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氏由来:姬-子-林-梅-林-辜一脉相承一、姬·子一脉黄帝姓姬,又说姓公孙,号轩辕氏,又号有熊氏,传至比干公。
比干公乃商纣王之叔父,姓子,见世系表。
世系表(黄帝-比干公)元祖:黄帝(轩辕)二世:玄嚣三世:蟜极四世:帝喾(高辛氏)五世:契(商之祖)六世:昭明七世:相土八世:昌若九世:曹圉十世:冥十一世:振十二世:报甲十三世:报丁十四世:报乙十五世:报丙十六世:主壬十七世:主癸十八世:天乙(成汤)十九世:太丁二十世:太甲(太宗)二十一世:太庚二十二世:太戊二十三世:仲丁二十四世:祖乙(中宗)二十五世:祖辛二十六世:祖丁二十七世:小乙二十八世:武丁(高宗)二十九世:祖甲三十世:康丁(庚丁)三十一世:武丁三十二世:文丁(太丁)三十三世:帝乙三十四世:帝辛(商纣王)比干林坚(泉,字长恩)林氏始祖箕子二、子·林同根比干公,商代贵族,纣王的叔父,官少师。
相传纣王无道,比干公屡次劝谏纣王,被剖心而死。
比干公生于公元前一一一一年五月六日,于公元前一O四八年遇害,终年六十三岁。
比干公,商都毫邑人(今河南省安阳市),是商汤后裔,商帝文丁之子,商乙之弟,纣王之叔父。
子姓,因封地在比(今山东淄博一带),故称比干。
比干有两妃,正妃妫氏[1],次妃黄氏。
比干公被杀害后,纣王下令满门抄斩。
当时妫氏、黄氏都怀孕在身。
黄氏被捕,纣王下令剖腹取胎视之,并将尸体火焚。
妫氏为了保住比干公一脉后代,放弃殉节,忍辱负重,被同情比干公的士兵放走,妫氏在四名婢女陪同下星夜逃出朝歌,隐居于长林石室中,后生下了遗腹子,成为林始始祖。
(按:又说其子坚逃于长林山以林为姓)。
世系表如下:比干公--林坚(名泉)公注释:[1]妫:音同“归”,《辞源》载:妫,姓。
舜之后,春秋时,陈国为妫姓,故陈国之女皆曰“妫”三、林·梅渊源林坚公,名泉,字长恩,比干之子。
殷少师比干因忠谏被纣王杀害,累及全家。
时比干公正妃妫氏甫孕三月,星夜逃出朝歌(今河南淇县),在京郊南边的牧野一处山林里,隐居于长林石室中,公元前一O四七年生下一子,取名泉,字长恩。
公元前一O四六年,周武王灭商后建立了周朝。
武王派人整修比干墓,又派人寻找比干公后裔。
妫氏闻讯,将子献于武王。
武王赐林泉公姓林,改泉名为坚,封清河公,命为三监,食采博陵二千户。
自此,林坚公成为林姓始祖。
博陵邑是林姓始祖的发祥地。
自坚公生祛闵、祛纶公后,历周、秦、汉、晋传六十四世林禄公扈从元帝渡江,由散骑常侍迁晋安太守,遂家焉,成为开闽林氏始祖,寿终追封晋安王,故禄公后裔各支堂号多为“晋安堂”从林姓禄公衍传至十三世,到了林效诚公。
效诚公,字允谦,赘于梅定夫之家,配梅氏,又以梅为姓,至二世宗子(见:“有关‘宗子’的说明”)责之,乃复归姓林。
林、梅渊源只于此也。
世系表:林坚(泉)公-林禄公(晋安始祖)一世二世三世四世五世六世七世八世九世十世十一世林坚(泉字长恩)--磋公(祛纶)--虎公--光公--相公--玄公--凤公--翊公--苌公--材公--壬公--十二世十三世十四世十五世十六世十七世十八世十九世二十世二十一世二十二世贞公――英公―-乾公――保公――宏公――标公――繇公――雍公――放公--楚公―――通公-----二十三世二十四世二十五世二十六世二十七世二十八世二十九世三十世三十一世不狃――-抚公―――欣公―――鸾公―――皋公―――士元―――宣公―――芳公―――伯葛------三十二世三十三世三十四世三十五世三十六世三十七世三十八世三十九世四十世四十一世玮公―――韶公―――亮公―――挚公―――纂公―――别公―――告公―――述公―――良公――功公四十