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美国教育发展对美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启示和对策资料
美国教育发展对美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启示和对策资料
2.教育目标——强调素质、能力
单纯传授知识 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 创造性的获取和运 用知识 • 划一要求、同一标准 个性化教育、发展潜能 • 培养目标: 为 官 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领导层 高素质劳动者 高素质、为官为民(领导者+劳动者)
3.教育内容——基础+广博
基础 内容有选择 随时代进步更新知识(水涨船高) 强调智力发展基础 广博 有范围、有重点,广博知识不是常识 强调: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 掌握逻辑思维发展的工具 不过早专业化
(二)美国教育发展概况
1. 学制、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 学制
2~3 学前 6 小学 3 初中 3 高中 4 本科 1~2 硕士 3~4 博士
办学体制(学校数)
公立
小学 中学 62739 21682
私立
16623 2487 663 1694
共计
79362 24169 1755 2309
大学二年制 1092 四年制 615
(一)美国教育发展对美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1.美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50—80%)为美国社会提供 了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具有现代技术知识的工业、 农业从业人员、技术工人、技术员、工程师等 2. 美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241所研究型大学、博士授予 大学为美国培养了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研究型人才, 为美国科技创新提供了宝贵的人才资源,使美国科学、 技术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2. 高等教育 学位 副学士 、学士、硕士、博士 学校分类(97/98年度为例)
类型 最高学位 数目 百分比 公立 私立 特 点
研究型大学
博士
126+115 共241
569 1500 1755
5.9%
151
90
全国性、研究型、高层 次、高水平
重点为州立大学、学生 数量较多 文科为主、学生数量少 面向社区、应用为主、 办学灵活、学费低廉
– 我国教育长期存在的弱点——四种能力[培养创造、创新能
力/实践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己获取知识的 能力/社交表达能力——有改进但改进不大,与西方教育的 差距较大。 – 对在校学生要求不严,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放松。 – 高等学校之间教育、教学质量差距较大。
3. 人力资源(国际)
人力资源的培养、使用国际化 高素质、高水平、创新性人才争夺激烈
4. 生产方式的变化
简单、繁重体力劳动(简单工具) 较复杂、较繁重体力劳动(机器) 复杂、一般智力运作型劳动(智能机器、控制设 备等) 强智力型劳动(复杂系统)
5. 经济、管理活动方式的变化
业务操作型(业务管理)
2. 在知识经济及信息时代高等教育模式发展趋势的探讨
原有模式(校园式) —校园办学引入信息时代的内容 —成本高、质量相对有保证 向“知识工业”模式发展 —原有校园教学方式萎缩,大学成为知识的加工、生产、包装和传 递的机构 —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质量待评估 综合模式 —大学校园办学与现代远程教育相结合
5. 美国的社区教育体系(社区学校,主要是二年制社 区大学)的高度发达,为美国地方、地区、社区经 济及社会发展创造了条件,它们已成为当地的教育 培训中心、科技普及和推广中心、信息网络中心和 文化体育中心。 6. 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本科及研究生入学制度以及 由教授直接资助国外去美国的研究生)及移民政策 为美国吸引大批其他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 高素质人才,增强美国的国际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 用。
教育管理
政府
学校自主办学、个人自主选择
(二)当代教育发展的国际及时代背景 1. 知识经济(发展)
迅速发展 由初见端倪到已见端倪 逐渐显现其 特征(深入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 方面)
2. 国力竞争(国际)
生产要素竞争 -资源、资金、劳动力 科技竞争 -产品 创新能力 专利、规范、标准 – 西方制造业低端产品减少 – 西方控制国际市场金融能力增强 人才竞争 – 人力资源竞争——高科技人才、高素质管 理人才、高水平技术人员
7. 美国的办学及管理体制有利于发挥高等学校校长、教授及 各类人员的办学积极性 高等教育公办、民办并重 基础教育公办为主、少量民办 国家财力主要支持公办,对民办择优支持,平等办学, 不受歧视 高等学校有较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有良好的教学科研 氛围,形成了鼓励创新的校园文化 中小学教育办学较规范,重视因材施教,发挥学生自 主学习、培养创造、实践能力 8. 美国高等学校的招生及淘汰制度(宽进严出)和学分制、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加全社会对教育的投入。
