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政治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评估试卷分析

高一政治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评估试卷分析

高一政治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评估试卷分析一、试卷类型及命题指导思想1.本次考试是市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质量评估,由市教研室统一组织命题,全市51所高中共27218名学生参加了评估考试。

2.命题指导思想: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命题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施)》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为依据,结合近几年浙江省高考及学考政治试题的命题方向,既重视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又重视考查学生学科能力,试题力求联系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使用最新的素材,以学生面对的生活为起点,同时与高考及学考接轨,既有利于教学质量评估,又能为教师教学提供指导。

二、试卷特点1.考查范围:《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全书四个单元2.试卷结构:3.命题特点:(1)注重基础知识考查,凸显学科主干。

试题立足基础知识,整合教材知识,注重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以检验学生对政治学科主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如“民主管理”、“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国家利益”等等。

既考查学生对主干知识的准确理解,又考查学生对主干知识内在联系的把握及其灵活运用的能力。

同时,非常注重对书本易混点、模糊点的考查,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关注长效热点,凸显时代气息。

关注社会热点与教材知识的结合,以社会热点为背景来设置情境,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考查学生的认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户籍改革、协商民主制度、马航失联、冬奥会、五水共治等等。

(3)注重能力考查,凸显课程理念。

高中政治新课程要求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而在分析解决问题时,学生要能够具备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索问题四种基本能力。

这些问题在书本上没有现成答案,学生简单地背书是不可能解决的,这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思辨能力和概括能力,能够正确解读试题信息,调动和运用自己知识库中的知识,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索,从而较完备的描述、阐释、论证问题。

(4)体现生活教学,凸显生活理念。

试题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试题背景材料大多直接来自社会生活。

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风廉政建设等,既考查相关知识,又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三维目标”在学生思考、解决现实问题中得以落实,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5)模仿高考学考命题,凸显复习方向。

试题力求在对往年浙江省高考及学考政治试题研究的基础上,主要模仿学考试题命题的基本格式和要求,既考基础知识,又考基本能力;既考主干知识,又抓当前热点;既考学生答题的准确度,又考学生答题的速度。

(6)适当关注新版本的新提法如: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等等。

三、统计数据1.选择题共34小题,每小题2.5分,共85分,51所学校学生所得的平均分。

(表1)平均分高于2分的小题有13题,高于1-2分的小题共有17题,低于1.0分的有4个小题,分别是第1、11、17、20题。

选择题总体难度系数是0.67047,难度适中。

第1题考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

这是《政治生活》新版本中新的提法,老师授课及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不是特别在意,导致该题选B的学生比例达66.75%,错误率很高,出现了较大面积的知识混淆。

第11题考查“简政放权对政府的要求”。

需要学生能准确理解政府的相关知识并能运用于实际分析简政放权,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很多学生误选B或C。

第17题考查“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的途径”。

很多学生误选了选项四:行政诉讼制度。

这说明学生对书本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没有认识到行政诉讼制度应该是司法机关提供,其实书本明确提到主体是“国家”而非“政府”。

第20题考查“人大代表的职权”,本题不仅需要区分“人大的职权”和“人大代表的职权”,而且要理解选项中关于人大代表“决定权”和“提案权”的表述是否正确。

最后大多数学生能区分人大和人大代表的职权,却没有注意关于“提案权”的表述是错误的,属于理解问题。

2.选择题51所学校上中下三档学生平均分情况(表2)分析:从选择题的平均分来看上档生:51校全部在60分以上。

最高仙居外语学校71.18分,最低椒江育英中学63.89,相差7.29分,两者差距较大。

中档生:各校基本在55—60之间。

最高天台外国语学校60.54分,最低天台育英中学55.42分,相差5.12分。

低档生:各校均在40-50分之间。

最高仙居外语学校47.28分,最低的外国语学校41.86分,相差5.42分。

3、51所学校学生非选择题各题所得的平均分情况。

(表3)分析:非选择题总体难度系数为0.33029,难度较大,但不能忽视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的书本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

第35题第(1)题:结合各部门措施,运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知识,完成下表。

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书本知识+认真审清命题范围+有效提取材料信息。

知识范围是第三单元的单元题,主体涉及中国共产党、人大和政协,答案从材料出。

第35题第(2)题:运用“民主管理”和“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的相关知识评析小王的观点。

这是基于非选择题的题量考虑而整合了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知识,题型上是个典型的评析题,知识综合度较高,能力要求较高。

第36题:结合材料,运用“国家利益”的相关知识,谈谈对我国重视中欧贸易关系的认识。

这是一个角度较小的题目,学生如果能熟记教材知识并能准确调动,便可结合材料组织答案。

4、非选择题各学校上中下三档学生平均分情况(表4)分析:主观题上档生平均分比较高的(20分以上)学校是:天台中学21.2、天台外国语学校20.38、三门中学20.08。

