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生态系统结构测试题

最新生态系统结构测试题

生态系统结构测试题
【学习目标】描述生态系统的概念;
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学习重难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学习纲要】
一.生态系统的范围
由与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思考: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比较?举例说明
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分为和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思考: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特别注意:生态系统中组成成分的特例与错误说法
错误说法特例
细菌都是分解者硝化细菌是自养型生物,属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特殊的消费者
动物都是消费者秃鹫、蚯蚓、蜣螂等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腐食动物属于分解者
生产者是绿色植物蓝藻、硝化细菌等自养原核生物也是生产者,应该说生产者包含
绿色植物
植物都是生产者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2.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①概念:各种生物因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

②成分:和生物间只存在关系
③画法:起点一定是 ,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④根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写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⑤在你所写的食物链中写出各种生物与营养级的对应关系:生态系统成分;营养级别(2)食物网:①食物网中食物链条数的计数方法:
②食物网中的营养环节:一种生物在食物网中可以占有多个,逐一计数。

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也可能出现除捕食以外的相互关系。

如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蜘蛛与蟾蜍之间,既有关系,又存在关系。

③食物网中一种生物数量变化后,对其他生物如何影响?
不同线路解不同,依据环节少的答;一级生物若减少,其他生物跟着跑;
如果天敌患了病,先增后减再稳定;中间生物被杀害,不同情况要分家。

特别注意:
①生产者永远是第一营养级;②对某一动物而言,其营养级是不固定的;③一条食物链中
的营养级一般不超过五个,因为沿食物链的能量是逐级递减的;④分解者不属于任何一个营养级;⑤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取决于有食物联系的生物种类而非数量。

【达标训练】
1.在一个阴湿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朽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老鼠、蛇、青蛙
等动物,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
A 生态系统B生物群落 C 种群 D 食物网
2.哪一组生态学名词的排列顺序是从简单到复杂的()A.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B.生物体→群体→生物圈→生态系统→群落C.种群→生物体→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D.种群→类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
3.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
B.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
C.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
D.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4.下列各组生物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一组是()A.海带、梨树、酵母菌B.蘑菇、水绵、洋葱
C.马铃薯、菠菜、乳酸菌D.硝化细菌、紫菜、苹果树
5.要使一个生态系统长期存在,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至少必须具有()
A 消费者和分解者
B 生产者和消费者
C 生产者和分解者D生产者和人
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7.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
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固氮微生物再利用
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
D.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
8.图11表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关于此食物网的叙述,错误
..的是
A.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
B.野兔、鹿及昆虫均为初级消费者
C.狼和云豹在不同食物链上均属于同一营养级
D.如果土壤受到污染,鹰体内的污染物积累浓度可能最高
9. 右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两食物链,大量捕捞花鲢后,种群
将有所变化,下列能正确反映短期内种群总重量增长率变化
趋势的是
A. 绿藻上升
B. 白鲢下降
C. 水溞下降
D.乌鱼上升
10.(2009浙江理综6)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Y、X、Z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

一段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X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
B.Z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
C.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
D.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且其中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
11.下图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三个不同种群的生长繁衍情况。

已知种群C是自养生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简单食物链可表示为C→B→A
B.种群B在第5→7年时间内个体数下降是由于A的增加和
C的减少所致
C.B和A的存在能加快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一定自然区域内,A、B、C三个种群中全部的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12.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图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共含有七条食物链,桉树、合欢树属于生产者
B.叶状虫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
C.该生态系统中袋鼬所含的能量最多
D.只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蜘蛛、蜜雀
13.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紫金山上所有中华虎凤蝶的幼虫、蛹和成虫②江心洲
的全部生物③玄武湖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
④将军山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①
D.①②④
14.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食物网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可属于初级消费者的是_______________,可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有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的草属于第___营养级,昆虫属于第_____营养级,属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猫头鹰占有_______个营养级,分别是第________________营养级。

(3)蜘蛛和蟾蜍之间的种间关系,既是________关系,又是________关系。

(4)如果昆虫突然减少,食草籽鸟的数目将会
15.(2011课标)某岛屿栖息着狐和野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野
兔和狐,狐也捕食羊羔。

第五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的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地数
量。

第六年,野兔种群暴发了由瘟疫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减。

回答问题:
(1)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兔瘟热病毒也野兔的种间关系
是。

(2)画出由人、羊、狐、野兔和牧草组成的食物网。

(3)人登岛后的第五年,与登岛前相比,野兔的种内竞争强度(增加、减小、不变)。

(4)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_(增强、减弱、不变)
附加题:
1.(广东卷)图2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
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
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
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
2(2013江苏卷)(7分)在江苏某地进行稻田养鱼的实验研究。

6月5日在一定面积的实验小区插秧后放养300条小鲫鱼(杂食性),稻田水深8—10cm。

对照小区不放鱼,其他条件
相同。

所有处理设置3次重复实验持续2个月,期间检测浮游植物生物量(干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每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其主要目的是。

(2)实验的第一个月期间,检测发现实验组浮游植物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原因分析如
下:放养鱼对浮游植物的不利之处是鱼的取食作用;有利之处是鱼粪为浮游植物提供营养
物质,以及鱼会大量捕食从而减弱其对浮游植物的捕食作用。

在此期间,有利
因素占据优势。

(3)实验的第二个月期间,所有小区的浮游植物生物量均显著下降,主要原因是此时生长
旺盛的水稻与浮游植物之间具有关系。

(4)放养鱼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的复杂性,从而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的速率。

(5)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对该实验研究影响最大的不定因素是(填序号)
①鸟②土壤质地③光照④水体肥力⑤稻田杂草
生态系统的结构答案
1-5AAADC
6-10CDABA
11-13 DDD
14. 5 草食草籽鸟,昆虫猫头鹰,食虫鸟,蜘蛛,蟾蜍
(2)一二猫头鹰,食虫鸟,蟾蜍,蛇 4 三,四,五,六(3)捕食,竞争(4)减少
15. (1)竞争和捕食寄生(2)见图(3)增加(4)减弱。

附加题:1 A
2 (1)减少实验误差(增加实验的准确性)(2)浮游动物
(3)竞争(4)营养结构(食物网或食物链)物质转化和能量流动(5)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