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第五中学导学案教师:程亮学案9 辉煌灿烂的文学目标导航课堂自学、探究一、从《诗经》到唐诗探究点1 楚辞的文学特点材料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思考材料出自《离骚》,据此回答楚辞的特点是什么?探究点2 汉赋的文学体裁特点材料撞千石之钟,立万石之虡,建翠华之旗,树灵鼍之鼓,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司马相如《上林赋》思考根据材料分析汉赋这一文学体裁有何特点?探究点3 唐诗体现的时代特点材料感受李白李白的诗流传至今的近一千首,不少佳句成为千古绝唱。
如,写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写长江的浩淼无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感受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思考李白和杜甫的诗各有何特点?他们的诗歌创作与其时代背景有何关系?说明了什么?[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43“学思之窗”:想一想,除了文学,《诗经》、楚辞是否对其他方面也有影响?如果有,你能举例说明吗?【提示】《诗经》、楚辞的影响早已突破了文学领域,渗透到政治生活、精神生活、民族性格、民族心理等各个方面。
例如,楚辞中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成为古人探求真理的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以其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
[教材互补] 楚辞的创作手法是浪漫主义的,它感情奔放,想像奇特,文采华美,风格绚丽,且具有浓郁的楚国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
(人民版)[重点精讲] 《诗经》和楚辞在艺术特点上的不同。
(1)句式上,《诗经》是四言诗体或间以杂言;楚辞较为灵活。
(2)语言上,《诗经》丰富多彩,音节和谐,艺术感染力强;楚辞句中使用许多楚国方言词语,句末常带“兮”字,节奏和韵律独具特色。
(3)创作风格上,《诗经》是现实主义作品;楚辞则是浪漫主义风格。
[关键点拨] 唐朝社会变迁对诗歌风格产生重大影响。
盛唐时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
中唐时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
晚唐时诗风凝重沉郁,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
二、宋词和元曲探究点宋词的文学特点及反映的时代特征材料俞文豹《吹剑录》的一段记载: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何如耆卿(柳永)?”对曰:“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子,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东坡为之倾倒。
思考 (1)材料反映了宋词哪两种不同的风格?分别写出其代表人物及最能代表两种风格的名句。
史料宋代城市生活丰富,娱乐场所需要大量的歌词。
士大夫的词作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更有一些词人直接为歌女写词,在歌楼舞榭中传唱。
瓦子、勾栏是中国最早的娱乐场,也是宋元时期老百姓表演、游玩的固定活动场所。
这些演出场所,每天会吸引数百至上千观众慕名而至,演时聚集观看,演毕即瓦散,“易聚易散”,这就是“瓦子”取名的由来。
(2)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宋词繁荣的原因是什么?【提示】两宋时期,城市工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市民阶层的扩大及其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有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两宋时期,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更能用词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重点精讲] 社会变迁对宋词、元曲内容的影响。
(1)对宋词的影响:宋代城市生活繁荣,词大多体现了太平气象下城市的多彩;两宋之际,金人南侵,词充满了流落异乡的士人们的思乡之情;南宋朝廷不思进取,诗词体现了诗人们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2)对元曲的影响:元朝时,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用散曲来抒发人生的失意和理想的幻灭。
[易混易错] 诗、词、曲的区别:诗,主要指绝句和律诗,讲究严格的格律,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用韵规范。
词,句子长短参差,便于抒发感情和演唱。
曲,可雅可俗,更为生动活泼。
【史论拓展】宋词繁荣的原因(1)宋代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以及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是促使词成为宋代文学主流形式和标志的物质基础。
(2)句子长短不一、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因而受到市民的欢迎,这是词本身的优势。
(3)两宋时期社会矛盾尖锐,政治动荡,边患不断。
文学家转向于采用词这种更能抒发感情的文学形式,来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表达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明清小说探究点明清小说艺术特点材料思考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有何共同的思想和艺术特点?[深度点拨] 清小说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出现的志怪小说,唐代出现短篇小说,称为传奇,标志着中国小说渐趋成熟,对后世小说、戏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宋朝出现话本,话本是宋朝主要的小说形式,并把中国小说的发展推到一个新阶段。
[重点精讲] 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各种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一些文人对社会不满,写出了批判现实的力作。
