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变化中的自然地理学性质

变化中的自然地理学性质


7
汇报内容
相关介绍 1 2 3 4 5 导论 自然地理学的发展 自然地理学的近今途径 新千年的趋势 结论 读后感
8
第二篇 自然地理学的发展
勾勒了西方自然地理学发展的线索, 分别对1850-1950 年和1950-1980 年两个阶段中自然地理学发展的社会氛围、影响其发展的科学哲学思想、 自然地理学各分支的发展重点及技术方法的革新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2 奠定基础:1850— 3 发展: 1950 1950—1980 2.1自然地理学所受之 3.1实证主义与后实证 影响 主义 2.2自然地理学各分支 3.2自然地理学中的数 的滥觞 量化 2.3地貌学与W.M.戴维 3.3自然地理学分支的 斯的影响 发展 2.4建立于1945—1950 3.41980年的自然地理 年的方法 学 进一步读物 进一步读物 思考题 思考题
19
自然地理学地近今途径
测年技术 由于各种新技术补充了长期适用的技术,导致测年精度 提高,对过去环境条件的解释也更细致,使年代学的内容得以大大扩展。 长期使用的技术包括:用以指示年度或季节韵律的湖泊沉积物纹泥分析; 树木年代学的树木年轮分析很有说服力地与气候记录联系起来;地形的 相对年代测定;孢粉学和包括非海洋软体动物类的其他微化石分析。其 中的某些技术得以扩展开来,包括利用化石甲虫(鞘翅类)的翅鞘提供 关于古环境气候特征的信息,因为翅鞘类对湿润环境非常敏感。此类研 究意味着年代学更加成为研究中心,而其他技术促进了地方性环境变化 序列的重建。
(K.J.Gregory)是伦敦大学地 理系荣誉退休教授、南安普敦 大学客座教授、伯明翰大学名 誉教授、利弗休姆基金会 1998—2000年荣誉会员。
翻译:蔡运龙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 自然地理学博士生导师。主要研 究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综 合自然地理学、区域(旅游)开 发与规划、环境变化的人类方面、 可持续农业等。
22
汇报内容
相关介绍 1 2 3 4 5 导论 自然地理学的发展 自然地理学的近今途径 新千年的趋势 结论 读后感
23
第四篇 新千年的趋势
9 全球自然地理学 9.1 一种更趋全球化的自然地 理学 9.2 技术的发展 9.3 全球变化情景 9.4 自然地理学家的未来贡献 进一步读物 思考题
10 10.1 10.2 10.3 10.4
17
自然地理学地近今途径
研究自然环境中的过程不可能离开时间,尽管乔利(Chorley,1966) 区分了不受时间影响的方法和受时间束缚的方法。为分析起见,本书将 时间序列分成四种类型: 连续时间,这意味着不停对的观测,比如河流流量的连续记录; 量子化时间,采用虚实段划分的时间,例如测量降水量的日或周; 离散时间,兴趣集中在时间的延续段和单位时间的时间频率; 采样时间,观测只能在特定的时期进行,例如测量植物时间生长的 周。
3
以 年 代 为 序 分 成 三 大 部 分
第一 部分
涵盖了1850—1980年的学科发展情况, 回顾了自然地理学从奠基到近期的发 展过程
第二 部分
考察了该学科近今的各种研究途径
第三 部分
展望了该科学在新千年的发展趋势, 特别关注在全球尺度和文化层面上的 创新之路
4
汇报内容
相关介绍 1 2 3 4 5 导论 自然地理学的发展 自然地理学的近今途径 新千年的趋势 结论 读后感
6
导论
自然地理学的定义
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97)自然地 理学已经演变为许多相互交织的次级领域。 自然地理学的工作定义: 自然地理学专注于陆地表层及其外围的特征和形成过程,重视 对于了解当代地球环境必不可少的空间变异和时间变化,其目 的是认识地球自然环境怎样成为人类活动的基础并受人类活动 的影响。自然地理学通常分为地貌学、气候学和生物地理学。 它的研究需要数学模拟、统计模拟以及遥感方面的专门技术, 它受益于与其他学科如地质学、生物学和工程学的协作。在许 多国家,自然地理学的学习和研究与人文地理学有密切的联系。
5
第一篇 导论
概括了各时期自然地理学的性质, 剖析了西方自然地理学地位的 变化历史及其影响因素。
1 绪言 1.1 文献简介 指出本书如何补充了其他的新近出版物 1.2 背景考察与关联城 概述了关于背景的若干考察 1.3 自然地理学的一种表达 用自然地理方程表达式对自 然地理学方法进行了总结 1.4 行文方法 阐述了本书的结构 进一步读物 思考题
20
自然地理学地近今途径
7 人类活动
虽然整个20世纪人类活动的影响一直在增强,但在50—60年代 以前并没有引起自然地理学家的深切关注。正如第5章、第6章中指出 的那样,收到优先关注的是人类活动以前的环境变化,或者不受人类 影响的环境过程研究。尽管人类—环境关系的论题始终没有远离地理 学研究的核心,但上述局面仍然盛行,甚至对很多人一直是压倒的论 题。本章简要介绍研究人类活动的先行者(7.1),然后评述用以建 立起人类活动影响程度研究的方式(7.2),继而是地球灾害研究途 径(7.3)和提供地理研究热点的城市自然地理学(7.4),最后阐述 对于自然地理学视野、内容和焦点所产生的含义(7.5)。
