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病种诊疗常规————————————————————————————————作者:————————————————————————————————日期:单病种诊疗常规科室:普外科病名食管癌切除术诊断标准1、胸骨后烧灼样,针刺样疼痛;2、进行性咽下困难;3、X线钡餐检查:早期表现为粘膜紊乱、管壁僵硬、中断、消失、小龛影;中晚期表现为:管腔狭窄、管壁僵硬、蠕动消失、钡剂流速减慢;4、食管镜检查:辨别各种病变的病理类型,可做病理确诊;5、胸部CT:显示肿瘤大小,外侵程度,纵隔淋巴结有无肿大、转移;6、超声内镜:可分辩各种病变病理类型,了解外侵程度。
入院标准食管癌诊断明确,无严重心、肝、肾、脑疾病,无远处转移,即可入院手术治疗。
治疗常规1、术前准备:心、肺功能常规检查;2、麻醉:全麻;3、手术:开胸食管癌根治切除;4、术后:口腔、皮肤、尿管护理,呼吸道管理,吸氧3—5天,心电监护72小时,胸腔闭式引流2—4天,胃肠减压4—5天,术后3天换药,9—11天拆线。
〔用药〕1、术前:应用1类抗生素预防感染。
2、术中:麻醉药及麻醉辅助药。
3、术后:应用1—2类抗生素预防感染,支持治疗,必要时应用氨基酸、脂肪乳、维生素、微量元素、血浆、白蛋白等,抑酸药物防止应急溃疡。
〔检查〕1、术前:血、粪、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四项、输血五项、血糖、电解质、胸片、食管造影、食管镜检查、心电图、肺功能、电气分析、胸部CT;2、术后:血生化、血常规、血气分析、胸部X线、胸部CT、切除标本病理检查。
治愈标准肿瘤完整切除,两端无癌细胞,无肉眼转移灶,即手术治愈,术后切口愈合良好,能进半流质饮食,体温正常,X线检查无液气胸、肺不张、肺部感染征象、大小便正常,即可出院。
质量标准1、平均住院20天。
2、疗效标准:平均治愈率≥90%,死亡率<1%。
3、切口感染率:≤1.5%。
4、平均医疗费用8500元。
服务标准1、护理级别:重症监护2天,Ⅰ级护理2天,Ⅱ级护理8天,Ⅲ级护理3天。
2、服务态度优良率≥95%。
3、病房管理合格率≥90%。
4、陪护率≤8%。
5、院内感染率<1%。
6、护理事故发生率:0。
7、差错发生率≤0.4%。
未包含项目术后放疗、化疗不包含此费用。
单病种诊疗常规科室:普外科病名贲门癌根治切除术(单病种限价)诊断标准1、早期上腹隐痛,疼痛无规律,有烧灼感,制酸剂不能缓解。
2、胸骨后不适、闷胀,进食后哽噎感,吞咽后有刺痛或隐痛,进行性吞咽困难、呕吐。
3、呕血或黑便:癌肿侵犯血管溃破,可致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出现呕血或黑便。
4、较晚时,体重减轻,贪血、低热等。
5、X钡餐检查:贲门段粘膜粗糙、中断、充盈缺损、管壁僵硬,蠕动中断,中晚期不规则狭窄及狭窄上方食管扩张。
6、纤维胃镜检查:粘膜充血、糜烂、灰白色,边缘不规则,管壁僵硬,肿块触之易出血,狭窄严重时镜体通过受阻,可取组织活检。
7、CT:显示肿瘤与临近脏器关系及外侵淋巴结转移情况。
8、B超:可判断肿瘤侵润深度与广度,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有无肝转移。
入院标准符合1—4项怀疑有贲门癌可能,需进一步检查。
5—8项可确诊,无严重心、肺、肾、脑疾病、无远处转移即可入院手术治疗。
治疗常规1、术前准备: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及心肺功能,常规检查。
2、麻醉:全麻。
3、手术:经腹或胸腹联合贲门癌根治切除术,包括周围淋巴结清扫。
4、术后:抗感染及加强支持治疗,术后1—2天拔除胸腔引流管,术后三天换药,7—10天拆线。
