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未来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13

未来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13

未来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2009-09-06 23:12:52| 分类:教学设计|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第一单元认识我自己1.两年的变化教案教学内容1.两年来的变化教学目标知识知道有关自己长大的事情,全面理解长大的含义。

能力学会测量身高、体重的方法学习使用简单测量工具,会填写成长记录卡。

态度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大,感悟长大是一个丰富的过程。

懂得感激,形成热爱家庭的态度。

教学重点知道有关自己长大的事情,全面理解长大的含义教学难点学会测量身高、体重的方法学习使用简单测量工具,会填写成长记录卡。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收集自己幼时的出生证、出生纪念卡、纪念册等反映自己成长的照片、幼儿用品等。

2、布置学生向家长调查自己的童年趣事。

3、了解学生准备情况。

课时安排一课时板书设计我长大了出生时的体重:——现在是体重:——出生时的身高:——现在的身高:——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师活动一、创设情景——感受“长大”1、播放儿时的音乐,请两位同学穿上幼时的服装走一走,2、尝试体验。

全班同学尝试。

3、交流感受。

4、揭示话题。

师:“同学们已经开始了新学期的学习。

虽然大家的姓名不同,生活经历也不一样,但每个人都有一个温暖的家,每个同学都是从一个小娃娃成长为一名三年纪的学生,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回忆自己长大的历程。

”(板书:我长大了)二、小组合作——探究“长大”1、那我们和刚上一年级相比,我们有那些变化,先看书上这两个同学再干什么?2、师:“每位同学都和课本上的小朋友一样,经历了一个成长的过程。

今天我们一起来开展一个有趣的活动——我的…昨天‟和…今天‟。

”1)小组测量。

测量每个人的身高和体重,与自己出生时的情况作比较。

2)小组评一评。

各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小组哪位同学体重增加最多,哪位同学身高增加最多。

3)填写书上的成长记录卡。

三、交流故事——分享“长大”的快乐1)小组展示照片,感悟长大是一个过程。

2)小组交流3)教师事先布置的任务:选择一件自己幼年时期最有趣的事情讲给大家听,尤其是那些令爸爸妈妈和自己难忘的事。

选择一件自己幼年时期的用品。

四、活动:比比谁的本领大。

师:同学们通过两年的学校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会了很多本领,下来我们就来比一比,看谁的本领大。

游戏一:系鞋带游戏二、记忆单词。

五、教师总结:“通过今天的课堂活动,我们知道了每一位同学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今天,都长大了许多。

更重要的是,同学们比以前更深刻地懂得了…长大…的含义。

希望同学们经常想到这一点,像个…长大‟的孩子。

”也希望大家在以后有更大的进步。

学生活动1.尝试体验。

全班同学尝试。

2。

交流感受。

学生阅读教材。

1、小组测量每个人的身高和体重与自己出生时的情况作比较。

2、小组成员互相评一评哪位同学体重增加最多,哪位同学身高增加最多。

小小组交流自己幼年时期最有趣的事情,展示一件自己幼年时期的用品。

每组请一位同学代表回答(其他组选择不同现象回答)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案教学内容我懂事了教学目标知识学会关心家庭,增强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

能力乐于分担家务、料理自己的生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态度尊重父母的劳动,理解父母的辛苦。

教学重点尊重父母的劳动,理解父母的辛苦。

教学难点学会关心家庭,增强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调查爸爸或妈妈工作的情况。

课时安排一课时板书设计我懂事了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谈话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是爸爸妈妈给我们以生命,是他们无微不止地关心我们,哺育我们健康成长。

随着我们不断长大,我们懂得的事情会越来越多。

如今我们已经使三年级的学生,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应该变得懂事。

板书课题:我懂事了提问:什么叫懂事?二、小小交流会1.探究活动:让学生阅读课本插图。

同桌互相来说说妈妈说了些什么孩子会说些什么?2、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了解一下家长的工作,你们了解吗?同学互相说一说。

3、讨论交流 :哪些事情我们三年级学生已经可以自己做了,可以让爸爸、妈妈下班回来后多休息一会儿,能让他们感到高兴。

”举例说一说自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3.老师调查同学们在家里做得不好的地方例如:撒娇、任性、在学校不懂礼貌。

欺负同学等等,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我们同学应该怎么做?请一位同学写一个准备在今后执行的小计划,可以参考刚才大家讨论过的,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4. 教师要说明计划的要求:1)一定是自己力所能及的、经常需要做的日常生活家务劳动,而且要求一旦写了,今后就要坚持下去,不能“三分钟热气”。

直到现在为止,还是爸爸、妈妈在做的家务劳动。

内容不要过多,一两项就可以了,最多不超过三项。

师:大家制定了计划,就要按照计划去做,而且实现不要告诉爸爸、妈妈,给他们一个惊喜。

他们一旦发现,一定会非常高兴,一定会夸奖说:“我们的孩子真的长大了!3.教师总结。

“爸爸、妈妈为了家庭的生活而操劳,工作很辛苦。

我们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应该懂事了,要减轻爸爸、妈妈的负担,做一个好孩子。

”4补充资料:“母亲节的由来”,并介绍父亲节。

三、布置作业落实自己的计划,并且了解家长的反应。

落实计划几天后,完成课本P13右上角“我的感受”。

学生活动学生交流“母亲节的来历”。

第二课:我的优点与不足教学内容我的优点和不足教学目标知识 1、知道人各有所长,懂得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道理。

