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金融信托业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金融信托业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金融信托业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内容提要信托是商品经济的产物,现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促进了金融信托业的蓬勃兴起与繁荣。

美国虽然不是信托业务最早起源的国家,但却是当今世界金融行业最发达的国家。

20世纪 80年代之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资本经营的国际化进程加快,以及众多国家对金融管制的放宽,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信托业制度和业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趋势。

一是信托职能多元化,二是信托业务与其它金融业务互相交融,三是信托投资业务国际化,四是信托品种日益创新,五是信托业务交易电子化,六是养老金信托呈逐年增长态势。

我国的金融信托业是在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下恢复发展起来的。

从整个社会来看,我国全社会的信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整个社会对信托业的信任尚未完全康复,法制欠缺,监管体制仍有一些缺陷;竞争残酷,抢夺市场无序;信托税收、财务和会计制度不健全;人才短缺,知识准备和理论水准与国外比差距较大等等一些难题和挑战。

在我国信托业制度环境、经营理念、政策体系、法律构建和主营业务等发生深刻变化的转折时期,分析美国信托业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信托业发展的实际,明确我国市场化信托的发展思路和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录一、前言??1二、金融信托的一般性分析?2(一)信托概述?2(二)金融信托的性质?5(三)金融信托的种类?7(四)金融信托的功能?9三、美国信托业发展历程、特点、趋势分析??12(一)美国信托业发展的历程12(二)美国信托业立法17(三)美国信托制度的特点?19(四)美国信托业发展的趋势20四、我国信托业历史发展的沿革及现状分析??23(一)我国信托业发展回顾?23(二)我国信托业存在的问题28(三)信托业发展的机遇??31五、我国信托业发展的对策建议?35(一)我国信托业发展目标定位??35(二)促进我国信托业发展具体措施36注释??41参考文献??42论文摘要(中文)?1论文摘要(英文)?1 一、前言信托是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金融信托则是在一般民事信托行为基础上过渡演化的,是现代信用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金融信托业已成为现代金融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银行、证券、保险鼎足而立,构成了现代金融业的四大支柱。

我国的金融信托业是在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下恢复发展起来的,虽然历经几起几落的艰难历程,但始终不断伴随着调整、整顿和改革逐步成长发展。

目前,我国金融信托业刚刚完成全行业整顿和重新登记,信托立法工作逐渐完善并正步入正轨,绝大多数信托投资公司从过去的传统业务正开始向标准化的信托业务转变。

在这一过程中,信托机构经营理念、管理水平、营销技术、专业化水准等需要进行重新调整与更新,不可避免的与旧体制发生某种程度的摩擦和冲突,特别是信托机构现行的会计制度、税收制度、工商登记、信托产品销售和异地设立等问题尚未理顺。

在我国信托业的制度环境、政策体系、法律构建和主营业务等发生深刻变化的转折时期,系统地考察研究美国信托产生发展的历史历程,分析探讨其发展的阶段性和特点,可以对我国信托业的规范发展、转型带来有益的启示。

本文在分析金融信托一般理论的基础上,重点讨论美国信托业发展的历程与特点,并结合我国信托业产生的历史与发展状况,提出我国信托业长远发展对策建议。

1二、金融信托的理论分析信托与银行是金融体系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各国金融信托所从事的业务活动不尽相同,但在经营方式上都与传统的银行业有本质的区别: 银行是社会资金供求的中介,是间接信用活动,主要从事存款放款业务; 而金融信托业则是受托代客户管理或经营财产的中间人,是直接信用活动,从事各种金钱信托、非金钱信托、租赁、咨询等业务。

金融信托与银行是两个性质不同的产业,它们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由商品经济自身的一般规律决定的。

(一)信托概述1.信托的含义信托是指拥有货币或财产的人为了获得一定的收益而将自己的财产委托别人代为经营、管理和处理的经济行为。

信托是以财产为核心,以信任为基础,以委托为方式的财产管理制度。

信托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即贸易信托和金融信托。

贸易信托是指委托人将旧货或存货委托信托机构代为出售或处理的经济行为。

这是一种纯零售商业性质的信托,其标的物主要是商品。

金融信托是指拥有资金或财产的单位和个人,为了更好地运用和管理其资金或财产,获得较好经济效益,委托信托机构代为运用、管理和处理的经济行为。

金融信托以信用为基础,以货币资金和其他财产为内容,是现代银行业务的延伸和发展,是金融业务的一个独立分支。

本文研究的重点是金融信托,在无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信托的含义也主要指金融信托。

2.信托业的发展人类社会处于自然经济时期不可能产生对金融信托的要求,因为金融信托需要社会物质产品在满足自身消费后还有剩余,能够以私有财产的形式积淀下来,信托的标的物??财产才得以产生,信托的物质基础才得以2存在。

信托是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出现了私有制和商品货币经济之后的产物。

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商品经济才获得普遍发展,逐步取代了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商品经济使个人之间的财产关系、信用关系逐步增强,使生产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社会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私人财富和社会财富积累越来越多,专业化和分工越来越细,从而为金融信托的产生奠定了的基础。

信托的发展是从一般民事信托发展到贸易信托、进而发展为金融信托的历史过程。

这样的发展过程,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

例如,信托从封建道德的社会关系发展到成为一种为社会大生产服务的经济关系,信托对象也逐渐由实物形态主要是土地为主,变成以货币形态货币资金或有价证券为主,由一般私有财产变成为资本。

