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西财经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广西财经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结论和体会: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包括垄断、外部性、公共产品、不对称信息四个方面。
政府干预亦称宏观调控,是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总体管理,是一个国家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表现为国家利用经济政策、经济法规、计划指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对市场的有效运作发挥调控作用。
政府干预方式:(一)对垄断价格和垄断产量的管制。如自来水和电力公司中,政府不允许它们任意收取高价格,而是对它们的定价进行限制。(二)反垄断法。主要有以下任务:禁止卡特尔、控制企业合并、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禁止行政垄断。
二、外部性
一般来说,如果某人或企业在从事经济活动时给其他个体带来危害或利益,而该个体又没有为这一后果支付赔偿或得到报酬,则这种危害或利益就被称为外部经济,也就是外部性。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则为正外部性;负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外部经济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如工厂在生产中所排放的污染物就是负外部性,教育则是一种正外部性。
政府干预方式:(一)税收与补贴。政府通过对那些有负外部性的活动征税和补贴来使外部性内在化。(二)使用企业合并法。政府的管制还包括把施加和接受外部成本或外部利益的企业合并。(三)明确产权。如果财产权是完全确定的并得到充分保障,则有些外部影响就不会发生。
三、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是指由政府部门生产,并向社会和个人提供一切物品和服务的总称,具有无排他性,无竞争性、强制性特点,如国防、警察、教育等。公共物品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使得任何私人部门都不愿意或不能充分提供,市场机制不能较好地发挥作用。从而主要从两方面导致市场失灵:一是“搭便车问题”,即为得到一种收益但避开为此支付成本的行为。如在拥挤的十字路口设置红绿灯,对于提供者而言,他必须能够把那些不付钱而享受红绿灯的人排除在外,否则他将无法弥补生产成本。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又使得其可以不付费就获得消费的权利。这种行为意味着公共产品的厂商很有可能得不到弥补生产成本的收益,长期中,就会使得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减少或几乎没有,最终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二是非竞争性。如高速公路实行收费管理,这种排他性使用虽可以收回成本,提高生产积极性,但不能使所有人免费使用,致使公路的社会效用得不到有效的发挥。除此之外,公地悲剧、公海捕鱼、过度放牧都是与公共物品相关的问题。
实验要求:
实验原理、方法和步骤:
原理:市场失灵、政府干预
方法:
看课本、借阅图书、上网查找、观看相关视频
步骤:
1、查看课本了解基本内容
2、借阅图书、上网查找等深入了解
3、综合所了解知识得出结论
实验内容:
1、理解市场失灵的含义与原因
2、熟悉垄断、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含义
3、理解相对应的政府干预方式
针对市场失灵的原因,政府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方式。
一、垄断
垄断指少数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或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如某国的石油行业采取高度的集中经营管理模式,对石油的调度、流通、销售和价格的确定都是国家统一规定,市场不能起到调节作用。垄断会带来低效率的资源配置状态,引起人们凭借政府保护而进行的寻求财富转移的活动,造成对公共资源的侵害和浪费,即寻租。
广西财经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
经济学综合实训
实验项目
名称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实验时间
2014年9月2日-9月12日
实验地点
明秀校区3号实验楼301
实验时间合计:8学时
学生班级
指导老师
学生姓名
学号
学生成绩(分数)
实验目的和要求:
实Hale Waihona Puke 目的:1、考察学习经济学后对经济学知识的自学能力
2、了解对市场失灵、政府干预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
政府干预方式:(一)解决逆向选择问题:政府规定企业对自己销售的产品提供质量保证,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二)解决道德风险问题:设计适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使双方的利益一致。
在现实经济中,看不见的手的定理一般来说并不成立,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只有通过市场的调节与政府干预相结合,才能使市场竞争配置资源、政府权威调控资源、社会自我管理三者密切配合,既防止政府干预市场与社会正常运行,又防止市场无序与社会失序,努力营造一个公平公正、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政府干预方式:(一)采用成本—收益分析法来确定某一公共产品是否值得提供及提供多少;
(二)委托私人企业生产公共产品;(三)政府直接经营企业并生产公共物品。
四、不对称信息
不对称信息是指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个体之间的信息呈不均匀、不对称的分布状态,也就是说有些人对关于某些事情的信息比另一些人掌握得更多。影响因素主要有行业信息差别和专业化产生的信息差别。如卖者比买者更了解产品的实际情况。由信息不对称会产生两个问题:问题一逆向选择。逆向选择定义为信息不对称所造成市场资源配置扭曲的现象。经常存在于二手市场、保险市场。问题二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指拥有信息多的一方以自己的信息优势来侵犯拥有信息少的一方的利益,以此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如在承包市场中,承包方为信息优势方,而发包方为劣势,此时的道德风险就表现为承包方偷工减料,违反合同。
学生签名:
年月日
注:1.指导教师和学生成绩一栏由指导教师填写,其它栏目内容均由学生填写。
2.“实验项目名称”要与该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中的“实验项目”相对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