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一、说明(一)课程性质《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培养和检验学生关于幼儿游戏及开展与指导的基本理论以及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幼儿游戏的本质、特征、分类、影响因素、发展规律及教育价值;教育实施部分阐释幼儿游戏教育实施的基本任务、原则以及做好对幼儿游戏的教育指导及评价等诸多实践性的思路、策略和方法。
全书所阐述的幼儿游戏的基本原理具有抽象理论思维的特点,同时它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教学目的使学生在了解国内外现代游戏理论的基础上,认识幼儿游戏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教育价值,理解在学前教育中实施游戏、实现游戏与教育的有机结合的基本原理、原则,把握在教育中实施游戏的基本环节和任务,努力提高自身对幼儿游戏进行科学教育指导的实践能力,增强在学前教育实践中贯彻与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和把游戏作为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四)教学方式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情景模作、自学的方式进行教学。
对于游戏的分类部分,建议教师利用多媒体讲解,借助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为了配合课堂教学,本课程安排有课程见习,可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参观见习,并要求写出见习报告。
要求学生应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既努力掌握本学科的理论,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注意联系各类学前教育机构的实际,进行一些调查研究和教育实践活动。
在学习过程中还应注意培养各种能力,如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等。
(五)考核要求1.考核的方式及成绩评定本课程成绩考核由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两大部分构成,期末卷面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具体包括课程预习(占总评成绩的10%)、课程作业(占总评成绩的10%)、课堂考勤(占总评成绩的10%)、能力考核(占总评成绩的10%)、课外阅读(占总评成绩的10%)五个方面构成,符合学校关于成绩评定的规范。
2.考题设计考题的重点考察学生对本门课程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要求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种类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等多种形式,其中客观题占50%左右,主观题占50%左右。
二、本文第一章幼儿游戏概述教学要点: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特征,立体地把握游戏的构成及游戏特征的层次组合,掌握判断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的一般指标。
教学时数:8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游戏的多重涵义第二节幼儿游戏的特征第三节游戏的分类考核要求:一、游戏的多重涵义1.识记:(1)作为进步的游戏;(2)作为进步的游戏;(3)作为力量的游戏;(4)作为身份认同的游戏;(5)作为想象的游戏;(6)作为自我的游戏;(7)作为无聊的游戏。
2.综合运用:理解七种涵义中游戏的差异,并能够举例。
二、幼儿游戏的特征1.识记:(1)纽曼的“三内说”;(2)克拉思诺和佩培拉的游戏四因素论;(3)克罗伊斯对游戏特征的分析;(4)加维对游戏特征的分析;(5)鲁宾对游戏特征的分析。
2.领会:(1)我国学者对幼儿游戏基本特征的一般认识;(2)从游戏与非游戏活动的区别与联系中归纳出的游戏特征;(3)幼儿游戏与成人游戏的不同。
三、游戏的分类1.识记:(1)从各种角度出发把幼儿游戏划分的类型;(2)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联合游戏、平行游戏、合作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创造性游戏、本体性游戏、工具性游戏的概念。
2.领会:(1)幼儿游戏的关键特性分类;(2)按游戏的教育作用的分类;(3)游戏按照时间的分类;(4)游戏按照复杂程度进行分类。
第二章游戏与幼儿教育教学要点: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各种理论流派对于游戏的看法,领会游戏对于儿童发展的不同价值,同时理解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理解游戏与幼儿学习,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关系。
通过本章学习,认识场地在幼儿游戏活动中的作用;了解室内外游戏场地的创设要求;理解玩具的教育价值及其在幼儿游戏活动中的作用;清楚幼儿园投放玩具和游戏材料的基本要求。
教学时数:8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幼儿游戏理论第二节游戏与幼儿园教育第三节游戏与幼儿园课程考核要求:一、游戏的理论流派1.识记:(1)剩余精力说;(2)生活预备说;(3)松弛说;(4)生长说;(5)复演说;(6)成熟说(7)精神分析游戏理论的基本观点;(8)同化与顺应;(9)游戏发展的不同认知阶段;2.领会:(1)皮亚杰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2)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的基本观点;(3)游戏的觉醒理论的基本观点;3.简单应用:游戏的觉醒理论的应用价值。
二、游戏与幼儿园教育1.识记:(1)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法规中的地位,即“幼儿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2)游戏教育;2.领会:(1)游戏与学习的关系;三、游戏与幼儿园课程1.识记(1)游戏课程模式2..领会:(1)游戏与课程的关系;(2)游戏与课程的相互转化关系。
