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长春高二检测)下列有关果胶的叙述,错误的是()A.果胶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B.细菌可产生果胶酶,是因为细菌的细胞壁中也含有果胶C.果胶酶能将果胶分解成半乳糖醛酸D.果胶不仅会影响出汁率,还会使果汁浑浊2.(2019·江苏南京期中)下列关于果胶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果胶酶能够分解植物细胞壁和胞间层中的果胶B.果胶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果胶酶是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D.果胶酶在细胞内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3.(2019·湖南衡阳八中高二月考)下列可表示酶活性的高低的是()A.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总量B.一段时间后生成物的总量C.一段时间后、一定体积中消耗的反应物的量D.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4.下图是果胶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酶活性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图示可知,在50 ℃时,果胶酶的活性________。
(2)在________和________时,果胶酶的活性都降为0,但恢复至50 ℃时,________图中酶的活性可能恢复,请在图中画出恢复曲线,由此表明________图中酶的结构未受到破坏。
5.(2019·山东济南一中高二月考)下图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操作流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底物可为苹果泥,酶液为果胶酶溶液B.底物与酶混合前的同温处理可以取消C.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D.检测的是果汁的体积或果汁的澄清度6.(2019·海南中学期末)在“探究果胶酶的用量”实验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液的pH 必须相同B.底物浓度一定时,酶的用量越大,滤出的果汁越多C.应控制在适宜温度和pH 条件下D.实验时可配制不同浓度的果胶酶溶液7.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
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分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
请完成以下有关果胶酶和果汁生产中的问题:(1)在果汁生产中应用果胶酶可以提高________和________。
(2)某实验小组进行了“探究果胶酶催化果胶水解最适pH”的课题研究。
本课题的实验步骤中,在完成“烧杯中分别加入苹果泥,试管中分别注入果胶酶溶液、编号、编组”之后,有下面两种操作:方法一:将试管中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的苹果泥相混合,再把混合液的pH分别调至4、5、6……10。
方法二:将试管中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的苹果泥pH分别调至4、5、6……10,再把pH 相等的果胶酶溶液和苹果泥相混合。
①请问哪一种方法更科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用曲线图的方式记录实验结果,在现有的条件下,当横坐标表示pH,纵坐标表示________时,实验的操作和记录是比较切实可行的。
根据你对酶特性的了解,分析图中最可能是实验结果的曲线图是________。
若实验所获得的最适pH=m,请你在所选的曲线图中标出“m”点的位置。
8.(2019·盐城高二检测)下列关于果胶酶的说法,正确的是()A.果胶酶可以分解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B.果胶酶是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C.果胶酶不特指某种酶,而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D.果胶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9.下表是某同学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实验结果。
该结果不能说明()A.温度影响果胶酶的活性B.40 ℃与60 ℃时酶的活性相等C.50 ℃是该酶的最适温度D.若温度从10 ℃升高到40 ℃,酶的活性将逐渐增强10.下列关于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最适pH及用量的实验,正确的是()A.相邻组别之间的温差越大,则实验的误差越小B.pH最大的一组,当pH降低后,果胶酶的活性会提高C.三个实验都可以用果汁的出汁量及澄清度判断最适数值D.实验分组越多则误差越小11.(2019·河北保定高二期末)下图表示某研究小组在探究果胶酶的用量时的实验结果。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AB段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的用量B.在BC段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可以是温度、pH、反应物浓度C.在AC段增加反应物浓度,可以明显加快反应速率D.在该实验给定条件下,果胶酶的最佳用量是B点对应的值12.(2019·大连高二检测)实验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准备5支含有等量胃蛋白酶溶液,但pH各不相同的试管,每支试管加1块1 cm3的正方体凝固蛋白块,试管均置于25 ℃室温条件下,将各试管蛋白块消失所用的时间记录于下表:(1)。
(2)酶活性最强时的pH是________。
(3)请以两种方法改进实验,使实验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
方法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人体消化道中,能分泌本实验中酶的部位是________。
(5)为确认蛋白块的消失是由于酶的作用,还应对实验进行什么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生产果汁时,用果胶酶处理果泥可提高果汁的出汁率。
