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试卷及答案【篇一: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

2. 视敏度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辨别具有一定距离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

3.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中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4. 多重趋避冲突是指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

5. 亲社会行为通常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或倾向。

二、单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d )。

a.0-1岁b.0-3岁c.0-5岁d.0-6岁2.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颜色、声音、气味等个别属性的反映,是(d )。

a.想象b.记忆c.知觉d.感觉3. 视觉悬崖装置是用来测查婴儿的( c )。

a.形状知觉b.大小知觉c.深度知觉d.方位知觉4. 第一个创立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材料、最早研究遗忘进程的心理学家是( d )。

a.陈鹤琴b.布鲁纳c.皮亚杰d.艾宾浩斯5.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大量的或经常发生的是( a )。

a.工具性攻击行为b.敌意性攻击行为 c.言语性攻击行为d.生理性攻击行为三、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2. 简述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

(1)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2)从想象的单纯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3)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3. 简述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1)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不断发展(2)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3)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4)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4. 简述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基本特点。

(1)情绪情感的社会化(2)情绪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3)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化5. 简述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1)幼儿攻击性行为频繁(2)幼儿更多依靠身体上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3)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化四、案例分析题(共1题,每题20分,共20分)案例兰兰今年三岁多点儿,活泼可爱,特喜欢画画、拼图。

每次画画总是拿起笔来就画,偶尔画出一种图形,就高兴地说:“哈,小鸟,瞧,我画了只小鸟!”画出来的像什么就说是什么。

拼图也是这样。

爸爸见此很不满意。

每当兰兰要画画了,他总是要求兰兰说:“你告诉爸爸,你想画什么,想好了再画画!”兰兰不听,还是拿起笔来就画。

兰兰爸爸非常生气,经常批评兰兰“做事之前不动脑筋!”。

请根据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有关理论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兰兰的行为说明了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个什么趋势?请对此趋势以及学前儿童思维工具的变化作简要说明。

2.兰兰爸爸的要求和批评是否合理?请就如何正确教育、引导像兰兰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提些建议或对策。

1、答:说明了学前儿童思维发展从直觉行动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的趋势。

兰兰现在的思维处于直觉行思维,在行动中利用动作进行思考,不能预见、计划自己的行动,所以兰兰画画时是画出来像什么就说是什么,不是先想好了再画出来通常没有目的性。

2、答;不合理。

儿童的思维最初是直观行动的,然后出现具体形象的,最后发展起来的是抽象逻辑思维。

我的建议是:(1)聆听孩子的表达。

孩子自己的想法是通过语言和行动表达出来的,仔细去聆听一下孩子的想法,你会发现他的创意和发展。

(2)给予孩子以肯定的鼓励。

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喜欢用别人的评价来评价自己,给予肯定的鼓励是对孩子发展最大的帮助。

(3)耐心引导。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你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和习惯。

你的耐心引导会激发孩子学习和表达的激情。

【篇二:《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txt>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成熟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 )a.霍尔b.华生c.盖塞尔d.施太伦2.当物体触及新生儿手掌心时,他会立即把它紧紧握住,这种反射属于( )a.莫罗反射b.达尔文反射c.巴布金反射d.巴宾斯基反射3.人们吃过糖以后再吃桔子,会感到桔子很酸,这种现象属于( )a.感觉适应b.相继对比c.同时对比d.感觉相互作用4.“绘人测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属于( )a.观察法b.访谈法c.作品分析法d.实验法5.人按照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而逐渐形成的行为,是( )a.亲社会行为b.攻击行为c.合作行为d.性别角色行为6.当孩子情绪十分激动,又哭又闹时,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和妈妈常常采取暂时置之不理的办法,结果孩子自己会慢慢停止哭闹。

这种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方法是( )a.转移法b.自我说服法c.反思法d.冷却法7.认为儿童智力最初是混沌不明晰的,儿童智力因素的数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这种理论属于( )a.智力分化论b.智力复合论c.智力内容变化论d.智力多元论8.儿童积极说话发展的阶段指( )a.1~1岁半b.1岁半~2、3岁c.2、3~4、5岁d.4、5~6、7岁9.在儿童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作用的变化规律是( )a.动作的作用由小到大,语言的作用由大到小b.动作的作用由大到小,语言的作用由小到大c.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大到小d.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小到大10.儿童想像的萌芽是在( )a.1岁半~2岁b.1岁~1岁半c.2岁~2岁半d.2岁半~3岁11.幼儿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效果的比较,是( )a.意义记忆效果好b.机械记忆效果好c.两者都很好d.两者都很差12.幼儿正在教室里画画,教室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探头去看,或侧耳倾听。