〔用药〕1、术前用药:体质较差时,补充氨基酸、脂肪乳、血浆、悬浮红细胞,术前一天应用一类抗生素。
2、术中:麻醉药及麻醉辅助药。
3、术后:应用1—2类抗生素,输液加强支持治疗,氨基酸、脂肪乳、血浆、悬浮红细胞适当选用。
〔检查〕1、术前、血粪、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四项、血糖、输血前五项、心电图、胸部正位片、纤维胃镜及组织活检、钡餐造影、B超、CT。
2、术后:血生化、复查血常规、肿瘤病理。
治愈标准术后病理显示切缘无癌残留,周围脏器无肉眼可见转移灶,即可认为手术治愈,术后T正常,切口愈合良好,能进半流饮食、大小便自解、能下床适当活动,即可出院。
质量标准1、平均住院日20天。
2、疗效标准:平均治愈率≥98%,死亡率<2%。
3、切口感染率:<3%。
4、平均医疗费用:8000元。
服务标准2、服务态度优良率≥95%。
3、病房管理合格率≥90%。
4、陪护率≤8%。
5、院内感染率<1%。
6、护理事故发生率:0。
7、差错发生率≤0.4%。
未包项目手术后腹腔或全身辅助化疗费用不在此范围内。
单病种诊疗常规科室:普外科病名胃癌根治切除术诊断标准1、早期上腹隐痛,有烧灼感,制酸剂不能缓解;2、呕血或黑便:癌肿侵犯血管溃破,可致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出现呕血或黑便;3、较晚时,体重减轻,贪血、低热等;4、中晚期胃癌多可触及上腹部包块,一般无压痛,后期移动变差;5、X钡餐检查:胃粘膜粗糙、中断,充盈缺损,胃壁僵硬,蠕动中断;6、纤维胃镜检查:粘膜充血、糜烂、灰白色、边缘不规则、肿块触之易出血,可取组织活检;7、CT:显示肿瘤与临近脏器关系及外侵淋巴结转移情况;8、B超:可判断肿瘤浸润深度与广度,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有无肝脏转移。
入院标准符合1—4项怀疑胃癌,需进一步检查,5—8项可确诊,无严重心、肺、肾、脑疾病,无远处转移即可入院手术治疗。
治疗常规1、术前准备:纠正贪血,低蛋白血症及心肺功能;2、麻醉:全麻;3、手术:经腹行胃癌根治切除术,包括周围淋巴结清扫;4、术后:抗感染及加强支持治疗,术后1—2拔除腹腔引流管,术后3天换药,7—10天拆线;用药:1、术前用药:体质较差时,补充氨基酸、脂肪乳、血浆悬浮红细胞、术前1天应用一类抗生素;2、术中:麻醉药及麻醉辅助用药;3、术后:应用1—2类抗生素,输液加强支持治疗,氨基酸、脂肪乳、血浆、悬浮红细胞适当选用。
检查:1、术前: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四项、血糖、输血前五项、心电图、胸部正位片、纤维胃镜及组织活检、钡餐造影、B超、CT;2、术后:血生化、复查血常规、肿瘤病理。
治愈标准术后病理显示切缘无癌残留,周围脏器无肉眼可见转移灶,即可认为手术治愈,术后体温正常,切口愈合良好,能进半流饮食,大小便自解,能下床适当活动,即可出院。
质量标准1、平均住院日20元;2、疗效标准:平均治愈率≥98%,死亡率<2%;3、切口感染率:<3%;4、平均医疗费用:8000元。
服务标准2、服务态度优良率≥95%。
3、病房管理合格率≥90%。
4、陪护率≤8%。
5、院内感染率<1%。
6、护理事故发生率:0。
7、差错发生率≤0.4%。
未包含项目手术后腹腔或全身化疗费用不在此范围内。
单病种诊疗常规科室:普外科病名肺癌肺叶切除术诊断标准1、咳嗽、血痰、胸痛、消瘦、乏力、发热、气急;2、X线、CT、MRI:发现肺部肿块;3、疾脱落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4、纤维支气管镜:发现肺部肿块,活检病理;5、经皮肺穿刺:发现癌细胞。
入院标准符合1项可怀疑肺癌,2—5项可确诊,无心、肝、脑、肾疾病,即可入院手术治疗(元远处转移)。
