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八章 学前儿童游戏的观察与指导2
第八章 学前儿童游戏的观察与指导2
学前儿童游戏的观察与指导
1
教学目标 • 1. 理解学前儿童游戏观察的含义、意义、
内容 • 2. 掌握学前儿童游戏记录与分析的方法 • 3. 学会使用常见的几种观察量表观测评析
学前儿童游戏
2
教学内容
游戏观察的涵义和意义 游戏观察的内容与方法 游戏观察记录分析方法 几种游戏观察量表简介
3
问题引入 ? 通过怎样的方式才能真实了解儿童?
19
第二节 游戏观察记录
• 记录方式:
• 表格型
•
文字型
•
•
符号型或图示型
•
摄像型
20
一、表格记录法
就是把要观察的内容分门别类设计成表格的形式,教 师一边观察幼儿的实际表现一边在相应的栏目内做出 行为出现与否或水平差异的判断。其中行为核检表是 最常见的形式,其次是等级量表。
例:
角色游戏观察记录表
的故事并能说出故事中图画的
名字(22) 游戏建构的结果成为 重要部分(23) 工艺技巧(24) 使 用彩笔将图案着色(25) 拓印
(4) 使用玩物来做假 装、虚构(如假装积 木为车,可使玩具具有 意义)(5) 功能性使用 表征玩具(如电话、 车子、娃娃或茶具组 合等)(6) 使用成人衣 物或装扮游戏(7) 表
帕顿/皮亚杰量表
游戏的社会:项目
孤独的
平行的
孤独
平行
孤独
平行
孤独
平行
孤独
平行
两项非游戏行为:无所事事,旁观
集体的 集体 集体 集体 集体
33
四、豪威斯的同伴关系量表
豪威斯1980年发表的考察儿童社会性游戏行为的同伴关系 量表,它比较具体地将儿童游戏的社会性水平分为五个层次: 简单平行游戏 具有成熟意识的平行游戏 简单社会性游戏 具有成熟意识的互补\互惠游戏 互补互惠的社会性游戏
第一节 游戏观察概述
• 一、游戏观察涵义 • 学前儿童游戏的观察就是成人对学前儿童
游戏中自然表现出来的表情、语言、动作 、交往、使用材料和工具等,加以记录并分 析的过程。
二、观察的意义
1、真实地了解儿童
反思:
为什么要了解儿童? 我了解我的孩子吗? 怎样才算是了解? 通过怎样的方式了解儿童?
6
了解儿童的具体内容
•
摄像记录可以更加直观、形象地详细记录整个活动的
过程,把教师从描述记录的负担中解放出来,更好地和幼儿
进行互动。
•
目前这种记录方式已经在幼儿园迅速推广,摄像记录
可以为教师事后反复重温、评估幼儿游戏状况提供更加客
观、准确的实况,对于提高教师的观察分析技能提供了便
捷的方法。
第三节 幼儿游戏量表简介 一、游戏兴趣量表(利伯曼)
14
2、确定游戏观察的方法
• (1)扫描法 • 在固定时间段里对观察对象依次进行轮流观察,平均分配时间给
每个观察对象,粗线条了解全班幼儿的游戏状况:游戏主题、角 色分配、材料使用、游戏场地使用、幼儿的游戏水平等 • (2)定点法 • 固定地点观察,记录儿童的游戏行为、语言、表情,可以采用实 况描述和事件抽样的方法记录。 • (3)追踪法(定人观察)
(4)与周围群体的相互作通用 (5)表演和戏剧游戏中的表现 (6)儿童的聪明程度 (7)儿童有多大的吸引力?
29
二、游戏发展进度量表
高尔登和库尔特尔1980年的研究成 果,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儿童玩物游戏、 表征游戏、社会游戏、体能游戏的发展 随年龄增长变化的规律。
30
游戏发展进度表
操弄(玩物游戏)
(2) 在游戏中 可制造声音
(3) 在游戏中 可用语言交 谈或叫喊
(1) 模仿镜中的形 象
(2) 对镜中的形象 微笑
(3) 在游戏中嬉笑
(4) 玩社会游戏(如 躲猫猫、玩拍手 游戏)
(5) 单独地玩(如幼 儿自己玩玩具,即 使与别的幼儿彼 此处在很近的距 离,也不想与其他 幼儿在一起玩)
(1) 可以不用支撑而 坐着玩
玩的主题是与玩物有关的活动。彼
此之间各自有各自的活动目标与目
的,可以彼此有所关联,但不是一个 完整有组织的活动)(9) 两人的合作 游戏(两个幼儿参与共同目的的活动 ,彼此有组织,能相互协调以达到目 的。通常幼儿是玩一些扮演、竞争, 或做一些作品,彼此相互支持以达目 的)(10) 团体的合作游戏(两个意向 的幼儿能达到的目标)(11) 游戏中有 分享行为(12) 玩时可以等待(13) 能 为他人做事以达到目标的活动(14) 要求同伴与他一起玩(15) 能叫出同 伴的名字并炫耀(自夸其所做的事 )(16) 可与特定的玩伴一起玩并可将 他当作最好的朋友(17) 能对有规则 的游戏或比赛遵守规则,并能轮流共
现单一的假装情景游
戏(如喝茶、喝酒或 开车)(8) 表现虚构情 景(事件之间有连续 或单一角色持续在,如 用茶具组合在一起喝
茶、吃饼干,好像开茶 话会、派对,或开车去 逛街或加油等)(9) 表 现虚构情景(单一角
色的游戏可以持续 )(10) 表现虚构情节(
有情节、主题但较不 具组织性)(11) 表现有
组织、情节的假装游 戏(12) 可以与其他幼 儿做假装游戏(社会
