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1学校发展现状诊断报告第5期学员作业作业名称:学校进展现状诊断报告学员编号:学校名称:姓名:联系:学校进展现状诊断报告XX镇中心校一、学校差不多情形简述XX镇中心校位于XX市XX镇圩镇东面,是一所一般农村学校,始建于1941年,是一所具有60多年历史的小学。
我校占地面积约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850平方米,现有教学楼2幢,综合楼2幢,教学区、活动区、教职工生活区布局合理,有远程教育收视室、播放室,图书室、阅览室,仪器室,实验室,少先队活动室,体育器材室,中型会议室;全校现有19个教学班(包括3班学前班),在校学生850多人,教职工39人。
目前,学校正处于整顿、调整、规范进展时期。
二、学校进展现状的诊断分析。
(一)领导班子情形:我校现有校长、副校长、教诲主任、总务主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共6人。
年龄结构:30-35岁1人,36-45岁2人,46-55岁3人;平均年龄44岁;学历结构:本科1人,专科2人,中专3人。
校长:50岁,XX市师范学校毕业,从教30多年,先后在云龙小学、和平小学、XX中心校工作,1998年任校长职务。
校长个人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和业务水平,素养全面,勤于摸索,熟知业务,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实际沟通能力;事业心责任感强,为人谦和、诚实、正直,善于反省自身,有较强自我总结、自我修正的能力;工作求真务实,坚持从实际动身,能够不断地开拓进取,把工作推向前进。
这些优势有助于校长站在时代进展、改革的高度,统揽全局,领导全体教职工不断创新,推进学校健康进展。
由于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相对跟不上发达地区,学校各项事务又繁多,没有充裕的时刻去学习先进的治理体会,致使治理体会不足,科学治理水平还有待于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提高。
领导班子的优势是:班子成员老中青结合,年轻干部虚心好学,易于同意新思想,新观念,进展潜力专门大;老年干部办事稳重、干练,作风正派;领导班子团结协作,相互取长补短,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斗争力,差不多形成了较好的工作作风,既能独立摸索,各抒己见,又能相互支持配合,统一意志;班子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心强,各自主管的工作都能杰出地完成。
存在的劣势是:班子成员大多缺乏治理体会,教育理论水平和业务指导能力还处于一样层次;干部的视野还不够开阔,在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甚至缺乏大局观念。
由于这些劣势因素的存在,制约着学校向更高的层次突破。
(二)师资队伍情形:全校在岗教职工39人,专任教师37人,从学历结构上看,具有本科学历的有5人,专科学历的有28人,部分为中师学历;从职称结构上看,中级教师22人,初级教师15人;从年龄结构上看,35岁以下14人,占36%,35-49岁20人,占51%,50岁以上5人,占13%。
师次队伍的优势是: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爱岗敬业,责任心强,工作积极主动,青年教师居多,易于同意新观念,新思想,为学校进展提供后劲和活力;教师队伍整体素养较高,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校级骨干力量,有一定数量专业水平较高的教师。
师次队伍的劣势是:缺乏专门冒尖的肯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教育科研水平坦体偏低,还没有形成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部分教师因为年龄大,知识结构老化,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始终处于低层次水平;年轻教师实践体会缺乏,需要锤炼培养;此外,工作与家庭、工作与学习之间的矛盾、待遇偏低等,对教育教学工作构成一定程度的阻碍。
(三)学生和家长的情形:XX村是镇政府所在地,属乡村结合部地区。
我校学生来源比较复杂,要紧来源于XX村的各个自然村,还有镇直机关单位,圩镇开发区住房,外来务工的农民工子女等。
家长的职业、文化层次、经济水平呈多元结构;结合分析大致情形如下:经济状况较好且文化素养较高的家庭占8%,经济状况较好但文化层次一样的家庭占12%;本地区家长多为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家教水平不高,对学生缺乏有效的家教指导。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农村经济进展,家长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对子女的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更关怀子女的理想和前途。
优势:1、学生来源自然增长,为学校进展提供了基础保证和进展的机遇。
2、家长观念的发生变化,对小孩的教育得到更加重视。
3、由于家长来自四面八方,蕴涵着许多可供开发的教育源泉。
劣势:1、学生来源成份复杂,层次差异较大,对学校治理和教育的要求更高。
2、大部分学生因家长外出务工成为留守儿童,小孩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由于监护人文化水平偏低,家庭教育指导的能力和成效不佳。
3、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差异程度较大。
(四)办学条件情形:我校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850平方米。
尽管近几年来学校硬件建设发生了专门大的变化,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但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学校资金十分紧缺,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两幢教学楼和1幢综合楼差不多上预制板结构,且年久失修,安全隐患较大;教学办公用房不足,没有多媒体教室,微机室、语音室、劳技室,音乐室,教师宿舍不能满足需要。