3. 美国基础教育、中等教育普及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提 高了美国人民的科技、文化及国民素质,为保持美国 稳定的中产阶级创造了条件。 美国经济、社会的繁荣、稳定主要靠庞大、稳定 的中产阶级的支持。 4. 美国的终身教育体系(继续教育)及网络教育体系的 发展,为美国成年人的知识更新创造了条件,使美国 社会的大部分人群能与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全 社会总体上能保持活力、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4. 教育方法——启发、自觉
区别不同年龄 的内容
依据认识规律 掌握记忆与理解
区别不同内容 记忆(背诵)与理解相结合 必要的记忆 如读经典范文 九九表 培养综合理解能力 如应用知识(条例等) 启发式与注入式的关系 在不同阶段不同程度引入研讨式教学 逐步引入综合专题作业(Paper)、改变单一作业 练习方式
7.教育投资——多元化,政府+个人+(集体、社会)
办学 公办 民办 合办
(政府+社会+私人) (私人+社会+政府) (发挥公办民办的优势)
学习 公办学校(政府+个人+社会) 民办学校(个人+社会+政府)
8.教育管理——自主办学、政府+市场
基础教育 教育服务产品 公共产品 中等教育 公共产品+ 准公共产品 政府+市场 高等教育 准公共产品 +私人产品 市场+03
15200
管理体制
– 联邦 1980年5月4日成立教育部并开展工作,宏观管理,不具体管 理学校。任务是研究、总结、支持、资助,每年200-300个 项目、400-500亿美元 – 州政府 教委 方针、政策、立法 教育厅局 执行机构 管理州内学校,分配经费、 审核教师、学校事务/宏观管理 – 学区 目前1万多个,今后5000个,每个0.5~1万学生 经费:自征经费(财产税),政府拨款 – 县 作用不大,少数州县管教育处于州、学区之间难以发 挥作用 – 学校 大学:公立大 学、州立大学、州政府拨款宏观管理 自主办学,社会评估, 私立大学:董事会、理事会 中小学:社区为主/州市政府宏观管理/社区支持、监督
综合大学 文理学院 社区学院
硕士 学士 副学士
14.0% 36.9% 43.2%
278 186 1092
291 1314 663
其他高中后 教育机构
15200
2797
12403
职业教育、培训为主
学生 1999年总计1490万,其中公立学校1160万,私 立学校330万 教师 1999年总计70万,其中公立学校50万,私立学 校20万 经费
4. 职业、成人教育、终身教育体系
学历、学位、证书、执照 办学体制 民办/公办 社区管理 就业指导 内容 社会需求 内容广泛 不断更新 社会教育机构、财产大学 网络教育 经费及管理 —非营利 免税 —营利 少上税 —监督 社会监督 社会制约
(三)美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趋势的讨论
1. 对基础教育提高要求,加强指导监督 促进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益(教学内容、教 学质量、学生纪律、教育效果) 改善条件、调整规模、更新教学设施、加 强社会联系、推动社会关注对学生的教育 强化政府对教育的宏观指导及社会(社区) 的支持、监督
5. 高等学校中教学与科研关系,理论研究与应用开发的关系, 教学中理论教学与职业化、专业化教学的关系及不同类型 学校有不同要求等方面的探讨和发展。
6. 职业教育发展与普通教育的关系,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
二、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
(一)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 1.教育层次——不断提高 基础教育(小学、初中) – 普及(全民教育、义务教育) 中等教育(高中、中职) – (分流)大众化 普及(义务教育、非义务教 育) 高等教育 – 精英教育 (分层次)大众化 ( 分层次、 分阶段 )普及(非义务教育、政府补贴)
年度 教育投资(亿$) 占GDP份额 高等教育投资(亿$) 占GDP份额
96/97 98/99 5624 6180 7.3% 7.3% 2235 (公立大学占1400) 2467 2.9% 2.9%
管理 教育评估
3. 基础教育
学前教育/小学/初中/高中 学生/教师 中小学生1999年5320万,公立4720万,私 立600万。中小学教师310万,公立270万,私立40万 经费 – 96/97年 3389亿 (占GDP4.4%),其中公立3131 亿,私立258亿 – 98/99年 3719亿 (点GDP 4.4%) 管理 教育监督、评价 —社区 学区、社区,学监,教育委员会 — 学校 教学委员会、教师家长委员会
2. 高等教育各类学校办学目标趋同,学校缺乏特色,未 建立起高校分类管理的机制。
——研究型大学 ——一般大学 (教学研究型大学 教学型大学 城市学院型)
3. 高等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学校与学生双方)
– 学生进入社会后的服务意识 – 职业道德 – 业务教育内容
4. 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差距较大
(创新) (发展) 智力运作型(服务运作)
(研究) (创新) 决策管理型(不同层次)
6. 生活方式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