12
汇报内容
相关介绍 1 2 导论 自然地理学的发展
3
4 5
自然地理学的近今途径
新千年的趋势 结论 读后感
13
第三篇 自然地理学地近今途径
4 环境系统 4.1 科学中的系统 4.2 系统途径在自然地理学中的发展 4.3 系统方法的采用 4.4 作为环境系统焦点之一的力能学 4.5 力能学、建模和过程 进一步读物 思考题 5 环境过程 5.1 聚焦环境过程 5.2 过程研究的途径 5.3 自然地理学分支中的过程 5.4 过程的格局 5.5 时间过程 5.6 过程研究的地位 进一步读物 思考题 7 人类活动:一个越来越盛行的 论题 8 自然地理学应用与环境管理
18
自然地理学地近今途径
6 环境变化
环境变化、景观演化和景观年代学一直是自然地理学长期研究的 论题,其主题与几条明显不同的途径相关,并包含创新的方法和日益 适时的研究。早期的研究途径依赖已有的景观演变模型和第四纪地质 研究,两者在最初都似乎遭遇自然地理学家的严峻挑战,他们将重点 放在环境系统、环境过程或人类活动上。然而,源于这三个途径也源 于第四纪科学演变的各种发展增强了对环境变化研究的认识,也加强 了令人激动的环境变化研究方法。本章概述早期的各种模型(6.1) 和第四纪科学的基础(6.2);随后介绍促进了第四纪科学研究的各 种成熟技术,包括测年技术(6.3);然后评价环境系统和环境过程 研究在这方面的贡献(6.4)以及人类影响研究的贡献。最后,强调 了与近今阶段环境变化研究的联系和多学科途径(6.5)。
文化自然地理学 朝向文化性的自然地理学 几条文化线索 走向环境设计? 未来的文化论题—我们要走 多远? 10.5 扩展自然地理学方程 进一步读物 思考题
11
自然地理学的发展
数量化的出现导致几方面的结果:
寻求新的统计技术并应用于自然地理学,但有时不够关注数据 的质量,在用相关技术来探究问题时,也不够关注程序化的细节; 地理学或自然地理学的拥护者得到了一连串技术,但有时却没 有真正的概念框架; 通过模型、系统和网络所获得的概念进展,有时成了各种技术 之选择性表达的载体; 数量化的影响在自然地理学所有分支之间并不平衡。(书中列 举大气圈、地貌学、生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的表现)
6 环境变化 6.1 景观变化模型 6.2 第四纪科学 6.3 包括测年的技术发展 6.4 时间变化的概念方法 6.5 多学科趋势 进一步读物 思考题
14
自然地理学地近今途径
概述
说明了20 世纪后期自然地理学研究问题的不同途径, 分别从 环境系统、环境变化、环境过程、人类活动影响及自然地理学的 应用与环境管理研究等角度来对该时期自然地理学的著作和文献 进行全面归纳。着重从各研究专题由来、科学方法论、在自然地 理学各分支中的体现及该专题研究的焦点和待解决的问题等视角 分析, 如在环境系统研究专题中提出系统动态应用研究的焦点是 能流分析, 并对目前能量地理学、能量流动原则、生物力能学、 自然环境力能学等经典观点的综述并提出应用方向
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自然地理学的发展
奠定基础:1850——1950
本章勾勒了1950年前100年自然地理学的发展线索。在19世纪, 影响深远的程式化概念包括均变论、进化、探险和调查(2.1);而 在科学和保护方面的发展则未得到迅速的采纳。对这些方面进行概 括(2.1)后,又总结了地文学和自然地理学分支学科(即气候学、 土壤学、生物地理学和地貌学)主要的程式化进展(2.2),包括W.M. 戴维斯(Davis)的影响(2.3)。指出了20世纪中期自然地理学的 发展趋势(2.4),随即概括了1945—1950年间的进展。
变化中的自然地理学性质 The Changing Nature of Physical Geography
讨论组成员: 王思文 王 闯 周禹莹 田 茜 刘佳娇 杨 飞 殷世华
汇报内容
相关介绍 1 2 3 4 5 导论 自然地理学的发展 自然地理学的近今途径 新千年的趋势 结论 读后感
2
相关介绍
作者:肯· 格雷戈里
10
自然地理学的发展
发展:1950——1980
科学哲学的发展直到1950年才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受其影响, 人们对于自然地理学的思考也发生了显著变化。1950年以前的自然 地理学文献很少提及科学思想、认识论(知识发展的理论)或实证 主义。1950年以后实现了伟大的觉醒,这主要通过归纳科学上的相 关发展(3.1)、总结数量化的影响(3.2)、研究自然地理学分支 学科的主要进展(3.3)以及探察迄20世纪80年代自然地理学所达到 的整体地位(3.4)来考察。在1950—1980年这期间,自然地理学的 性质随着技术革命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30年间及其以后的出 版物都一致认同,“自然地理学的实践者应不断从哲学思想和方法 论意识中寻求清晰性、一致性和力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