二世四十三世四十四世四十五世四十六世四十七世四十八世四十九世五十世五十一世车公―――尊公―――高公―――苗公―――金公―――袭公―――时公―――丞公―――谟公――就公五十二世五十三世五十四世五十五世五十六世五十七世五十八世五十九世六十世六十一世邈公―――道公―――封公―――农公―――衹公―――豫公―――道固―――冠公―――逢勲――显公六十二世六十三世六十四世礼公―――颖公(字元从)―――禄公(字世荫)开闽林氏姓祖懋公四、辜林同宗林氏始祖林坚公之六十四世林禄公,字世阴,下邳人,原任安东琅琊王府参军,除给事中,黄门侍郎,随晋元帝渡江,由招远将军散骑常侍,合浦太守,累迁晋安太守,卒于官,追封晋安郡王,遂全家入闽定居晋安,是晋安林氏入闽之始祖。
禄公之十三世孙林效诚公,字允谦,乃莆田长城金紫林氏先祖既公(字汝静)之四世孙。
既公长子辜公之孙,辜公次子广公之子。
入赘梅氏,生宜民、宜国,宜国回宗后,生林正公,居高官南昌,唐太宗赐姓,即辜氏始祖。
下面有《莆田长城金紫林氏族谱源流简介》一段节录,可知“辜林同宗”之渊源:“入闽始祖禄公九世孙原显、原周、原次三兄弟,原周居梨岭。
原次公,字有仲,亦字子聪,南朝齐高帝建元二年(四八O年),任功曹、入梁,任建安令,夫人方氏、陈氏、何氏,生三子:既、茂、诜。
既公后裔称金紫林派,茂公后裔分称阙下孝子林派、九牧林派、莆林三支派共祖原次公,诜公后裔居钱塘,其后裔分徙漳浦、龙溪、仙游等地。
本支金紫派先祖既公,原次公长子,生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十一年(公元五一二年)字汝静,任彭城主簿,妣陈氏、黄氏生二子,辜、律,辜生二子,广、孝,后裔分布海内外,广公三世孙,唐太宗赐辜姓,因而称‘辜林同宗’”。
既公次子律公,字宗典,官朝列大夫、知化州事。
其后裔亦是嫡传“莆田长城金紫林派”。
世系表:开闽林氏始祖世系(公元二七四甲午年~六一O庚午年)林禄公——林正公。
一世二世三世四世五世六世七世八世九世林禄——景公——缓公——格——靖之——遂之——遁民——玉珍——元次十世十一世十二世十三世十四世十五世既公——辜——广公——效诚——宜民——宜国——林正(辜氏始祖)——律——莆田长城金紫林氏茂诜五、林辜同宗溯源纪行二OO一年十二月十七日《中华辜氏源流总汇》编辑部审稿会在广东潮州市潮安县辜厝村召开,参加会议有马来西亚、香港、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广西、湖南、四川、安徽、河南、云南、湖北等辜氏宗亲代表,史学界人士、教授、学者共八十余人,会期八天。
福建莆田林氏委员会应邀派林文光、林金发、林鸟凤代表前往参加。
十二月二十日下午六点半到达广东汕头车站,辜氏宗亲备车迎接直至辜厝村会场已是晚上七点多,辜氏宗亲和我们拥抱一起,真是如久别重逢,宗情、族情、乡情难以言表。
寻根溯源,辜林同宗历经一千三百余年。
我们在会上介绍福建省兴化府莆田县林氏先祖源流及分布情况,谈到入闽晋安林始祖禄公四世孙格公携子侄入莆,传至五世孙原次公生三子:长曰既、次曰茂、三曰诜,既公次子律公之后称长城林,茂公之后称九牧林、阙下林。
莆林三大衍派共祖原次公。
既公长子辜公,生孝、广。
孝公生三子:渐、怀、爰,其裔迁福建长乐县湾村,晋安晋溪。
广公之后裔在莆田林氏谱无载,而在辜氏族谱承传,正是辜林同宗源由所在,我们高兴地在此证实林辜同宗共同祖先既公。
会上掌声爆发,辜氏宗亲听了感到无比欣慰,心情万分激动。
接着介绍既公居莆田北螺,避难迁居山里莒溪,复迁长城(今称张城)。
既公祖祠已重建,于二OO一年十二月十五日落成庆典。
