一个(结构7万吨级),包括连接30万吨泊位的引桥、5万吨级泊位的接岸结构、东南围堰和护岸、及约95.45万平方米软基处理等施工。
工程规模及结构型式水工结构:本工程水工建筑物包括:1个30万吨级散货泊位(结构按40万吨设计)和1个5万吨级散货泊位(结构按7万吨设计),包括连接30万吨级泊位的引桥、5万吨级泊位的接岸结构、东南围堰和护岸。
码头设计使用年限50年。
地基处理:本次地基处理总面积为954514m2,其中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区(A 区、D区、E区、F1区)面积为905752m2,仅真空预压区(B区-土建区)面积为7847m2,堆载预压区(C区)面积为4836m2,回填砂振冲区(F2区)面积为36079m2。
2.1.1工程名称:湛江港霞山港区散货码头工程水工码头和软基处理工程。
2.1.4工程地址:广东湛江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霞山港区。
2.2码头、土建、护岸工程危险性分析本项目工程,地处于雷暴频繁、雾重、能见度差、高温、多雨、台风较多的地区。
海上既有在码头旁边港内作业的各类施工船舶挖泥船、绞吸船、泥驳、打桩船、吹砂船、方驳、拖轮等,又有来往的运桩船、运沙石料船、工作船、交通船等船舶。
而码头施工现场毗邻油气库及管道,属火灾高危控制区域,消防安全工作责任重大。
施工现场各单位、各班组同时施工,交叉作业影响大。
施工分部分项工程有:海上沉桩、挖泥、抛石、陆域预制、现浇、梁板及扭王块安装等作业。
重大危险源活动过程主要包括有:临水作业、高处作业、起重作业、交叉作业、临时用电、施工船舶,工程机械、车辆、施工机具等。
因此必须加强陆地和水上安全监督管理,杜绝违章作业行为,船舶要严格执行海上航行避撞规则,必须严格执行动火证审批制度,以确保施工生产安全、顺利进行。
2.3危险源辨识及风险分析(见附表1:《重大危险源及其风险评价、控制措施一览表》)第三章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项目部成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本项目部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任务,编制相关实施细则和程序文件,建立安全组织机构网络系统。
3.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3.2.1应急处理机构组长:陈池副组长:李聪邹朋高苏在东成员:卢新标、陈清、邓峰、尹援溪、李双利、谷告柏、刘江、叶运华、丁广杰、王清花、雷艳、张东莲、肖秀珊、安全部:毕永刚、庞东明3.2.2应急指挥机构小组成员的职责:3.2.2.1分析判断本工程事故、事件或灾情的受影响区域、危害程度,确定相应警报级别、应急救援级别;3.2.2.2组织制定和批准本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3.2.2.3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协调各应急救援工作组进行应急救援行动;3.2.2.4报告公司与地方安全生产归口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应急反应组织或机构进行联系,通报事故、事件或灾害情况;3.2.2.5评估事态发展程度,决定升高或降低应急救援级别;3.2.2.6决定救援人员、员工从事故区域撤离,保证现场抢救和现场外其他人员的安全;3.2.2.7根据事态发展,决定是否请求外部援助;3.2.2.8决定请求地方政府组织周边群众(船舶)从事故受影响区域撤离;3.2.2.9协调物资、设备、医疗、通讯、后勤等方面给以支持;3.2.2.10宣布应急结束、组织、指挥恢复生产和生活;3.2.2.11决定本工程项目部各类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3.2.3项目部应急处理小组成员的组织机构:项目部成立突发事故应急处理小组(安全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分管安全的副经理任副组长,成员由工程部、机务部、办公室、安全环保部、劳资部、物资部、QA/QC 部、合约部、财务部、调度等部门、班组负责人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