这种现象属于( )a.注意的分配b.注意的转移c.注意的广度d.注意的分散13.学前儿童先会走、跑,后会灵活地使用剪刀,这说明儿童动作发展具有( )a.整体局部规律b.首尾规律c.大小规律d.近远规律14.某婴儿生活较有规律,愉快情绪多,情绪反应适中,对新异刺激一般反应积极,较易适应环境。

按托马斯、切斯等的气质分类理论,该婴儿的气质属于( )a.困难抚育型b.兴奋型c.启动迟缓型d.容易抚育型15.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中,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a.前运算阶段b.感知运动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二、解释概念或术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6.原始情绪反应17.学前儿童心理学18.选择性注意19.儿童心理年龄特征20.幼年健忘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任选3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3小题评分。

每小题8分,共24分)21.运用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应注意哪些问题?22.幼儿活动动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23.1-3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4.学前儿童句型的发展有何趋势?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请任选1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1小题评分。

每小题12分,共12分)25.举例说明幼儿个性形成的标志。

26.联系实际说明学前儿童无意想像的特点。

【篇三:2013-4自考学前心理学试题和历年选择题】s=txt>学前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38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某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时,在白色的背景上贴上大红花,以利于幼儿观察。

这位教师这样做是利用了知觉的a.刺激物的组合规律c.对象和背景的差别规律 b.对象的活动性规律d.刺激物的排列规律2.研究者利用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方法,称为a.观察法c.实验法 b.测验法d.访谈法3.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儿童心理发展在短期内容易出现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这个特殊的时期被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a.转折期c.高原期 b.最近发展期d.最佳期(敏感期)4.教师组织幼儿排练文艺节目时,既要求幼儿边唱边跳,同时,还要求幼儿具有丰富的表情。

在此,幼儿所表现出的注意品质属于a.注意的选择性c.注意的范围 b.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分配5.心理学家吉布森等人发明的“视觉悬崖”实验装置主要运用于研究婴儿的a.形状知觉c.方位知觉 b.大小知觉d.深度知觉6.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揭示的“遗忘规律”表明,遗忘进程的总趋势是a.先慢后快c.不快不慢 b.先快后慢d.均衡发展7.幼儿先学习的汉语拼音对后学习的英文字母会产生干扰作用,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作a.外抑制c.超限抑制 b.倒摄抑制d.前摄抑制8.小班幼儿绘画时常常是画了“气球”,又画“小鱼”,再画“小船”,最后还画了一把“牙刷”。

总之,他们往往想到什么就画什么??这表明幼儿想像的一个特点是a.想像受情绪影响c.想像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b.想像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d.以想像结果为满足9.在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感知运动阶段出现在a.0~2岁c.4~7岁10.儿童出现出声的自言自语的年龄大约在 b.2~4岁 d.7~11岁a.1岁左右c.3岁左右 b.2岁左右d.4岁左右11.在幼小儿童身上,喜与怒、哀与乐等对立情绪,常常在很短时间内互相转换。

例如他们时常破涕为笑,脸上挂着泪水又笑起来。

到了幼儿晚期,这种情况逐渐减少,情绪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这说明了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趋势是日益a.丰富化c.自我调节化 b.社会化d.深刻化12.“哨兵持枪姿势”实验的研究目的是考察3~7岁儿童在控制自己动作方面的a.果断性c.选择性 b.坚持性d.自觉性13.儿童在2~3岁已基本上能掌握代名词“我”,用“我”的称呼来代替自己具体的名字,这标志着儿童a.自我意识的萌芽c.意志的萌芽 b.情感的萌芽d.想像的萌芽14.婴儿从六七个月开始,对依恋对象的存在表示深深的关注。

当依恋对象离开时,他们就会哭喊,不让离开;当依恋对象回来时,他们会显得十分高兴。

这表明此时期婴儿依恋的发展处于a.无差别反应阶段c.普遍反应阶段 b.无差别社会性反应阶段d.特殊情感连接阶段15.盖赛尔等人依据实验事实提出的著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是a.遗传决定论c.成熟论 b.环境决定论d.相互作用论非选择题部分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任选3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3小题评分。

每小题8分,共24分)21.学前儿童判断发展的趋势是什么?22.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是什么?23.幼儿观察的发展有何特点?24.6~12个月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下列哪项不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 )a.个体心理的发生b.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c.种系心理的发生d.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2.现行对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中,3~6、7岁通常被称为( )a.婴儿期b.先学前期c.学前期d.学龄期3.现在的孩子比过去的孩子聪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