庆典及祭祖仪式实况录像,音碟在会长播放,荧幕上展现既公祖祠、既公遗像、《林辜同宗》匾悬挂祠堂中,代表们再一次掌声雷动。
他们看到祖籍福建莆田,看到祖祠、祖先遗像,以掌声表达了同是炎黄子孙,同是比干后裔、同是一根藤上的瓜。
两姓谱牒载源同世合林氏、辜氏互对族谱。
据四川仁寿县辜氏谱卷首载:元祖比干公传一百零八代至赐姓辜氏之始祖,又载禄公生景公,景公先缓公,缓公生格公,格公生靖之公,靖之公生遂之公,遂之公生遯民公,遯民公生玉珍公,玉珍公生原次公,原次公生既公、茂公、诜公。
既公字汝静,隋炀帝大业元年彭城主簿,生长子辜、次子律。
律公为莆田定庄、长城、蚶山梨岭诸房祖,与莆田仙游两县既公后裔衍派族谱正合。
历史上“林辜同宗”仅听于传闻,未见于史,打开两姓族谱记载相同,一千四百余年流传口碑始得证实。
明成化壬寅(一四八二年)辜彰廷公《礁山辜氏族谱》记:银同白礁有我一辜姓者……未有同安先有白礁,比干忠谏为纣剖心,其子逃于长林山遂以林为姓,蕃衍拓居莆田,以文章华国忠孝传家,及小祛五十三世孙效诚赘晋安梅定夫氏,生宜民、宜国,又以梅姓焉,传二世宗子数责之后归祖姓,继传正,举唐贞观进士,为江西观察使,有功,因苛政,奏除之,民始宁业,兴学校,励精图治,太宗嘉其贤而赐之氏,昭其辛苦之德,合二义而成一字,上古下辛取之辜焉。
由是告林氏祖,更以辜为姓。
永春县《桃源儒林辜氏族谱》载与白礁谱同。
大明万历癸未《存谱记》:我族之谱火于庙,宜旋公始集而记之,谱幸存之一也,彰廷公始续而修之,谱之幸存者二也;性温公珍而存之至倭寇焚劫,公独取谱而逃,今箧中是也,其谱之幸存者三也,道时公承父命,日不暇食,夜不遑寐,图记事迹,摘文集成一简,而为今日大修之祖,是又谱之幸存者四也。
大明万历癸未乡荐知浙江处州府遂昌县事志会公《重修谱序》,清康熙乙巳志锐公《迁移后重修谱记》和《辜氏谱序后跋》,大明天启四年四川宗人监察御史辜延泰给湖北汉阳《辜氏族谱》写的“辜氏源流序”叙辜氏源流三伏三现,具详于谱序中。
诸历代修谱作序、记、跋,都记述祖先或居官而播迁;因避难而流移,就谋生经商而定居,真是河源浩淼,万里奔腾,江注瀛海,无有止极者。
两姓两谱相同之处一、祖先籍贯相同。
林辜两谱同载祖先是殷少师后裔,南北朝时居莆田。
据广东普宁市湖美村辜炳标先生祖祠内布字幕为字书:祖籍福建省兴化府莆田县人。
口碑所传,族谱所载,祖祠所书,祖先籍贯,林辜同宗是无疑的。
二、两姓两谱同载既公字汝静,生子辜、律。
辜公生孝、广。
孝公生渐、怀、爰(远)。
其裔迁长乐县湾村,晋安晋溪。
广公其裔莆林谱没载,而辜氏承传记载。
一是断口处,一是承接处,两处吻合。
三、两姓各分天南地北,自禄公至既公世次合,迁移地合,房祖名合,实为难得的珍贵史料。
四、辜氏古谱卷首载:既公隋大业元年任彭城主簿,律公为定庄、长城,蚶山梨岭诸房祖。
与莆林谱正合。
五、承传断线处相同。
两姓两谱同载在唐初期。
六、互载历代遭劫相同。
宁末抗元之难,明倭寇乱。
七、祖祠结构相同。
我们参观辜厝村承启堂称“八贤门第,四俊家声”。
辜氏子孙四千六百余人。
湖美村辜姓人口七千二百余人,参观承德堂、世笃堂、承远堂等六座明清时期古建筑,族范、家训相同,诸多记载。
七个方面相同相合,是祖先遗留珍贵的文史。
林辜宗亲代表聚集是历史以来规模最大,涉面最广,人数最多,共叙渊源,寻根追远,互对谱牒,虽然时间短,其意义之深远,再一次共识林辜同宗的历史来由。
我们代表莆田林氏,受到辜氏宗亲热列欢迎和热情款待,亲如兄弟般感受之深,在此告诉莆田林氏宗亲,林辜氏是骨肉关系,辜氏流传口碑:林氏似骨,辜氏为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