我校有水泥球场2个,没有羽毛球场、排球场,体育器材不配套,体育设施还不能发挥其功能作用。
设施设备:我校上级尽管配备了远程教育收视、播放设备,依照教育进展,需要配置信息技术教育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语音教学设备等。
近年来,我校积极争取上级和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下大力气添置设备,改善环境,学校整体上差不多上实现绿化、美化、净化,学校面貌也得到了明显改变;但距离学校进展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专门是校舍改造和校园文化氛围建设。
三、学校进展资源的诊断与分析(一)学校进展可开发和利用的各种资源:1、地理位置优势:本校地处乡镇圩镇位置,社会经济进展活跃,城镇化速度加快,教育需求不断增长,使学校的进展更为可能。
另外,区域的开发,道路改造,人口的融合,进一步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化,便于吸取先进的教育思想,同意新的教育观念。
2、教师素养优势:教师队伍年轻化,学历水平和整体素养的不断提高,人际关系的和谐,进取心、积极性的不断增强,宽敞教师对学校的可连续进展充满信心。
3、学生资源优势:随着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来源更加广泛,生源自然增长比较明显。
4、家长优势: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刺激着人们思想的变化,家长学生的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对学校工作的认识和明白得逐步增强。
5、社会资源优势:学校在乡镇的中心位置,得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有关部门的关心;农村经济的实力增强,对学校进展支持力度也正在逐步加大。
6、领导班子优势:工作踏实、作风优良的干部集体,能够凝聚人心,鼓舞斗志,能够把学校进展的思想贯彻到宽敞教师当中去,能够用先进的办学理念推动学校的健康进展。
(二)抓住能够利用的机会:1、抓住创建常规治理达标学校,办人民群众中意的教育。
2、抓住地域经济进展,小区开发建设的机遇。
3、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机遇。
4、抓住校安工程改造机遇,努力改善学校硬件建设。
四、学校进展面临问题的诊断和分析以后三年内我校进展急需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拆除所有预制板校舍,重新规划重建教学楼和综合楼各1幢,整治校园环境,完善基础设施,进一步实现校园净化、美化、绿化。
(二)建章立制,实现学校治理规范化、科学化。
(三)改造、更新、添置设施设备,实现教育设备现代化。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养,打造名校,培养名师。
(五)研究开发地点教材,创办特色学校。
五、学校进展需求的论断与分析依照对本校所处的社会环境、生源现状、办学条件等差不多情形的分析,以及各利益群体对学校进展的期待和需求,我校进展的差不多需求为:(一)学校定位问题,学校要进展成一所真正意义的示范学校,才能满足本地区社会的要求,才能与时代进展同步。
(二)学校必须获得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修理改造,改善硬件环境,目前校舍年久失修,安全隐患系数较大,校舍不足,设备紧缺,已成为制约学校进展的最大障碍。
(三)解决师资问题。
缺乏专业化的师资人才,必须加速培养高素养的,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能适应教育现代化要求的教师队伍,是推动学校进展的核心。
(四)进一步推进学校治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提高领导班子治理水平,是推动学校进展的基础。
(五)培养学校进展新的突破点。
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促进展,通过改善学校形象,进一步提高学校声誉。
六、近三年学校发目标与展望基于上述几个方面的比较分析,XX镇中心校不管从校舍建设、硬件设备、校园环境,依旧教育质量上都与本地区社会经济进展不相适应,都不能满足社会的教育需求,与发达地区学校相比存在专门明显的差距,专门是教学和辅助用房,硬件的缺乏,严峻制约着学校进展。
学校面临的问题是生存和进展的问题。
加快进展,建设一所现代化的学校,差不多成为社会和学校进展的必定要求。
依照本地区社会经济进展和教育进展的要求,在客观分析学校现实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学校要实现跨过式的进展,要创建一所“环境优美、质量一流、治理高效、特色鲜亮的现代化学校”。
要实现这一总目标,其进展的总体思路必须坚持:“外塑形象,内强素养;求真务实,追求杰出,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全面进展,办出特色。
”学校依照不同时期的进展要求,我们提出以后三年学校进展的突破口和目标定位:第一步:实施塑造学校形象工程。
创建学校常规治理特色学校,更新观念,改善环境,优化队伍,提升学校声誉,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师生的自信心,全面推进学校工作。
第二步:实施培养“名师工程”。
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战略,与教育教学治理先进的兄弟学校结对子,把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可塑性强的年轻教师派出去培训学习,全力打造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培养高素养的教师队伍。
第三步:抓住“校安工程”建设机遇,新建、改造和扩建标准化的教学楼和综合楼,改善师生工作和学习环境。
第四步:加快信息化建设。
力争在2020年配备信息技术教育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用信息化建设带动学校现代化建设。
第五步:走内涵进展和开放式办学之路,培养新的亮点,形成新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