经济上,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自主归纳学习][答案] ⑬西周⑭四言⑮现实主义⑯屈原⑰大一统⑱诗赋⑲诗仙⑳诗圣○21市民阶22《儒林外层○史》课堂小结反馈训练区1.成语“不登大雅之堂”中的“大雅”源自某朝宫廷诗歌。
该朝应是( )A.商朝 B.西周 C.秦朝 D.汉朝2.成语“骚人墨客”指的是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
其中将诗人称作“骚人”是源于屈原作《离骚》。
该诗篇所展现的风格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自由主义 D.理想主义3.“偏重于咏物写志,词藻华丽,讲究对仗”是下列哪一文体的特点( )A.汉赋 B.唐诗 C.宋词 D.元曲4.词源于唐代,到宋代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词成为宋代文学主流形式的社会基础是( ) A.士人群体的形成 B.市民阶层的壮大 C.资产阶级的产生 D.农民文化需求的增加5.一位唐朝的书生乃是一“书虫”,每当他看到佳句时,总是抄写下来。
但他的“佳句集”不可能有(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C.“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6.这是一部为后人“说不尽”的奇书,通过贵族家庭的变故,揭示了专制帝国和封建社会由强到弱的必然命运。
这部书是(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西游记》知识拓展——《诗经》的地位和影响(1)《诗经》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为后来的现实主义诗歌提供了范例。
(2)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手法被历代诗人不断学习和发展,成为我国诗歌创作特有的民族艺术特色。
(3)《诗经》中民歌作品的巨大成就,确立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概念辨析——“诗”“词”“曲”(1)诗:主要是指绝句和律诗,讲究严格的格律,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用韵规范。
(2)词:句子长短参差,更便于抒发感情和演唱。
(3)曲: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更为生动活泼。
(4)词、曲都是从诗发展演变来的新的诗歌体裁。
易错提醒——元曲≠元杂剧元杂剧是一种戏剧形式,融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
广义的元曲,包括元代杂剧和元代散曲两大类。
深化理解——唐朝社会变迁对诗歌的影响(1)盛唐时期,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
(2)中唐时期,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
(3)晚唐时期,诗风凝重忧郁,反映了唐帝国的由盛转衰。
易错提醒——明清小说的影响因素(1)素材来源:中国古代悠久的历史文化等为小说创作提供丰富的文学素材。
(2)物质基础: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队伍扩大,人们的社会生活日益丰富。
(3)社会基础:市民阶层对文化作品的要求进一步通俗化。
(4)个人因素:作者丰富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观察等。
图示解史——古代文学成就[深度点拨] 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1)发展趋势:逐渐平民化。
¢Ù体裁: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
¢Ú语言: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句式严整的文言文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的口语使用。
(2)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
答案精析一、探究点1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具有浪漫主义的风格。
探究点2特点: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探究点3(1)李白诗歌特点:“诗仙”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其诗风狂放炽烈,想象丰富。
与时代背景关系:是盛唐气象在文学上的体现。
杜甫诗歌特点:①诗风凝重沉郁,充满忧患意识和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等特点。
②同时还具有严整格律、沉郁顿挫的风格。
与时代背景关系:其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经历了离乱和漂泊。
(2)说明:文学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二、深化探究(1)婉约派,代表:柳永、李清照;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豪放派,代表:苏轼、辛弃疾;名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三、深化探究明清小说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明清小说大多以抨击封建统治和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自由和解放为思想主题,歌颂人民的反封建斗争精神;艺术上以批判现实主义为主要创作特色。
反馈训练区1.B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雅分为大雅和小雅,《诗经》收集了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的诗歌,A、C、D三项均不在此时间范围内。
]2.A [《离骚》和《诗经》分别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源头。
]3.A [汉赋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唐诗风格多样,讲究格律规范;宋词句子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元曲雅俗共赏,抒情叙事兼长。
题干描述与A项符合。
]4.B [词的特点是可以传唱,属于市井通俗文学,因此其社会基础是商品经济发展下市民阶层的壮大。
]5.D [据题干时间“唐朝”,只能选唐朝及唐以前的文学作品,而D项为宋词。
]6.A [《红楼梦》通过贵族家庭的变故,揭示了专制帝国和封建社会由强到弱的必然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