3.综合运用:(1)尝试用游戏与幼儿教育的知识说明“安吉游戏”教育现象;(2)尝试用游戏与幼儿教育的的知识解释“利津游戏”现象。
第三章游戏安排、常规与组织形式教学要点: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游戏时间的分配,掌握幼儿游戏活动的两种组织方式,合理安排幼儿游戏活动的基本要求;学会制定幼儿游戏活动的周计划;理解幼儿游戏常规制定的意义与基本要求。
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游戏材料与场地第二节游戏的时间安排第三节游戏常规第四节游戏活动的组织形式考核要求一、游戏材料与场地1.识记:(1)玩具与游戏材料的分类;(2)传统游戏场地;(3)创造性游戏场地;(4)冒险性游戏场地;(5)现代游戏场地2.领会:(1)玩具与游戏材料的教育价值及其在游戏活动中的作用;(2)玩具与游戏材料的基本要求;(3)场地在游戏活动中的作用;(4)创设游戏场地的基本原则;(6)室内游戏场地的创设;(6)户外游戏场地的创设;二、游戏的时间安排1.识记:(1)游戏时间;(2)游戏时间特点。
2.领会:(1)各类游戏时间的安排;(2)制定游戏周计划的注意事项。
3.综合运用:(1)尝试制定一个游戏的周计划。
三、游戏的常规1.识记:(1)游戏常规;(2)游戏常规的内容;2.领会:(1)游戏常规制定的意义;3.简单运用:(1)结合实际谈一谈,游戏常规制定的基本要求;四、幼儿游戏活动的组织形式1.识记:(1)自选游戏;(2)教学游戏化;2.领会:(1)自选游戏的组织;(2)教学游戏的组织第四章游戏的观察、记录与评价教学要点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教师在幼儿游戏活动中观察与评价的意义、理解幼儿游戏活动中观察的原则,会选择合适的观察方式和记录方法对幼儿游戏进行观察和记录,能初步对幼儿游戏进行评价。
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游戏观察的作用与注意事项第二节游戏观察的主要内容第三节游戏观察的常用方法第四节幼儿园游戏活动评价考核要求:一、游戏观察的作用与注意事项1.识记:(1)观察的作用;2.领会:(1)观察的注意事项。
二、游戏观察的主要内容1.领会:(1)对环境的观察;(2)对幼儿行为的观察;三、游戏观察的常用方法1.识记:(1)时间观察取样法;(2)事件观察取样法;(3)轶事记录观察法;2.领会:(1)时间观察取样法的优缺点和程序;(2)事件观察取样法的优缺点和程序;(3)轶事记录观察法的注意事项。
3.综合应用:(1)结合所学原理,撰写一份游戏观察记录。
四、1.识记:(1)游戏评价(广义与狭义);2.领会:(1)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评价;(2)对幼儿游戏水平的评价(3)游戏活动教育意义的评价。
第五章游戏的分类指导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角色游戏、建构游戏、表演游戏、智力游戏和体育游戏等常见的游戏类型的特点、教育价值,掌握各年龄段幼儿的特征及指导要点。
教学要点教学时数:10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角色游戏的指导第二节建构游戏的指导第三节表演游戏的指导第四节智力游戏的指导第五节体育游戏的指导考核要求一、角色游戏的指导1.识记:(1)角色游戏;2.领会:(1)角色游戏不同阶段的指导;(2)不同年龄段角色游戏的指导。
二、建构游戏的指导1.识记:(1)建构游戏;2.领会:(1)建构游戏中的指导要点;(2)不同年龄班幼儿建构游戏的教师指导。
三、表演游戏的指导识记:(1)表演游戏;(2)表演游戏的种类领会:(1)表演游戏与角色游戏的异同;(2)表演游戏与戏剧表演的异同;(3)表演游戏中的指导要点;(4)不同年龄班幼儿表演游戏的指导;四、智力游戏1.识记:(1)智力游戏;(2)发展观察力的智力游戏;(2)发展注意力与记忆力的智力游戏;(3)发展思维能力的智力游戏。
2.领会:(1)智力游戏中的指导要点;(3)不同年龄班幼儿智力游戏的指导要点五、体育游戏1.识记:(1)体育游戏;(2)体育游戏的内容;(3)体育游戏的形式2.领会:(1)体育游戏中的指导要点;(2)不同年龄班幼儿体育游戏的教师指导;第六章幼儿园其他游戏的组织教学要点: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以及在当代幼儿园的应用、幼儿园亲子游戏的指导、手指游戏的组织,以及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各种设备和规避电子游戏对于幼儿的危害。
教学时数:9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第二节幼儿园亲子游戏的组织第三节如何组织幼儿手指游戏第四节科技与电子游戏考核要求:一、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的运用1.识记:(1)民间游戏;(2)民间游戏的特点。
2.领会:(1)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
3.简单应用: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幼儿园教育中发掘民间游戏。
二、幼儿园亲子游戏活动的组织1.识记:(1)亲子游戏;(2)亲子游戏的特征;(3)亲子游戏的形式;2.综合运用:设计一份幼儿园亲子游戏活动的方案。
三、如何组织幼儿手指游戏1.识记:(1)手指游戏;(2)手指游戏的特点;2.领会:(1)手指游戏的特点;(2)手指游戏的教育价值;(3)手指游戏的指导要点。
3. 简单应用:(1)联系实际,创编一个手指游戏。
四、科技与电子游戏1.识记:(1)电子游戏的利与弊2.领会:(1)电子游戏的选择与使用第七章游戏精神的讨论教学要点:通过本章学习,理解游戏精神是游戏区别于其他活动的内涵实质,并能够探索游戏精神在幼儿园的实现方式。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游戏精神与承担精神的思辨第二节游戏精神在幼儿园中的实现考核要求:一、游戏精神与承担精神的思辨1.识记:(1)游戏精神;2.领会:(1)游戏精神与承担精神的相通之处。
二、游戏精神在幼儿园中的实现1.领会:(1)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实现游戏精神。
三、主教材:周桂勋,陈丹主编《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四、参考书目1.丁海东,《幼儿园游戏与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