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38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题 (共7题;共28分)1. (2分)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丰润(rùn)红晕(yùn)疑望B . 忧戚(qì)枉然(wǎnɡ)漫游C . 谐奏(zòu)飘逸(yì)流盼D . 坦荡(tǎn)摇拽(yè)吹熄2. (2分)(2019·齐齐哈尔) 下列字词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 羸弱要诀名副其实走头无路B . 贮蓄盘桓轻歌曼舞郑重其事C . 练达愧怍谈笑风声李代桃僵D . 纯粹遏制鸠占雀巢销声匿迹3. (2分)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 万紫千红,红蓝交辉,都是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反应中所显示出来的。
(形容花的颜色丰富)B . 红紫烂漫的春天,活力充沛,生气蓬勃。
(坦率自然,毫不做作)C . 在阳光强烈的地方,红、橙、黄花反射了热效应大的长光波,不致引起灼伤。
(被强烈的阳光晒伤)D . 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它的进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显著的成果。
(非常明显)4.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诗人从自然中获得灵感,受到启示,用美妙的诗行,弹奏自然的乐音,抒写心中的情志。
B . 在他的耐心帮助下,使我重新树立起了努力学习的信心。
C . 大街上,商场里,到处是游玩的、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
D . 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5. (10分) (2017九上·乌兰期中) 默写。
(1) ________,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2)足蒸暑土气,________。
(白居易《观刈麦》)(3) ________,枳花照驿墙。
(温庭筠《商山早行》)(4)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5) ________。
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6) ________,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7)无意苦争春,________。
(陆游《卜算子·咏梅》)(8)官船来往乱如麻,________。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9)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写战斗激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 (5分)(2017·杭州模拟) 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语段,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
鲁迅在散文集《________》中写了众多的小人物,他对这些小人物分外宽厚,笔锋也不像小说那样犀利,如长妈妈做了一点好事,他就用诗一样的语言进行赞美。
老舍在《骆驼祥子》这部小说中,塑造了一个“坚决、沉默而又有生气”的上等车夫,他曾经为了生存权利奋斗挣扎,但最终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与这位车夫关系最密切的两位女性是虎妞和________。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说:拿破仑和________是19世纪两个最杰出的人。
拿破仑试图用武力征服世界,他失败了;但后者用笔征服世界,她成功了,她最杰出的代表作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2)有一部小说,它描写了一个医生四次出海航行,在小人国、巨人国等传奇色彩浓重的国家里,历经磨难,又几次脱险的故事。
这部小说是________。
这部小说好几次提到中国,请简要列举3处相关内容。
________7. (5分)(2016·杭州模拟) 根据下列信息,完成提示任务。
杭州光明中学702班学生张扬的爸爸在3月22日上午打电话给班主任王老师,要求张扬下午到浙二医院复查,请你代张扬写一份请假条。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8. (20分) (2017·莱芜)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泠泠风雨声胡竹峰平日偶得闲情,我会看看碑帖里笔墨的旧影心迹,古琴素手纸窗瓦屋灯火青荧天与地合,意与神会,情通自然。
意与神兮如痴如醉,情通自然兮惠风和畅。
春雨绵绵,阴寒不散,夜里悠悠忽忽读了些旧人诗词。
元人柳贯《题宋徽宗扇面诗》云:“扇影已随鸾影去,轻纨留得瘦金书。
”瘦金书我很熟,想起小时候玩过一枚“大观通宝”铜钞,钱文正是赵佶手笔。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赵佶的帖读过不少,《千字文》《牡丹诗》。
瘦金体的线条仿佛金戈银丝,有一年把玩《秾芳诗帖》,看久了,越发觉得线条薄利,笔锋可以削水果,手不敢触。
我看瘦金体,老想到春秋时候的尖首刀币。
《秾芳诗帖》,大字楷书长卷,每行二字,共二十行,清人陈邦彦曾题跋道:“此卷以画法作书,脱去笔墨畦径,行间如幽兰丛竹,泠泠作风雨声。
”纤细,青郁,劲挺,有力,瘦金体之味差不多就是这样。
不要说书法,宋人文章也涓涓始流一派文气,不像唐朝欣欣向荣、郁郁勃发。
唐人写时间流逝无可奈何,“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宋人却是“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唐朝人慷慨,宋朝人感慨。
慨慷常常是壮士,感慨往往为道家,宋徽宗恰恰是道君皇帝。
中国艺术,道家的痕迹处处可见,阴阳为骨,无为是表。
