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心理学课程标准完整版

学前心理学课程标准完整版

学前心理学课程标准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标准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学分:4
参考学时:总学时:52理论学时:52课内实践学时:0
适用对象:学前教育专业
一、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一)课程定位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理论课程。

这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帮助其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和教师观;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学前儿童教育必需的基本技能,初步获得学前儿童教育教学所必需的综合应用能力。

与之相关的课程还有《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儿童教育心理学》等专业课程。

(二)课程的设计思路
该本课程以《学前儿童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要求为准绳,融入学前儿童教师资格证鉴定的相关要求,同时充分考虑本专业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需要,以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体现理论联系实际与“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通过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方法,增加实践活动分析,强化实践活动组织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有机会把书本知识转化为教育实践,形成实际工作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学习态度,营造轻松愉快的良好学习氛围。

该课程总体框架结构安排如下表。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安排表
二、课程目标
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观念。

能正确认识和分析实际工作中的各种心理现象;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和课程观。

热爱学前儿童,热爱学前儿童教育事业,有奉献精神,诚实守信,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有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主要采取课堂讲授、讨论、案例(录像)分析、模拟教学、微格实验教学、课外实践、见习、小调查、知识竞赛等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应注意:
1.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认知和能力结构特点。

2.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3.倡导目标驱动型的教学途径
4.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
(二)教学考核评价建议
1.考核的形式
笔试+案例分析答辩
2.考核评价表
考核评价表
1.教学评价主要指学生学业评价,突出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

2.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

评价体系要体现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要体现各课程在评价上的特殊性;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注重评价结果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注意处理教学与评价的关系;各级别的评价要以课程目标为依据。

(三)主教材及参考书:
1.主教材:
张永红,刘本剑,李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14.
2.参考书:
[1]陈帼眉.学前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3]陈帼眉.学前儿童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姬建锋,贾玉霞.学前心理学.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周念丽、张春霞.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池瑾.学前儿童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7]李红.学前儿童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8]刘文.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9]丁祖荫.学前儿童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10]王振宇.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11]王振宇.学前儿童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12]李燕.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五、编制说明
1.本课程标准由教心教研室彭金老师编制
2.执笔人:彭金
3.审核人:李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