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某同学用三种不同的果胶酶进行三组实验,各组实验除酶的来源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测定各组的出汁量,据此计算各组果胶酶活性的平均值并进行比较。
这一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一种新分离出来的果胶酶,为探究其最适温度,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试管16支,分别加入等量的果泥、果胶酶、缓冲液,混匀,平均分为4组,分别置于0 ℃、5 ℃、10 ℃、40 ℃下保温相同时间,然后,测定各试管中的出汁量并计算各组出汁量平均值。
该实验温度设置的不足之处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取5组试管(A~E)分别加入等量的同种果泥,在A、B、C、D 4个实验组的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缓冲液和不同量的同种果胶酶,然后,补充蒸馏水使4组试管内液体体积相同;E组加入蒸馏水使试管中液体体积与实验组相同。
将5组试管置于适宜温度下保温一定时间后,测定各组的出汁量。
通过A~D组实验可比较不同实验组出汁量的差异。
本实验中,若要检测加入酶的量等于0而其他条件均与实验组相同时的出汁量,E组设计________(填“能”或“不能”)达到目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解析:选B。
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细菌细胞壁的成分是肽聚糖;果胶酶能分解果胶,使榨取果汁更容易,果胶被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使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
2.解析:选C。
根据酶的专一性,果胶酶能够分解植物细胞壁和胞间层中的果胶,A正确;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正确;果胶是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C错误;果胶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D正确。
3.解析:选D。
酶活性的高低可用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来表示。
酶反应速度可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来表示,D正确。
4.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果胶酶在50 ℃时催化效率最高,当温度降至0 ℃或升高至100 ℃时,果胶酶的催化效率均降至0。
果胶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当温度升高至100 ℃时,果胶酶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使果胶酶变性失活,当温度再恢复至50 ℃时,果胶酶的活性不会恢复。
而温度降至0 ℃时,果胶酶的分子结构并没有被破坏,再恢复到50 ℃时,果胶酶的活性还会恢复。
答案:(1)最高(2)0 ℃100 ℃甲如图所示甲5.解析:选B。
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底物可为苹果泥,酶液为果胶酶溶液,A正确;底物和果胶酶分别恒温处理后再混合,此举能保证底物和酶混合时的温度是相同的,该步骤不能取消,B错误;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因变量为果汁的体积或果汁的澄清度,C、D正确。
6.解析:选B。
本实验中的自变量是酶的用量,温度和pH 属于无关变量,因此实验应保持相同且适宜的温度和pH,A、C正确;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酶的用量增大,酶促反应速率加快,滤出的果汁量增多,当酶的用量达到一定值后,底物成为限制因素,即使增加酶的用量,反应速率也不再增大,滤出的果汁量也不再增多,B错误;实验时可以配制不同浓度的果胶酶溶液,也可以配制同种浓度的果胶酶溶液,使用不同的体积即可,D正确。
7.解析:(1)果胶酶可以分解果胶,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但果胶酶的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温度和pH等。
(2)本题是探讨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关键是分别将果胶酶溶液和苹果泥调至一定的pH,然后把pH相等的果胶酶溶液和苹果泥混合,否则,在达到预定pH之前就会发生酶的催化反应。
如图甲所示,果胶酶的活性随pH增大而升高,达到最适pH之后,酶活性逐渐降低,若过酸或过碱,则酶活性丧失。
答案:(1)出汁率澄清度(2)①方法二方法二的操作能够确保酶的反应环境从一开始便达到实验预设的pH环境(或方法一的混合液会在达到预定pH之前就发生了酶的催化反应)②果汁体积甲如图所示:8.解析:选C。
果胶酶可以分解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果胶,A项错误;果胶是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B项错误;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等,C项正确;果胶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项错误。
9.解析:选C。
果胶酶的最适温度在40~60 ℃之间,题表不能说明50 ℃就是最适温度。
在低于最适温度时,随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增强;高于最适温度时,随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降低。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曲线图是钟罩形的,40 ℃与60 ℃时酶活性相同。
10解析:选C。
无论是探究最适温度、最适pH还是最适用量,都需要设置多组实验,相邻的两组之间差值越大则误差越大,A错误。
pH过高会引起酶失活,当再恢复到最适pH 后酶的活性也不会再提高,B错误;三个实验的因变量是果汁的出汁量或果汁的澄清度,所以都可以通过观察果汁出汁量或澄清度判断最适数值,C正确;实验的分组不一定越多误差越小,只要在大致的范围内设置分组即可,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