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一个具体问题白雪媒介经营与管理1班32012060034
距离二零零三年十月已经过去了十个年头,距离胡锦涛主席在那年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这一重要且影响深远的战略思想也过去了十个年头。

在我看来,这个重大的理论在这十年间里不仅在慢慢渗透和传播到每家每户,而且无论是从国家上级的领导干部还是基层的老百姓都已无不知晓并不断在根据党和政府的领导落实到实际。

它总结了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二十多年的实际经验,到如今可以说是我国在发展道路上可依据的主导思想,是社会前进的一条主线。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任何一个理论的提出和改革总会有它的历史必然性和时代背景,科学发展观这一理论也不例外。

在国际环境中,世界多极化趋势明显。

西方国家为了能够独揽国际事务、实行经济剥削和政治独裁,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策略,这就使我国必须要与敌对势力作斗。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商品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和配比形成了蜘蛛网似的复杂局面。

不过这一进程是在西方发达国家手中主导和左右着,发展中国家处于弱势地位,只能被迫跟从,压力巨大。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是在逐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为此我国必须需要一个可以支撑的理论来更好的容身于经济全球化。

科技发展也是不容忽视的。

我国要想在政治和经济上不被外国侵染,就必须要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提高综合国力。

在国内背景中,民主政治建设虽然在不断发展,但我国地区之间依然存在民主不公平的问题,依法治国仍要继续深入。

社会中的人员流动性大,人民之间的内部矛盾亟待解决。

此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够完善,全国人民整体生活水品不高。

科学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文化思想建设还有很大的空间去提升等等。

总之,综合以上的背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它的迫切性、及时性和必须性。

胡锦涛主席在那次大会上明确指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内容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点都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当今时代的主题之一就有发展,发展也是我国这几十年来一直遵循的真理。

从毛泽东的“一化三改”到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再到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跟随时代在发展,实践也随着理论在发展。

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就是始终要坚持发展,发展生产力,发展民主政治,发展优秀文化,这些不仅要在理论上上升到更高的一个层面,实践上也要有所创新。

“以人为本”的核心就是以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价值追求,尊重人民地位,肯定人民价值,支持人们发展。

我国古代就有这样的思想,孟子的“民贵君轻”,荀子的“君舟民水”,朱熹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等等,都在说“以人为本”的内在道理。

现当下社会的党和政府也有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对人民负责”的宗旨和原则。

所以人是国家中最不能忽视的重要方面。

全面、协调、可持续,就要使城市乡镇的经济共同进步,民主政治基本覆盖,大小城市的文化相互融合,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全面发展要反对片面追求经济,而忽略了政治和文化,缩小区域间的贫富差距,物质和精神文明要实现双赢。

协调发展就是让社会的各个方面相互促进,均衡发展,不能出现“短板效应”而拉低了整体进程。

可持续发展是要求当今的
我们在推动经济进步的同时,也要为后人留下了良好的环境继续生存。

统筹兼顾的方法就是要统筹城乡、区域、人和自然、国家领导人和普通百姓、国内外局势等各个方面。

东部带西部,带动整体经济;富人帮穷人,减少弱势群体;领导关心群众,始终为人民利益着想;采取积极的对外政策,与国际接轨;珍爱动植物,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当然,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它的历史必然,也有它的未来影响,它对我国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之所以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是因为只有发展了,事物才能由量变转化为质变,我国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才能更高一个层次。

科学发展观加快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以前的农业带动经济转变到工业带动再到服务业成为了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它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随之带来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强大了综合国力;它促进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市与乡镇、东部与西部经济的良性互动;它实现了我们在生态中以自我为中心到人与自然能够相谐的转变。

可持续发展观反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得发展,强调经济增长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相一致。

它也让中国在更快、更激烈的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能够自己掌控自己的经济,减少外界对我们的不利影响。

科学发展观在政治方面的重要意义有,我觉得在政治制度方面尤为突出。

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选举在地区的覆盖更深入和广泛,民主监督的影响力得到了准确落实;完善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全面听取多党的建议和建设方法,协调各方面利益,来达到长远发展的目的;加强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入了“以人为本”在地区上的落实,自己管自己,更富有人性化;它也加强了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形成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强大民众基础。

基于以上几点,它对党的执政能力、政府的行政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对做到为人民服务,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更加严格。

我认为科学发展观对于文化发展来说最重要的是文化继承和创新。

它继承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中的重民、贵民价值取向,如今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可见,两者都将“以人为本”摆在了重要位置。

各地区有各地区的文化,各民族有各民族的文化,科学发展观使得多种多样的文化相互传播,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更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受到了外国友人的广大爱戴。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优秀文化在社会中越来越凸显,腐败落后文化在大众的共同努力下逐渐减少,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社会文化建设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

中国社会的发展能够更加和谐,人民更加融洽,社会更加美好,都是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它可谓是目前最为正确的思想。

当然,任何一条理论的提出都是具有一些缺陷的,这就需要我们所有社会人不断地摸索和改革,在维护社会安定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多多建言献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