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北方沙漠化现状及治理措施

中国北方沙漠化现状及治理措施


自然原因:
温带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1、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年平均降水量102.9毫米。 2、西北风盛行,风势强烈,砂质颗粒小,以半固定、固定 沙丘为主。
人为原因:
1、过度放牧。 2、无序地乱砍滥伐、过度采挖林草植被资源,造成植被破坏消亡、土 地裸露退化以至沙化。 3、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 4、工业交通建设生产助长了沙漠化
Ala Shan Desert
中国北方沙模化现状及治理措施
THANK YOU
SUCCESS
2020/2/2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三个一。 1、面积一、阿拉善沙漠老大,总面积4.7万平方公里,
(3.9万平方公里)
2、沙山高度具世界第一、巴彦诺尔、吉诃德沙山是世 界上最高的沙丘,珠穆朗玛峰之称。 3、骆驼、山羊居全国各旗县第一、
中国北方沙漠化现状
中国北方沙漠化现状
1975-1990年中国北方上地沙漠化动态变化图
中国北方沙漠化现状
1990-2000年中国北方上地沙漠化动态变化图
科尔沁沙地 呼伦贝尔沙地
中国北方沙漠化现状
2000-2005年中国北方上地沙漠化动态变化图
中国北方沙漠化现状
2005-2010年中国北方上地沙漠化动态变化图
中国北方沙漠化治理措施
中国北方沙漠化防治措施
中国北方土地沙漠化在2000年以前呈发展趋势,主要是自然与人为双重因素造成。2000年虽然气候干暖化趋 势不减,气候条件仍有利于沙漠化土地的发展,但是沙漠化土地呈减少趋势。人们认识到了人为原因大大加 剧了荒漠化的发展,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因而荒漠化的防治措施也主要是针对人为原因实施的。 1、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农牧民的收入; 2、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水井的数量,避免牲畜大量无序增长; 3、调整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退牧还林,还草、退耕还林; 4、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改善耕地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 5、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如三北防护林。 沙漠化发展和逆转发生的区域主要为半干旱地区的农牧交错带,而干旱区沙漠化土地和逆转所占比例不大。 因此,沙漠化防治的重点地区应该是中国北方中东部的农牧交错区。
中国北方沙漠化现状
即使晴天空苍万苍里,,也是沙天一色。 无论如野何茫远茫眺,,亦无能分清远方天地。
内蒙古西部沙漠化
阿拉善沙漠,包括内蒙古的北 部和甘肃省的北部。东倚贺兰 山,南接祁连山,西达黑河, 北部有结构洼地与外蒙为界。 面积8万平方公里。由东至西, 依序为巴丹吉林(我国第二、 世界第四)、乌兰布和与腾格 里沙漠(我国第四)。
4.京津风沙 治理工程
THANK YOU
SUCCESS
2020/2/2
中国北方的沙漠化土地涉及到内蒙、 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 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 省、区,共212个旗县。 截止2010年中国北方沙漠化土地达 37. 59万平方千米,其中轻度沙漠 化上地占33. 80%,中度沙漠化土地 占22. 84% ,重度沙漠化土地占22. 16%,严重沙漠化土地面积占21. 21%。
中国北方沙漠化防治措施
中国北方沙漠化防治措施
5、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如三北防护林。
中国北方沙漠化防治措施
1.三北防护林体 系Βιβλιοθήκη 设工程中国北方沙漠化防治措施
2.草原沙化防治工程 草方格治沙
中国北方沙漠化防治措施
3.退耕还林退牧 还草工程 1310.29954 元 10头/天
中国北方沙模化现状及治理措施
中国北方沙漠化现状
1975-1990年期间, 1990-2000年,近10 近15年间,土地沙漠 年间,土地沙漠化主 化主要发生在中东部 要发生在内蒙古东部 农牧交错区,尤其是 苏尼特草原和呼伦贝 毛乌素沙地、浑善达 尔草原;而浑善达克 克沙地及科尔沁沙地, 沙地、毛乌素沙地、 沙漠化土地比较严重; 科尔沁沙地己经出现 总体上新增沙漠化土 逆转趋势。总体上中 地36 890. 99 km²。 国北方新增沙漠化土
地41 313. 91 km²。
2000-2005年, 近 5年间,土地沙漠 化主要发生在沙漠 周边及荒漠草地的 局部地段,农牧交 错区的草地则出现 大面积逆转的趋势 。总体上,中国北 方新增沙漠化土地 457. 33 km²。
2005-2010年,近5 年间,在农牧交错 区草地的局部地段 发生土地沙漠化, 而沙漠化土地逆转 与前5年一样也大面 积出现在农牧交错 区草地。总体上, 中国北方新增沙漠 化土地429. 75km² 。
中国北方
沙模化现状及治理措施
Y--jie
中国北方沙漠化现状
中国北方沙漠化现状
沙漠化 是干旱半干旱地带(也包括 一部分半湿润地带)干旱多风和疏松 沙质地表条件下,由于人为强度土 地利用等因素破坏了脆弱的生态平 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以 风沙活动、沙丘起伏为主要标志的 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退化过程。这 一过程导致着生物生产量的下降和 可利用土地资源的丧失。
相关主题