前些时日读《易经》,象曰:“风行水上,涣。
”大意是水上见风,涟漪泛起,散而不乱,涣然而和,成自然之象。
宋人书法,受老庄道家影响,大抵虚静,瘦金体是异数。
每见瘦金体,像在冬天的梅园游玩,老树新花,四周一望,虚室生白,全是一片吉祥。
有回在朋友画室玩,他运转提顿写瘦金体给我看。
想起当年的赵佶,一笔一画运转提顿在汴京皇城里自得其乐。
瘦金体的精气神是入世的,也是出世的,更多还是入世的。
我读赵佶书法,读出自得其乐——天下与我何干?且写字画画去,差不多是那样的字外音,赵佶的字有弹性,有韧性,有精神,像钢丝。
书画家白蕉说:“瘦金体的线条,未必输给颜真卿的线条。
”瘦金体是文人字,并非帝王字。
到底什么是帝王字,我也说不清;到底什么是文人字,我更说不清。
我只能说自得其乐是文人字,旁若无人是帝王字。
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米芾、赵佶、董其昌的手迹一片自得其乐或者洋洋得意,唐太宗、唐玄宗、康熙、乾隆的手迹旁若无人或者居高临下。
字从心出,心惜字形,有人仰天大笑出门去,有人战战兢兢进屋来,有人桀骜不驯,有人规规矩矩,有人放肆泼辣,有人内敛斯文……赵佶好诗,好画,好歌舞,好花岗岩,好李师师,好鲜衣骏马,好美食华灯,好梨园鼓吹,好古董花鸟,本是纨绔儿,可怜帝王身,糟蹋了一身才华。
瘦金体,又名瘦筋体。
瘦金体三字有风雅气,瘦筋体三字有稼穑味。
瘦筋,筋瘦,夏天,从水塘里挑水浇园的农夫筋瘦筋瘦。
叶圣陶先生有文章说:“每当新秋的早晨,门前经过许多的乡人:男的紫赤的臂膊和小腿肌肉突起,躯干高大且挺直,使人起康健的感觉。
”每见瘦金体,总想起紫赤的臂膊和肌肉突起的小腿。
书法的奇妙在于,每个字的点画构成以及字与字之间的连绵动感产生出的墨迹之美,我对书法的兴趣,严格说来是对墨迹的沉迷。
宣纸上,中国文化轻流徐淌。
墨迹间,前人气息屡屡不绝。
(节选自2015年4月《人民文学》有删改)(1)本文以“泠泠风雨声”为题,有何妙处?(2)结合全文,简要概括瘦金体的特征。
(3)联系全文,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4)请结合实际,谈谈本文带给你的启示。
9. (20分)阅读《植物为何有睡眠》一文,完成后面问题。
①许多植物都有睡眠现象。
例如,合欢树的叶子是由许多羽片组合而成的,在白天舒展而又平坦,但一到夜幕降临,那无数小羽片就成双成对地折合关闭,好像被手碰过的含羞草一样。
②不仅植物的叶子会有睡眠,植物的花朵也会睡眠。
例如,生长在水面的睡莲花,每当旭日东升之时,美丽的花瓣就慢慢地舒展开来,似乎刚从梦境中苏醒,而当夕阳西下时,它又闭拢花瓣,重新进入睡眠状态。
③植物为什么需要睡眠呢?④植物的睡眠在植物生理学上又称植物睡眠运动。
最早发现植物睡眠运动的人是达尔文。
100多年前,他在研究植物生长行为的过程中,曾对69种植物的夜间活动进行了长期观察,认为植物叶片的睡眠运动对植物的生长极有好处,也许主要是为了保护叶片抵御夜晚的寒冷。
⑤20世纪60年代,随着植物生理学的快速发展,科学家们对植物的睡眠运动,并提出了不少解释理论。
⑥最初,解释植物睡眠运动的最广泛的理论是“月光理论”。
提出这个理论的科学家认为,叶子的睡眠运动能使植物尽量少地遭受月光的侵害。
因为过多的月光照射,可能干扰植物正常的光周期感官机制,损害植物对昼夜变化的适应。
然而,使人们感到迷惑不解的是,为什么许多没有光周期现象的热带植物,同样也会出现睡眠运动。
⑦后来科学家又发现,有些植物的睡眠运动并不受温度和光强度的控制,而是由于叶柄基部中一些细胞的膨压变化引起的。
①如合欢树、酢浆草、红三叶草等,通过叶子在夜间的闭合,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和水分的蒸发,尤其是合欢树,叶子不仅仅在夜晚关闭睡眠,当遭遇大风大雨时,也会逐渐合拢,以防柔嫩的叶片受到暴风雨的摧残。
这种保护性的反应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⑧美国科学家恩瑞特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用一根灵敏的温度探测针在夜间测量多种植物叶片的温度,结果发现,呈水平方向(不进行睡眠运动)的叶子温度总比垂直方向(进行睡眠运动)的叶子温度要低1℃左右。
恩瑞特认为,正是这仅仅1℃的微小温度差异,已成为阻止或减缓叶子生长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相同的环境中,能进行睡眠运动的植物生长速度较快,与其他不能进行睡眠运动的植物相比,它们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力。
⑨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还发现植物与人一样也有午睡的习惯。
②植物的午睡大约是在上午11时至下午2时,叶子的气孔关闭,光合作用明显降低。
这是由于大气环境的干燥和火热引起的,午睡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抗衡干旱的本能,为的是减少水分散失,以便在不良环境下生存。
⑩综合起来,植物睡眠可能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一是夜晚比白天冷,夜晚闭合叶子和花朵,可以避免寒露和霜冻的侵袭;二是叶子闭合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热带植物白天也闭合),有保持适当湿度的作用;三是夜晚开花的植物白天睡眠,有防止水分过多散发及防止昆虫捣乱的作用。
总之,植物的睡眠运动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功能。
(2014年第4期《百科知识》)(1)本文以“植物为何有睡眠”为题,有何妙处?(2)文中画线句①采用了何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文中画线句②中“大约”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4)通读全文,说说植物睡眠的可能性原因主要有哪些?三、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10. (12分)课外文言文阅读方山子传苏轼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
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象乎?”因谓之方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