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版注塑作业指导书-新版.pdf

新版注塑作业指导书-新版.pdf

版本号:A/0
注塑车间作业指导书页数:第1页,共2页
序号作业项目作业方法/步骤要点工序标准及不合格处置
1 注塑 1.1作业流程:
配料——干燥——装校模具——加料——打空料——首件注塑——作业自检——首件确
认——批量生产——作业自检——过程巡检—收料摆放——移交检验
1.2注塑作业前的准备:
a)开机前应检查设备周围是否有异物,如有则清除杂物;
b)开机前应准备注塑作业必需的工、用具;
c)开机前应设备加油:滑动件加45#机油:轴承座加黄油;
d)开机前应检查设备螺母是否松动,如有松动,适当紧固;
e)开机前应检查注塑机的水路、油路、电路是否正常
f)开机后应观察设备有无异常现象;
1.3装校模具要点:
a)依据订单要求选择合适的模具;
b)用合适的螺丝将模具安装在注塑机的适当位置;
c)接通模具的冷却水;
d)调整注塑机的动模板,将模具打开,观察模具的顶出机构是否正常;
e)装模后,检查模具的开、合模动作是否正常;
f)检查注塑机的压力表,检查锁模力是否足够;
1.4注塑作业要点:
a)领注塑的半成品料时,应检查待注塑的半成品是否符合生产通知单要求;1.1注塑工序检验标准:
1.1.1注塑功能:
a)选用注塑料粉必须符合生产通知单
要求;
b)注塑后,产品颜色必须与样板或生
产通知单一致;
c)注塑后,产品外形及尺寸必须与样
板或生产通知单一致;
d)注塑后,产品收缩率必须符合样板
要求;
1.1.2注塑外观:
a)产品注塑后,外观应光洁。

不可有
明显披锋、毛刺;
b)产品注塑后,外观应平整。

不可有
水纹、拖花、凹陷;
c)产品注塑后,外观应完整,不可有
填充不满或裂纹;
d)产品注塑后,外观应密实,不可有
气泡、凸点。

1.1.3注塑数量:
a)注塑数量应符合生产通知单要求。

不可有不够数或者严重多数。

编制QMS小组审核李振品审批曾纪硕
版本号:A/0
注塑车间作业指导书页数:第2页,共2页


作业项目作业方法/步骤要点工序标准及不合格处置
1 注塑b)领注塑粉料时,应检查粉料的种类和颜色是否符合生产通知单要求;
c)拌料时应均匀;
d)干燥时应注意参数设置,一般设定时间为 1.5h,温度60——90℃,湿度:
以打出的产品无水纹为准;
e)注塑过程中的参数设置:
温度、速度、压力、时间以首件确认下来的为准,有变化后要重新确认。

f)加料要适当,不可过满;
g)打空料常规3——5次;
h)打空料后,作业者要进行自检,比对样板、色标;
i)自检合格后再由车间QC进行首件确认,首件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批量生
产;车间QC应将首件确认之结果应记录在《首件确认记录》中;
j)批量注塑过程中,作业者对每模产品要进行自检,发现异常,即时纠正;
作业者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应即时向管理人员报告,不可拖延;
k)管理人员、车间QC要经常进行巡检,发现不合格,及时纠正,并将巡检
之结果记录在《不合格处理单》中;1.2工序不合格处置:
a)发现模具不合格,作业者应即时报告车
间主管进行处置;
b)发现注塑料粉不合格,作业者应即时报
告车间主管进行处置;
c)首件注塑后作业者自检不合格,作业者
应重复首件注塑直至合格为止;当作业者无法解决异常时应即时报告车间主
管进行处置;
d)车间QC首件确认不合格,应通知作业
者重复首件生产,必要时开出不合格处
置单,通知车间主管进行处置;
e)车间QC巡检发现不合格时,应通知作
业者纠正生产异常,必要时开出不合格
处置单,通知车间主管进行处置;
作业者发现设备运转不正常,应即时通知
车间主管进行处置
编制QMS小组审核李振品审批曾纪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