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学年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学案:第一单元第3课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学案:第一单元第3课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Word版含解析

第3课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基础认知•学习思考一、李贽离经叛道的思想1. 背景(1) 经济: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日趋繁荣。

(2) 政治:封建制度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日益突出。

(3) 思想:传统的封建统治思想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动摇。

2. 思想主张: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礼教束缚(1) 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是平等的。

(2) 主张自由、自治,发展人的个性 _(3) 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反对过分推崇儒家经典。

3. 影响:反对封建社会的束缚和压迫,维护劳动人民的生活自由,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进步的。

学习思考1•李贽的“离经叛道”指的是什么?提示离经叛道中的“经”与“道”是传统的封建儒学思想。

“离经叛道”就是指违反统治阶级所尊奉的经典和教条。

二、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1. 背景(1) 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 明末清初,社会动荡,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2. 共同点:反对空谈,提倡经世致用之学,反对专制主义和民族压迫。

34•影响:震动了当时的思想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学习思考2•“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出自哪位思想家?这体现了他的哪一主张?提示(1)顾炎武;(2)经世致用。

3•在世界观方面,王夫之与王阳明的观点有何不同?提示王夫之主张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是客观存在的;王阳明主张“心”是万物的本原, 心外无物。

4 .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思想批判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提示(1)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2) 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3) 高度强化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

深化探究•核心突破主题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特点1. 李贽的离经叛道史料一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一一《焚书答耿中丞》史料二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 一一《藏书》[教你读史]史料一意思是不要盲目地迷信孔子,史料二反映李贽反对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问题思考]两段史料反映了李贽的什么思想?从中可以看出李贽的思想具有怎样的特点?答案对孔子权威的否定,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特点:反传统、反教条,离经叛道。

2. 黄宗羲的思想史料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一一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教你读史]史料中划线部分是关键信息,体现了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问题思考]史料反映了黄宗羲怎样的思想主张?具有什么特点?答案思想:反对君主专制。

特点: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3. 顾炎武的思想史料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载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

一一顾炎武[教你读史]从史料中“明道”“救世” “行事”可以联想顾炎武“经世致用”的思想。

[问题思考]顾炎武提倡的治学目的是什么?他的学术实践在当时有何意义?答案经世致用。

批判空谈,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O史论总结1.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及表现2•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和传统儒学的关系 (1) 批判、继承① 黄宗羲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

② 顾炎武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发扬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积极思想。

③ 王夫之批判理学宣扬的“天命论”和“神道论”。

(2) 发展① 提出的一些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是前人未曾提出的,具有民主色彩。

② 这些思想影响了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课堂小结 --- -----------------[记知识纲要][背核心术语]1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否定君权等 主张,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

2•李贽批判道学家的虚伪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黄宗羲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顾炎 武倡导经世致用,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 •明清之际思想界的活跃使儒学正统受到冲击,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文化主导的地位。

4•进步思想家在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着重对其弊端进行批判,从而使儒学获得新生。

序锐袭尖宋明理学对 人性的撷戒WJ疳之际淸脈的耶聚思想『畀端』思娶期来清初三大思想家批判魅瑕传统儒学・娜响宕世巩固练习•随堂反馈1. (2017武汉高二检测)明清时期,儒家思想中带有早期民主思想色彩。

究其原因,除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之外,关键在于()A •抗清斗争高涨B .宋明理学兴盛C.商品经济的发展D .西方思想的影响答案C解析明清时期产生的带有民主色彩的思想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故选C。

2. 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圭寸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

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A .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B .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D .揭露道学家的虚伪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提倡自由恋爱、否定男尊女卑、赞颂变革以及肯定农民起义等多层含义,反对封建礼教的虚伪。

A、C、D三项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3•“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

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段话体现出黄宗羲的思想主张是()A •工商皆本B •反对礼教C.反对君主专制 D .注重实学答案C解析“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体现了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猛烈抨击,故选C项。