能力观察同学身上的闪光点,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

态度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有意识地发扬优点和克服不足。

教学重点敢于和同学交流彼此之间的优点与缺点。

教学难点设计和书写调查问卷,能正确评价和书写。

1. 教学准备请学生准备能代表或证明自己优点的物品,如证书、奖状、照片等以备展示自己的优点时使用。

2. 为小小辩论会准备正方和反方两个牌子。

3. 根据班级人数,准备相应的纸条,其中若干张写有“被评价人的字样以备抽签时使用。

4. 请学生准备好若干张调查问卷。

5. 与各科教师协商,请他们帮助评价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板书设计我的优点与缺点实话实说评自己小小辩论会教学过程活动一:实话实说评自己一、教师导入: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优点,也都存在不足,只有充分认识自己的优点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才能使自己的优点越来越多,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评价自己要实话实说。

二、小组交流:同学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回忆,挖掘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寻找薄弱点,在小组内充分交流,使每位同学的优点大家都能共同分享,不足都能引以为戒。

三、优点展示:请每组选出若干名同学,模仿教材第6页同学们的做法,在班上展示自己的优点,并指出自己的不足。

活动二:小小辩论会1.教师将教材第6页男孩思考的问题,作为辩论题,写在黑板上,并规定正方观点是“平时爱开玩笑,管闲事是优点”;反方观点是““平时爱开玩笑,管闲事是缺点”。

2.请赞成此观点是优点的同学坐到正方一边;认为此观点是缺点的同学坐到反方的一边。

正反方各推荐一名主辨,在规定的时间内率队友展开辩论,陈述各自的理由。

3.教师对同学的表现予以鼓励,同时结合“图文分析“中的内容,对辩论会进行总结,指出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活动三:请你说说心里话1)要采用抽签的方式,确定若干名同学,为全班同学评价的对象。

将他们的名字公布出来,请大家思考如何评价他们。

2)请被批评的同学依次到前边来,倾听同学们的评价。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看同学的长处,评价时以讲述别人的优点为主。

请同学将课前准备好的调查问卷,发给你的好伙伴,请他们填写。

收回之后,要认真阅读,虚心接受,并真诚感谢对方。

活动四:教师眼中的我1、指导同学利用课后时间,请一位对自己比较了解的任课教师评价一下自己,并将评语写到教材第8页上。

2、课堂上,教师先请同学之间相互传看、交流老师的评语,再请学生用你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老师对你的评价。

三、教师总结: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如何,取决于你平时的表现,希望大家积极努力,把握住一切机会,争取给别人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

活动五:用笔记一记1、教师指导学生将自己的评价、体现的评价及教师的评价整理归纳一下,然后分优点和不足两个方面,选择主要的记在课本上。

2、要求学生将自己整理的记录,拿给家长看看,请家长也来参与评价,把评语写在教材第9页空白处。

四、布置作业:1.请你去采访你的任课老师,看看老师眼中的你是什么样的,注意和老师交谈时的语气要有礼貌。

3.我的兴趣特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态度:通过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明确成功需要克服困难和持之以恒。

能力:通过学生认识自己的兴趣、特长,培养与同学沟通、交流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知识:使学生知道健康的兴趣,培养文明行为和高尚情操。

懂得具有一种特长,需要克服困难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教学准备1.学生搜集名人兴趣爱好广泛的小故事。

2.学生准备能展现自己特长的作品。

3.制作课件:海伦·凯勒的故事。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动画导入,畅谈兴趣教师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喜欢交朋友吗?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你们想认识他吗?你们看,他来了。

(出示课件)教师提问:谁愿意先说说你最感兴趣的事?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兴趣爱好。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及时评价。

小结:听了大家的话,老师心里特别高兴。

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从你们的发言中,老师了解到大家的兴趣是健康的、有益的。

这些良好的兴趣爱好有利于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在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中,你最拿手的是什么?和你志趣相投的朋友结成小组,在一起说一说,看一看。

一会儿每个小组选出最棒的同学在全班展示。

二、小组合作,展示自我学生根据兴趣结成小组,交流自己的特长和作品。

三、师生互动,因势导行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谁愿意第一个到前面来亮亮你的绝活儿?学生展示特长:舞蹈、绘画、书法、唱歌、弹琴……教师相机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广泛的兴趣可以给生活带来乐趣。

而要使兴趣发展成为特长,需要讲究方法,持之以恒。

对于性格内向、不敢发言的孩子,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并相机讲述《海伦·凯勒的故事》。

使学生知道只要肯尝试、肯努力,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四、广泛交流,拓展兴趣教师指出:其实同学们熟知的许多名人,他们的成功与他们广泛的兴趣爱好都是有联系的。

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搜集这方面的小故事,你们搜集了吗?把你搜集的小故事在小组中讲给其他同学听一听,每个组选出一名讲得最好的同学一会儿讲给全班同学听。

学生讲故事。

教师小结:这些名人的成功告诉我们,良好的兴趣爱好可以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品格,陶冶情操。

老师真希望你们能继续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老师相信,将来你们的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

五、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同学们,学校是一个大家庭,咱们班是一个小家庭。

正因为同学们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才使我们这个家庭的生活丰富多彩,才使我们在这个家庭中生活得如此快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