治疗常规1、术前准备:心、肺、肝、肾功能常规检查。
2、麻醉:全麻。
3、手术:肺叶切除术。
4、术后:口腔、皮肤、尿管护理、呼吸道管理、吸氧3—5天,胸腔闭式引流2—4天,术后3天换药,9—11天拆线。
〔用药〕1、术前用药:应用1—2类抗生素感染。
2、术中:麻醉药及麻醉辅助药。
3、术后:应用1—2类抗生素,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抑酸药物防止应急性溃疡。
〔检查〕1、术前:血、尿、粪常规、肝功、肾功、电解质、血糖、凝血四项、输血五项、胸片、肺功能、血气分析、B超、CT、心电图;2、术后:肿瘤病理、血气分析、血生化、血常规、胸部X线、CT。
治愈标肿瘤所属肺叶完整切,边缘无肿瘤细胞,无肉眼转移灶即手术治愈,术后切口愈合良,体温正常,血象正常,X线检查无液气胸、肺不张,肺部感染征象,大小便正常,即可出院。
准质量标准1、平均住院15天。
2、疗效标准:平均治愈率≥99.5%,死亡率<0.05%。
3、切口感染率:<0.5%。
4、平均医疗费用8000元。
服务标准1、护理级别:重症监护2天,Ⅰ级护理2天,Ⅱ级护理6天,Ⅲ级护理5天。
2、服务态度优良率≥95%。
3、病房管理合格率≥90%。
4、陪护率<8%。
5、院内感染率<1%。
6、护理事故发生率:0。
7、差错发生率≤0.4%。
未包含项目术后放疗、化疗不包含此费用。
单病种诊疗常规科室:普外科病名直肠癌根治切除术(单病种限价)诊断标准1、便血、排便习惯改变与粪便性状改变:表现为大便带血、排便次数增加,排便不尽、大便变形及变细。
2、腹胀痛:开始为下腹部坠胀,癌肿增大可至肠梗阻。
3、直肠指诊:可触及肠腔内质硬,大多为溃疡型肿物,指套染血阳性。
4、内镜检查:可见肿块、溃疡、狭窄等,作组织活检,可明确诊断以及病变情况。
5、气钡灌肠双重造影:显示肠粘膜肿物、溃疡及狭窄程度及有无多原癌或大肠其它疾病。
6、B超:判断病变肠管范围,邻近器官有无受侵犯、有无肝转移、腹腔淋巴结转移、腹水等。
7、CT:显示肠管内外病变程度及转移浸犯情况,对直肠癌术前评估,术后复发诊断极有价值。
入院标准符合1—3项怀疑有结肠癌可能,需进一步检查。
4—7项可确诊,无严重心、肺、肾、脑疾病,无远处转移甚或有远处转移但已形成肠梗阻者即可入院手术治疗。
治疗常规1、术前肠道准备:流食、口服肠道抗生素,术前一日口服洗肠药物,如果有梗阻迹象,则应灌肠。
2、麻醉:全麻或硬膜外麻醉。
3、手术:(1)肛门、直肠、部分乙状结肠切除,包括肛周脂肪组织,直肠全系膜,部分乙状结肠系膜及相应区域淋巴结。
(腹会阴联合根治,乙状结肠造口术);(2)直肠及全系膜,部分乙状结肠及系膜及相应区域淋巴结(保肛手术)。
4、术后:抗感染及支持治疗,术后7天拔除会阴部填塞之纱布团(腹会阴联合根治术)或骶前引流管(保肛手术),术后9天拆线。
〔用药〕1、术前用药:口服肠道抗生素,洗肠液。
2、术中:麻醉药及麻醉辅助药。
3、术后:应用1—2类抗生素,输液加强支持治疗,体质较差,适当补充血浆、悬浮红细胞或白蛋白、脂肪乳、氨基酸。
〔检查〕1、术前:血、粪、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凝血四项、输血前五项、心电图、胸部正位比、B超、CT、纤维结肠镜及组织活检、钡灌肠造影。
2、术后:血生化、复查血常规、肿瘤病理。
治愈标准术后病理显示切缘无癌残留,腹腔脏器无肉眼可见转移灶,即可认为手术治愈。
术后T正常,切口愈合良好,能进半流质饮食,大小便自解,能下床适当活动,即可出院。
质量标准1、平均住院日15天。
2、疗效标准:平均治愈率≥98%,死亡率<2%。
3、切口感染率:<3%。
4、平均医疗费用:9600元。
服务标准1、护理级别:重症监护1—2天,Ⅰ级护理2天,Ⅱ级护理5天,Ⅲ级护理6—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