4•王夫之认为“天下唯器而已矣” “据器而道出”“无器而道毁”“无其器则无其道”。

他所说的“器”指的是()A •客观存在的事物B .人们的感知器官C.科学实验的仪器D .万物发展的规律答案A解析王夫之反对宋明理学的理气观,认为世界上真正存在的只有具体的事物,即“器”;“道”(事物的规律)则存在于具体的事物之中,没有“器”就没有“道”。

5•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向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了()A •君主批判思想B •经世致用思想C. “重农抑商”思想 D •自由平等思想答案B解析明清之际三位思想家,特别是顾炎武,面对日益加剧的社会危机,反对空谈误国,主张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课时对点练注垂双棊掘化落实[基础达标]1. (2017河南学业水平测试)他认为孔子并非天生的圣人,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他是()A .董仲舒B .朱熹C.王夫之 D .李贽答案D解析由题干中关键信息“孔子并非天生的圣人”可知,这体现的是李贽主张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选D。

2. 明朝后期的李贽被称为“离经叛道”的思想家,这说明李贽()A .彻底否定孔孟之道B .倡导君民共主C.挑战正统儒学权威D .大力批判道家学说答案C解析李贽大胆地向封建正统思想发出挑战,正是由于他对正统思想的怀疑和挑战,才被称为“离经叛道”者,故选C o A、B叙述不符合史实;D说法错误。

3. (2017北京学业水平测试)明朝后期,黄宗羲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反映其政治主张是()A .维护封建礼教B .提倡经世致用C .反对君主专制D .主张君主立宪答案C解析“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体现了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故选C。

4.(2018遂宁高二检测)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A •将人性与天理对立了起来B.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C. 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D •质疑孔子的权威性答案B解析黄宗羲从明朝灭亡的教训出发抨击君主专制制度,而清代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所以《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故B正确。

5. 清代的主流学术研究崇尚朴实无华的治学风格,少有理论的阐述及发挥。

开朴实学风先河的是()A .李贽B .黄宗羲C.顾炎武 D .王夫之答案C解析关键信息:“崇尚朴实无华的治学风格、开朴实学风先河”。

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的思想,故C项正确。

6•下图是江苏昆山的亭林公园的一位思想家的塑像,他背后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大字,彰显着他的思想火花烛照后世。

此思想家应该是()天下兴亡.匹夫有戏A .李贽B .黄宗羲C.顾炎武 D .王夫之答案C解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梁启超对顾炎武“亡天下”思想的总结,故C为正确选项。

7•王夫之是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

下列观点中属于他的思想的是()A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B •“天人之际,合而为一”C. “天人一物,内外一理”D .“天,人也,人即天也;天,物也,物即天也”答案D解析王夫之是著名的唯物思想家,提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等思想,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A项是道家老子的主张,B项是董仲舒的思想,C项是朱熹的思想,故选D项。

&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与孟子“民贵君轻”思想的关系是()A .前者是对后者的否定B .前者是对后者的肯定C.前者是对后者的批判继承D .两者毫无关系答案C解析两者都强调了“民”的重要性,具有继承关系。

黄宗羲将孟子善待人民以维持长久统治的观点上升至君主应为天下人谋福利的理念,是对孟子思想的继承发展。

9. 有学者在评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时说,他“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大成”“有一些辩证的观点,达到前人所未达到的唯物主义思想的高峰”。

他评价的是()A .老子B.黄宗羲C .王夫之D .朱熹答案C解析解题时一要注意时间:“明清时期”;二要注意要素:“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的观点”。

符合这两点的只有王夫之。

10. 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

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A .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B .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C.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D .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答案A解析据题干材料信息“种族之奇耻” “兴亡之要因” “批评专制”,可知三位思想家都从明朝灭亡中反省君主专制,进一步提出限制君权的各种设想,故选A。

[能力提升]11. 明清之际,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程朱理学”受到“经世致用”思潮的冲击。

其原因不包括()A .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推动B. 先秦儒家实学传统的影响C. 明朝灭亡与清朝建立的冲击D .君主强化专制统治的需要答案D解析强化君主专制理应强化程朱理学,而非让其遭受冲击,故D错误,符合题意。

12•李贽十分赞赏魏晋时期敢于“非汤武而薄周孔”的嵇康和“不拘礼教”“不崇礼典”的阮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