信托行为也由无偿变为有偿,信托的关系人由个人变为法人,等等。

所有这些变化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特别是金融信托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信托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而且也标志着社会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1)信托的产生与发展从历史上考察,信托的产生是与私有制体系相关联的。

早在原始社会崩溃不久,私有制创立的初期,信托的萌芽就以遗嘱托管的形式出现。

随着私有制的发展,私有财产的维护以及死后对财产的安排也被人们重视, 而且社会生产力越发达,社会财富积累增加得越快,推动了委托他人处理、管理资财为主要内容的信托业务的开展。

但是,信托作为一种专门的金融业务,则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据史料记载,原始的信托行为起源于数千年前古埃及的“遗嘱托孤”。

大约在公元前 200年左右,古埃及就有人设立遗嘱,让其妻继承自己的遗产,并为儿女指定监护人。

这种以遗嘱方式委托他人处理财产并使继承人受益的做法,是现今发现的一种最早的、自发的和有着道义色彩的信托行为。

而作为一种民事信托或完整的信托概念,则导源于《罗马法》中的“信托遗嘱”制度。

古罗马创立了一种“信托遗赠”,后来逐渐成为一种通行3的制度,从而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信托概念,并且首次以法律形式加以肯定。

但这时的信托完全是一种无偿的民事信托,不含有任何经济关系。

真正具有典型意义的民事信托产生在 12世纪后半叶的英国,即为了规避《没收法》禁止将土地捐给教会出现的“尤斯”制。

“尤斯”的英文原意是“对委托他人管理的不动产的收益权”或“为第三者领有财产权,”其主要内容是:凡以土地贡献给教会者,不作直接的让渡,而是先赠送给第三者,并表明其赠送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教会的利益,然后让第三者将从土地上所取得的收益转交给教会,叫做“替教会管理或使用土地”。

大约在 14世纪,这种(信托)制度不仅限于宗教,也应用到社会公益和个人理财等领域上,标的物也从土地引伸到商品、物资和货币等方面。

到了 17世纪,“尤斯”制正式被英国的法院所承认,使信托的观念日益明确,信托立法趋向完备,直至 19世纪逐渐发展为近代具有经济性质的民事信托。

如 19世纪中叶,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国内信托机构纷纷成立。

1886年伦敦出现了第一家办理信托业务的信托机构?伦敦信托安全保险有限公司,1888年又成立了伦敦法律保证信托协会,1908年政府还创办了信托机关官营受托局。

与此同时,诸如 1893年颁布的《受托人条例》和 1896年的《官营受托人条例》等有关法规也开始纷纷出现。

尽管信托业务制度在英国得到了确认,但由于一些传统习惯和历史渊源,信托业务并没有在英国得到迅速发展和繁荣起来,此时的英国信托就整体而言,尚未作为一种事业来经营,还只是以建立在个人之间的信托关系和个人受托业务为主的民事信托。

(2)金融信托的发展金融信托业是与金融市场紧密相连的一种直接信用方式。

没有股票、证券等金融商品,没有金融商品流通的现代金融市场,没有大量广泛的直接信用活动,就没有现代金融信托业。

19世纪,是西方国家经济上升发展时期。

英、法、美和德意志等国相继开展的工业革命,取了巨大的成就,社会生产力的水平迅速提高,商4品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西方国家用暴力手段对亚、非、拉等国家进行掠夺,积累了大量原始资本。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生产社会化程度逐步提高,产品市场、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不断发展成熟,同时,私人财富和法人财富的增加,为金融信托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另一方面,社会财富土地、商品由实物向有价证券的形态转化,以及在经营组织形式上的股份公司的发展,产生了对信托的需求,金融信托应运而生。

金融信托通过接受、取得、所有及占有任何以信托方式转移于信托公司的财产,并以公司的资格与名义执行这一信托业务,解决了实际经济生活中的许多难题。

首先是公司的继承问题,这种继承在有价证券化的情况下,表现为股票与公司债的继承。

同时也会发生继承人尚未成年,或缺乏管理和应用经验等情况。

一旦公司的继承使公司管理出现混乱,将不利于保持公司稳定长期的发展。

信托公司的出现为有价证券的所有者代为管理和应用有价证券,而使继承人仅享受收益,这就保证了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巩固了市场经济的微观运行基础。

其次是有价证券的发行问题,让商业银行兼营有价证券的发行、买卖,将增加银行的风险,不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

由信托公司来从事有价证券的发行、管理,既维护了银行客户的利益,又为经济建设积累了大量资金。

最后,是经济中出现的其他一些问题,通过在原有金融格局的基础上,增加了信托公司而获得解决,如法人信托、基金信托等。

由于金融信托业务对经济的拾遗补缺的作用,到 19世纪末期,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金融信托获得巨大发展,其中,美国金融信托业最为发达, 成为金融信托业的典型代表。

(二)金融信托的性质金融信托的起源和发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现代商品经济5中,金融信托能够存在和发展下去,是因为金融信托在整个金融体系中, 已成为与商业银行、保险公司鼎足而立的组成部分,其特有的“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性质和经营领域的广泛性,决定了金融信托具有经济功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