扮演游戏)
(6) 可以独立玩游戏,持续(7) 平行游 戏(幼儿通常在一起玩,但各自单独 做他们的活动或游戏;通常在玩相似 的玩具或活动,除非他抢夺别人的玩 具,不然彼此很少有社会性的互动或 影响他人的活动)(8) 联合游戏(幼儿 可在一起玩,但各自拥有自己主题的 深度活动。彼此间有沟通交流,通常
17
5、 分析游戏观察结果
• (1)分析的内容 • 游戏空间 • 游戏时间 • 游戏材料 • 游戏主题 • 游戏水平:社会性水平与认知水平 • 游戏规则
18
• (2)分析的技巧
• 结合儿童心理年龄特点进行分析; • 结合游戏理论进行分析; • 结合儿童成长背景进行分析…… • 纵向对比进行分析; • 横向对比进行分析;
11
游戏观察的内容2
3. 游戏的心理氛围 (1) 教师是否和孩子们建立了平等、亲
切、民主、和谐的师幼关系。 (2) 孩子之间是否建立了互助友爱的积
极伙伴关系。 (3) 教师之间是否真诚相待、友好合作。 4. 游戏中的幼儿是否积极
12
四、游戏观察的方法
• (一) 观察游戏之基本准则
• 事先决定你要了解何种游戏行为
同伴交往 A控制B合作C平行D独自
能力发展与兴趣点
分析与调整
22
二、轶事记录法
• 轶事记录:记录事件的故事性描述,是在事件发生之时或 发生之后即马上记录事件的始末。通常是记载儿童的游戏 能力及表现的社会认知、学习及身体发展的情形。主要内 容和要求:
• (1) 提供日期,时间,情境及基本活动的信息 • (2) 记录主角行为及行为注解 • (3) 保留整个情节的顺序 • (4) 记载儿童所说的话,保留整个对话 • (5) 要尽量客观及正确记录
阅读以下记录内容:分析该记录的优缺点。
• 观察地点:小医院 • 观察时间:2012年3月18日下午 • 今天幼儿在小医院里玩得非常开心,并且能认真地分配角
色,有的当医生,有的去看病,有的去开药,还有文文小朋友 像真的生病一样躺在病床上接受治疗。我看着“医生”正 在为文文“病人”治疗,帮他量体温,让他吃药好好休息, 非常地认真。突然,这位“病人”有要求了,他让“医生” 把医药箱子给他,“医生”还没有反应过来,这个“病人” 就拿起里面的输液瓶子为自己打点滴,一会儿又要吃药,一 会儿又要打针,弄得这个“医生”不知所措……
15
3、确定观察的内容和重点
• 游戏的要素? • (材料、幼儿、角色、主题、规则) • 各年龄班游戏发展的水平?观察的重点? • 小班:物品使用 • 中班:幼儿之间的冲突 • 大班:创新,游戏交往与冲突解决
16
4、做好游戏观察记录
• 记录方式: • 表格型 • 文字型 • 符号型或图示型 • 摄像型
表征游戏
社会游戏
身体(体能游戏)
(1) 玩自己的身 体部位(如手指 、脚趾)
(2) 用手臂挥打 玩物并获得愉快
(3) 玩别人的身 体部位,如摸别 人的脸和头发 (4) 玩水
(5) 在游戏中去 拿玩物(或自己 拿或从别人处获 得)
(1) 在游戏中 模仿:a. b. c. d. (将以前所 听过或看过 的声音或动 作模仿出来)
• 了解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比如区域选择的人数、孩子专注活动时
间的长短、孩子游戏的过程等) • 了解儿童的发展水平和规律 • 了解儿童的个性特点和能力差异
7
2、旨在准确预设游戏、环境与材料
• ——预设游戏,处理好游戏与课程,游戏 与儿童年龄特点相适应应等问题。
• ——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 • ——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
主题名 来源与 角色及 材料与 情节及 整理与 备注
称
发展
分配
使用
过程
评估
1 2 3
21
幼儿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班 记录人:
20 年 月 日
区域名称
幼儿姓名 注意力 A专注B愿意C偶尔注意 D游离
环目 境标 创材 设料
指导策略
事例描述
参与度 A积极B愿意C 随意导游戏
• ——把握指导的具体时机 • ——选择恰当的指导方式 • ——选择有效的指导策略
9
4、更有效地评价儿童游戏及其发 展
• ——为评价提供具体详细的资料
• ——及时发现儿童游戏和成长中的问 题
• ——给予儿童积极有效的反馈
10
三、游戏观察的内容1
1. 游戏的时间和组织 • (1) 是否有充足的游戏时间。 • (2) 是否有过多的等待和过渡。 • (3) 是否给予了孩子充分的自主。 • 2. 游戏的场地和材料 • (1) 游戏的场地、材料是否安全、卫生。 • (2) 场地各区安排是否有空间浪费和拥挤现象。 • (3) 场地标志是否清晰,规则要求是否合理。 • (4) 材料是否充足,难度是否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