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线考核
《证据法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
1、间接证据
答:“外围证据”,从理解上应该指的是“间接证据”,即不能直接证明犯罪行为系被告人实施的证据。
2、证人证言
答:简称“证言”。
是指证人就自己所知道的与案件有关的情况向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
证据的一种。
3、言词证据
答:“实物证据”的对称。
又称“人证”或“人的证据”。
是指以言词形式提供的证据。
4、本证
答:本证是法律用词,是指在民事诉讼中负有证明责任的一方当事人提出的用于证明自己所主张事实的证据。
5、司法认知
答:司法认知又称为审判上的认知,由西方诉讼程序中众所周知的事实无需证明的古老格言演变发展而来,指法官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对于应当适用的法律或某种待认定的事实存在与否或其真实性,无须凭借任何证据,不待当事人举证即可予以认知,作为判决的依据。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
1、论述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运用规则。
答:在证据的收集中,要努力寻找、发现并尽可能地获得原始证据。
司法和执法人员应当积极主动地追根求源,尽最大努力去发现原物、原件,直接听取原始证人、当事人的口头陈诉,以获得对案件事实的最深入的了解。
即使在无法取得原始证据的情况下,也应尽可能地获取最接近案件事实的传来证据。
传来证据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对传来证据的运用,首先要树立起传来证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