中档学生主观题平均分比较高的学校是:椒江洪家中学12.46、黄岩二中12.3、中学12.12、温岭中学12.07、玉环中学12.35、三门中学12.62。

其中有些总分并不突出的学校中当学生的主观题不错,如椒江洪家中学、黄岩二中等等。

下档学生主观题平均分较高的学校是:椒江区育英中学8.73、椒江区洪家中学7.04、中学7.65、玉环楚门中学7.15、三门中学7.21。

其中育英中学和洪家中学两所总分并不理想的中学下档学生的主观题平均分还不错。

5.51所学校各学校平均分情况(表5)分析:51所学校总平均分为68.55分,高于51所学校平均分的有20所学校,分别是:一中81.65、椒江洪家中学71.86、椒江区育英学校69.62、黄岩中学76.68、黄岩九峰中学69.68、路桥中学77.74、中学81.91、临海回浦中学80.76、临海大田中学75.82、温岭中学86.08、温岭二中71.97、温岭松门中学71.45、玉环楚门中学70.47、玉环中学85.12、天台中学88.21(最高)、天台平桥中学71.43、天台育青中学72.41、仙居中学74.35、仙居外语学校75.45、三门中学77.29。

低于51所学校平均分的学校中,最低的是仙居横溪中学,平均分为47.85分,与最高分天台中学的88.21相差40.36分,学校之间的差距非常明显。

其中:选择题共85分,51所学校学生平均得分为56.99分。

高于平均分的学校共18所,其中60分以上的有12所学校,分别是:一中66.02、黄岩中学61.69、路桥中学64.25、中学65.2、临海回浦中学64.95、临海大田中学62.42、温岭中学68.26、玉环中学66.84、天台中学68.64、仙居中学61.24、仙居外国语学校62.56、三门中学61.26;低于平均分的学校共33所,平均分最低的是仙居横溪中学43.81。

非选择题得分较高的(15分以上)学校是:一中15.64、中学16.7、临海回浦中学15.81、温岭中学17.81、玉环中学18.2、天台中学19.57(最高)、三门中学16.03。

最低的学校是仙居横溪中学,为4.04分。

6、各学校学生各分数档情况(表6)分析:90分以上共19人,分别是:一中1人、黄岩中学1人、中学2人、温岭中学2人、玉环中学1人、天台中学5人、仙居中学3人、三门中学4人。

30分以下的学生共285人分别是:外国语学校29人、黄岩院桥中学17人、黄岩宁溪中学10人、临海市灵江中学15人、温岭箬横中学10人、仙居宏大中学28人、仙居横溪中学20人、三门亭旁中学22人。

7、51所学各校总体情况(表7)注:优秀分数线86.5分,优良分数线68分,合格分数线54分。

分析:从平均分看,51所学校大致分四个层次:第1层次80分以上,共6所学校;第2层次70-79分以,共12所学校;第3层次60-69分,共16所学校;第4层次50-59分,共16所学校;而仙居横溪中学最低,为47.85分。

从优秀生人数看,温岭中学和天台中学507人,占绝对优势,此外,以下学校优秀人数在100人以上,分别是:一中310、黄岩中学204、路桥中学218、中学357、临海回浦中学375、临海大田中学216、玉环中学224、仙居中学219、三门中学208;而其中有5所学校优秀生人数为0人,分别是:椒江区振华高级中学、黄岩宁溪中学、温岭泽国中学、仙居横溪中学、三门县亭旁中学。

学校之间差距非常大。

51所学校合格率只有80.28%,说明还有五分之一的学生不合格。

四、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1.基础知识不扎实。

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理解不全面,对课本单元、课题、框题、目题下的知识体系把握不够完整,对某个重点知识点的层次把握不够深入完整。

导致知识储备不够,考试时不能准确提取相关知识。

2.基本技能欠缺。

阅读材料不能理解材料的层次及其中心,无法提取有效的信息;审题不能准确把握设问指向及关键词;答题不能把材料与知识结合起来进行重组、创新,说理不全面、缺乏逻辑性。

五、教学建议1.夯实基础知识。

教学中,对每个主要概念多要准确理解、全面把握,既要搞清概念的内涵,又要搞清概念的外延;对每个重要知识点,既要纵深把握,搞清层次,又要横向联系,全面系统。

学会从不同角度整理知识体系,特别是要学会按单元、课题、框题、目题来整理知识体系,同时注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提升各种能力。

阅读材料能力、提取信息能力、知识与材料的结合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准确表达能力,等等。

3.巧用知识,妙析热点。

高中政治新课程实施以来,无论高考还是学考试题的一大特点是围绕国内外的社会热点来创设情境,设计问题时能够把社会时事热点与教材知识相结合,一方面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又考查学生对时事热点的关注程度和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分析能力,那种单纯死记硬背式的考试方式基本消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